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鵬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教材;整體感;藝術美;
嚴謹性;練習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3—0105—01
數學教學不同于語言學科的教學,它是由一系列的概念、法則、定理等構成的體系教學,具有很強的連貫性與邏輯性。它既是一門純理論學科,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既要把握好教學的整體性,又要兼顧到每一個細小的環節。
一、培養學生對教材的整體感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連貫性很強的學科。各年級的知識設定都有其必然性的,如果在某一個章節“掉隊”了,學習后面的知識必然會有困難。如果將數學的整體性撇開,根據個人喜好孤立地側重于某一章節或某一部分,可能會出現學生階段性成績波動比較大的情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強調整本書的構造原理,讓學生在大腦中樹立課本的整體意識。
比如,在介紹有理數后,緊接著介紹實數,為的是便于提早介紹直角坐標系,為解不等式、作函數圖象、進行幾何變換打好基礎。因此,在七年級上半學期安排了有理數教學,到七年級下半學期和八年級上半學期的時候就側重于不等式、一次函數、直角坐標系的學習。代數部分這樣安排體現了數學學科的整體性,在圖形教學中也是如此。七年級下半學期涉及到的是相交線與平行線,八年級上半學期安排了軸對稱與等腰三角形,九年級上半學期重點則為相似形,而九年級下半學期的重點則轉變為圓了。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提前介紹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結合幾何圖形學習變換時,可以把圖形放在坐標系里來進行轉換。這樣,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讓他們認識引入坐標對解決數學問題的好處,滲入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二、講究教學的藝術美和嚴謹性相結合
數學雖然是符號與圖形的結合體,不像語言學科可以通過字符的變換,結合學生的想象與聯想,創設豐富多彩的語言環境。但是教師可以用幽默的語言、精彩的故事增加課堂的生動性。比如,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有學生忘記假設未知數,這時候教師可以戲稱他們是“馬失前蹄(題目)”,有時候這種幽默的戲話勝過嚴厲的批評。
數學家G·波利亞指出:“盡量通過問題的選擇、提法和安排,激發讀者學習的欲望?!泵鎸菰锏亩ɡ砉?,善問、巧問會比單純地記憶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并接收。比如, 在證明“三角形相似”的時候,在做題前就要引導學生問自己:本章主要學習了三角形相似的什么判定定理?這個定理需要具備幾個條件才可以證明相似?所給的題目中有幾個條件?在已知的條件中能推斷出哪些新的條件?還缺什么條件才能證明相似?然后在眾多的信息中找尋對答題有用的信息,從而降低答題的難度。
數學教學的嚴謹性,除了知識概念嚴謹外,教師也要自身嚴謹,嚴格要求自己的教學行為。在所有的學科中數學的板書是最多的,即使現在隨著多媒體的介入,手寫板書依然是不可避免的。教師在板書時要注意書寫姿勢及字體大小,特別是數字字母以及運算符號的書寫要大小適中,讓學生一目了然。教師板書清晰、布局合理,長期以往便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的作業自然也越來越工整。
三、以練習檢查預習情況
任何形式的教學都離不開習題的檢測。古人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耳聽百遍,不如手過一遍。這對于中學數學教學再合適不過了,講得再好,不經過做練習鞏固,都達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有效地貫穿所需的題目呢?可以根據知識點來篩選題目,有的題目只有一個知識點,這種題型就少做,或者不做。有的題目雖然是一道題,但是卻考查了多個知識點,這類題目就要多做。這樣學生在做一個題目的時候,同時溫習了多個知識點。當然,這里的多練習不是單純、機械地反復練習,而是舉一反三地鞏固練習。
總之,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作為教師一定要把握住教學的重點,給學生明確的學習方向,并合理地選用教學方法,積極調動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為構建活潑、生動的課堂打下基礎。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