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煜
新課改指出,數學教學應當跟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統一,創設適宜的實際生活情境,以使學生積極地思考、探討、論證,讓學生在學會教材內容以及解題方法的過程中,實現學以致用,通過自身學習的數學知識處理一些實際生活問題。為此,先是對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了解和把握,對學生生活實際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究,以實現跟數學教學的統一,且更加深入地啟發學生懂得發現生活實際中的數字,感受數學也就是生活,在生活實際中融入數學知識的學習。
一、激發學生的實際生活感受
任何一名學生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也非常獨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加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教師不但應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實際生活素材,尤為關鍵的是激發學生異樣的生活感受,如此可以使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升,確保數學教學跟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進而讓學生進行自主化的數學學習,如此也便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認識年、月、日的時候,要求學生開動腦筋想想生活實際中關于年月日的物或者是事。如此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記憶深處,進而啟發學生回想實際生活,學生紛紛發言,一些學生說報刊的日期跟年月日有關,一些學生說自己的出生日跟年月日有關等。教師這樣設計教學模式,實現了數學教學跟學生生活實際的統一,讓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持續地閃現跟教學知識有關的各種情景,進而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
二、科學有效地改編教材,使教學知識變得生活化
新課改提出,需要選用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具備探究價值的教學知識,讓學生自主地思考、觀察、想象,論證。教材知識通常都是單調、乏味、抽象的,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跟生活實際聯系,由生活實際中探究教材內容的原型,實現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教師在把握新課改中教材編寫目的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固有基礎知識,科學、有效地改編教材,結合教學的要求優化重組教材內容,應探究生活實際中的教學素材,賦予教學知識生活性,啟發學生善于發現生活實際中的數學內容,感受到生活和數學的緊密聯系性,進而實現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興趣的提升。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認知圖形的時候,呈現實際生活情境圖:老王蓋了一所新房,然而缺少地板磚,他正在為鋪什么樣子的地板磚而傷腦筋,同學們,你們誰可以給他一點幫助,為他挑選合適的地板磚呢?教師如此靈活地改編教學知識,使抽象的幾何圖形變成了學生認識和了解的地板磚圖形,從而有利于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讓學生自主地參與數學學習。
三、聯系實際生活導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課堂的導入環節十分關鍵。因此,教師應當立足于學生異樣的認識特性、思維模式、興趣愛好、性格特征,以學生異樣的認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作為視角,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實際生活素材,創設問題教學情境,再通過多姿多彩的方式為學生演示,進而大大地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小數除法知識的時候,教師能夠根據商店或超市一些商品的價格導入教學課堂:某個超市5.50元錢可以買到5支圓珠筆,那么你知道一支圓珠筆的價格是多少嗎?這樣,一些學生還沒有進行計算就可以將問題的答案說出來。教師以此作為前提條件教授學生小數除法的知識,學生的學習就變得簡單了。教師在設計關于學生認知的實際生活問題的時候,能夠引導學生明確自己身邊充滿了數學知識,進而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四、回歸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形象—抽象—形象,其中,形象至抽象的過程是理解,而抽象至形象是應用。教師不但應將生活素材引入,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尤為關鍵的是應當回歸生活實際,啟發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處理一些實際生活問題,如此不但能夠使學生切實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給學生創造應用數學知識的機會,以使學生懂得應用學習和掌握的數學內容處理實際生活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應用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圖形面積知識之后,可要求學生對自己住的房子的建筑面積進行計算,也可要求學生計算自己家庭中課桌、電視柜,沙發等占據了多少面積進行計算。如此問題跟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和意義,從而有利于學生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新課標的要求就是生活化教學,這也是廣大的數學教育工作者們持續追求的目標。除此之外,也恰是實施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使本來單調、乏味的數學內容變得形象、生機勃勃,最終使小學數學教學開出燦爛的花朵。
參考文獻:
[1]王麗華.淺談小學數學課學生交流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王彬.淺析小學數學課程評價的多元化處理[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3]李卓.論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