王逸群
摘要:歌劇誕生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隨即應運而生的就是美聲歌唱藝術。美聲歌唱藝術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現今世界上比較具有影響力的音樂唱法之一,并且已經形成了一套屬于自己的完整體系。同時美聲唱歌藝術也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受到了世界上眾多人民的追捧。美聲歌唱以自身的生理規律為基礎,加之情感的處理和后天不斷的努力,才能使歌唱技術日臻完美!
關鍵詞:美聲唱法 藝術特質 傳承發展
一、美聲唱法的起源、傳播與發展
美聲唱法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后來在意大利流行開來,最后覆蓋了整個歐洲。美聲,顧名思義,就是美麗的聲音,它在漫長的傳播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符合人們審美價值觀念的藝術體系,受到了全世界大多數人民群眾的無限喜愛。在歌劇沒有產生的時代,美聲唱法在歐洲的演出活動要受到宗教的限制,那個時期最重要的藝術形式就是格里高利圣詠,聲樂一定要為教皇和宮廷服務。
自歌劇誕生之后,在演唱風格也分出了不同的流派,而且對演唱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還要具備一定的文化底蘊。要把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演唱中去,所以在這一時期歌劇的美聲演唱方式對日后的美聲演唱技巧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格魯克歌劇改革之后,在巴洛克時期盛行的閹人歌手也逐漸的退出了歷史舞臺,在之后的歲月里,女性歌手可以登臺演出,為歌劇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同時經過了三百多年的不斷探索改革,美聲唱法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普遍認可。
美聲唱法在我國發展初期,是由著名音樂教育家蕭友梅先生在上海創立國立音專的時候引進的,同時也聘請了一批非常有聲望的美聲歌唱家來擔任教學工作。周小燕老師就是其中非常杰出的一位,她經常舉辦音樂會、錄制唱片,培養了一代代新人,她的教學活動和藝術演出都對西洋美聲唱法在我國的傳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建國后,我國成立了很多音樂院校,為音樂專業化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由于美聲唱法盛行于歐洲,加上我國民族歌唱藝術的蓬勃發展,美聲唱法在傳入我國的道路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1978年,我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美聲唱法也迎來了燦爛的春天。新一代歌唱家在民族唱法的基礎上吸取了美聲唱法的優秀精髓,演繹出了更加優秀的作品。再加之中央臺舉辦的青年歌手大獎賽和各類賽事,也為繁榮美聲唱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二、美聲唱法的藝術特質
美聲唱法非常有穿透力和感染力,因為它自身具有音域寬廣的特點,并且能夠跨越三個八度的位置,歌曲中每個音之間的銜接都可以圓滑的連接在一起,音量忽小忽大,旋律十分流暢。氣息支持要做到保障,用氣息去歌唱,美聲的華腔唱法靈巧華麗,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同時美聲歌唱又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對于塑造歌劇的人物形象有著重要的作用。聲樂歌唱來源于人的自然的生理訓練,聲音與肌體保持調諧同步,而非用嗓音歌唱。在發聲器官科學的發出聲音從而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聲音才能感情飽滿真摯,力量張弛有度。
美聲到今天為止,已經有了三百多年的歷史,涌現出了一大批著名的音樂家,如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他們都對美聲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的成就得益于他們的艱苦訓練,只有在艱苦的訓練中才能不斷的升華自己,演唱水平才能得以提高,雖然這中間會有無數次的失敗困擾著,但這也是對我們內心的一種錘煉。情感是美聲歌唱的內在推動力量,感情一定要飽滿,不能空虛,唯有真摯的感情才能打動人心。語言的準確性、技術方法運用自如,達到聲情并茂,才可以真正的讓廣大觀眾折服。在美聲歌唱訓練之中,自然的感情流露也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和生理、心理以及自己正確的價值觀想聯系。歌唱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同時也可以給人們帶來無盡的精神享受。美聲歌唱更應該遵循它正確的發聲方法而去為歌曲的表達感情服務,喚醒人們的心靈。讓歌唱者進入一種自然的歌唱狀態,并在歌曲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畢竟真實的情感是最沁人心脾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美聲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后來風靡全世界。這主要依賴于美聲唱法的獨特性,對歌曲呼吸的處理上以及演唱者飽含深情的演唱。一首歌唱完整的美聲作品,氣息與聲音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氣息是美聲歌唱的動力和基礎,要求歌唱者達到身體的協調共鳴,并且一定要在平時進行艱苦的訓練,在歌唱中抒發真摯的情感,為歌曲的演唱增添一抹亮色。美聲歌唱的藝術特質也是獨一無二的,純正的發音、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保持良好的聽覺分析能力,要在這幾個方面加大力度。不斷的錘煉演唱者的聲音,必定可以獲得美好的音質與藝術特質,美聲的藝術特質也是檢驗歌唱者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美聲的傳承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一代代的學習者和歌唱者不懈努力。美聲唱法也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影響著我們廣大群眾,吸引著許多學習者對它的藝術特質不斷進行探索和學習。
參考文獻:
[1]王遠.美聲歌唱的藝術特征[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2).
[2]王東成.美聲歌唱中的音質[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07,(04).
[3]陳彥合.淺談美聲唱法的特點和發聲方法[J].黃河之聲,2015,(04).
[4]王瑩瑩.淺談美聲歌唱藝術[J].黃河之聲,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