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整個世界日趨一體化,韓國語作為國際上的小眾語言,隨著韓國經濟的發展近些年不斷地擴大其影響力。具有較強韓國語語言應用能力和相關知識的全面型韓國語專業人才越來越被現代社會所需要。為了更快提高大學生韓國語應用能力的培養,目前在大學的韓國語教學改革中,將韓國語通識教育作為改革內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是在韓國語教學過程中,通過將韓國語語言學習和韓國語國家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的一種教育模式,從而有效的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激發學生學習韓國語的興趣。
【關鍵詞】韓國語 通識教育 教學 創新
通識教育在我國屬于新生事物,也是當前大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的一個方面。隨著通識教育的推廣實施,人們對通識教育的思想越來越了解并重視,通識教育所帶來的新理念已開始逐漸取代以往的大學教育理念,這對于提高當前大學生學習的韓國語的認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當前大學有關韓國語的通識教育中還有很多有待改進的問題,如教育理念模糊不明確,范圍較窄及形式較為單一等等問題,所以加強對大學韓國語教學中通識教育的完善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通識教育對于大學韓國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通識教育的理念模糊不明確。當前在我國部分高校教學中雖然有一些通識教育的意識,但是最基本的通識教育的理念還沒有建立,所以目前通識教育思想并沒有在大學韓國語教學中得到太多的體現,亟待完善。
2.通識教育范圍較窄以及形式較為單一。目前我國部分大學韓國語教學中的通識教育還是依靠教材和教學資源配置上的一些差異來實現,僅僅局限在教這個環節上,在其他環節都沒有將通識教育意識有效的體現出來,這不僅使教學體系的完整性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同時也與通識教育的人本原則、寬泛性及通識性的理念不相符合。大學韓國語教學中通識教育需要具有靈活多變、不拘一格的教學形式來實現,這對調動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具有較高要求。但是在我國當前大學韓國語教學通識教育中,由于其形式較為單一,在教學模式上與韓國語專業的韓國語教學并沒有什么太大區別,同時非韓國語專業學生本身對韓國語的重要性就缺乏重視,這就加劇了在形式單一的教學模式上學生對韓國語學習的抗拒性。
二、對完善大學韓國語教學中通識教育的發展的思考
1.建立并完善大學韓國語教學中通識教育體系。通識教育在大學韓國語教學中的基礎是教學系統和教學環節的設計和實行。其中自主學習系統是保障,交流反饋系統是及時進行經驗總結并對不足進行糾正的有利條件,而對教學的考核和評價也是通過評價系統來實現的。通過建立和完善大學韓國語教學中通識教育體系以及合理的評估模式,在評估過程中把學生的愛好、平時成績以及綜合應用能力統一為一個整體來對學生進行評價。
2.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趣味性。開放性和發散性是通識教育的兩個重要特征,如何在大學韓國語教學通識教育內容中有效的體現出來,從而更好的使學生認識到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和提升學生自身綜合運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拓展教材中固有的教學內容將韓國語教學與社會中實際的情景有機結合,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有效的掌握韓國語的語言應用能力,而且與人的交際能力和人文社會科學綜合素養方面也會得到提高。同時也可以拋開固有的教材,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教學素材,比如當前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事件,韓國方面對此的態度;或者全世界人民都在關注的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對韓國造成的影響等等熱點話題。由此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韓國語的興趣和主動性。
3.教學的互動與交流。通識教育中也要注重教學的互動與交流,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通識教育的開展。可以通過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能擴大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比如在下堂課上課之前,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下堂課的一部分學習內容講給大家聽,這樣學生為了能夠在上課過程中順利講給大家聽,則會在課下進行大量韓文資料的閱讀和瀏覽,提升了學生語言能力和學生之間的協同合作能力。同時在學生準備的過程中教師也能夠通過指導更直觀的了解學生關注的重點并擴大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教師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也會得以體現,從而對教學內容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三、總結
近些年,通識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學普遍接受的國際化議題,在我國作為一種新生的教育模式開始在全國部分高校教學中進行借鑒和學習,并且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教學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尤其是教學理論、教學模式等方面。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探索和創新,才能更好的完善我國大學韓國語通識教育,培養出更全面的韓國語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季誠鈞.試論大學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的關系[J].中國高教研究.2002(03).
[2]王英.關于大學英語教學中通識教育的思考[J].亞太文學.2015(07).
[3]徐輝,季誠鈞.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地區高校通識教育之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4(08).
作者簡介:苑憲琨(1987-),男,山東人,菏澤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從事韓國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