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立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尤其重要。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可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方法。
一、指導學生摘錄好詞、好句和信息
寫文章就好像砌房子,首先要有充足的磚塊、水泥和鋼筋。寫文章要想句子通順,文章生動,要有豐富的詞匯、成語和短語。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針對小學生寫作時詞語貧乏,口語化和干巴巴的毛病。我指導學生設立好詞、好句摘錄本,收集大量的詞匯,以便寫作時靈活采用。例如:多讀課外書,認真讀課文,把好的詞語和句子分類摘錄下來。如寫人物的有:昂首挺胸、炯炯有神、神采奕奕……;寫天氣的有:傾盆大雨、萬里碧空、陽光明媚等;寫環境的有:一片碧綠、幽雅、整潔等。這樣一來,學生豐富了詞匯,對寫作的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當今的時代是知識爆炸的年代,知識量、信息量大量增加,學生要寫好作文還必須增加信息量。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更多當今社會上的信息,我讓學生設立信息本,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大量收集信息。如:把“科學技術”、“醫療衛生”、“學習方法”、“世界奇聞”等粘貼到信息本上。此外,還讓學生聽新聞、看新聞、記錄新聞的主要內容。規定每周用一節文體課開展信息交流,通過交流信息,學生眼界大開,豐富了知識,寫起作文來就不會無話可說了。
二、注意訓練學生說的能力
1. 復述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復述課文,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將所感知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從而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學了《將相和》這篇課文后,我讓學生把文中的三個小故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分別復述出來,這樣既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又鞏固了課文知識。
2. 練習對話。經常進行對話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寫人物語言的能力,還能訓練他們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訓練的形式可以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每隔一周的班隊課,我會出一個主題如:《買衣服》、《借書》等,讓學生圍繞老師所給的主題練習對話。
3. 即興演講。平時我就注意利用每個積累運用中的“口語交際”這道題讓學生先思考,然后請數名學生上臺作即興演講,發表自己的見解,抒發自己的情感等。教師適時點拔、評議、總結。這種方法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也能達到同步提高。
三、引導學生寫身邊事物,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學生在寫作文時,引導他們寫自己熟悉的事物和身邊發生的事,會感到作文容易多了,寫作興趣也就提高了。在第十一冊中有篇作文要求寫一個人,要求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的品質。我就引導學生寫身邊最熟悉和關心自己的人,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等。在第十二冊中有篇作文要求學生寫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或一件事。我便引導學生寫自己在五年級時親身經歷的一堂公開課,題目為《難忘的一堂課》。一篇是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人,每天都能見到的,一篇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而且是一節得到了二等獎的公開課,感受深刻,上課時的心理情況還歷歷在目。因此學生寫起來就能得心應手,有話可寫,寫作的興趣也就提高了,寫起文章來也感到容易了。
四、重視指導學生寫好開頭和結尾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小學生寫作文往往也是不知怎樣開頭好,即使他們把開頭、經過寫了下來,也往往不能寫好結尾。為此,我專門進行了開頭和結尾的訓練。例如:有時先在黑板指導他們寫好開頭,然后讓學生續寫下去,有時給出開頭和正文,指導學生寫結尾。在教學生寫《一次校外勞動》時,學生感到開頭難,我就指導他們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簡單介紹這次勞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主要內容。通過點拔,學生均能寫出了開門見山式的開頭。作文寫出來后,我發現結尾寫的不太好,既不能寫出勞動的意義又寫不出自己的感受。在評講的時候,我要求學生從勞動的意義和自己的感受下兩處筆重寫結尾。結果連中下生龔健球同學也能寫出這樣的結尾:“經過這次勞動,我知道了勞動能使人強身健體,我還懂得了同學們的團結合作很重要,能使艱巨的勞動任務勝利完成。”一篇文章有好的開頭和結尾,給人的感覺自然是完美的。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