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善澤
摘 要:體育是一門基礎課程,有自己的特點和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學內容。體育需要有廣泛的活動空間和獨特的教學方式。創新的教學方法不僅應用于其他基礎學科,同樣應當應用于體育的教學內容中。傳統教學模式呈現的是單一的教學模式,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實際情況,也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小學體育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尤其是創新理念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
當前環境下教育行業提倡素質教育,我國的改革主題也是圍繞素質教育展開,課堂教育可以完整地體現素質教育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是一名教師尤其應當注意與改進的。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把“教”與“玩”完美結合,使小學生在玩中得到知識,并且當代小學生普遍來說喜歡“坐”,不喜歡“動”,因此調動小學生參加體育課的興趣才是教育的成功,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因材施教。
一、小學體育的創新理念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其在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是對所有教學目標、內容、流程和手段等因素集合的創新,也是對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創新可以使得學生對體育課程興趣濃厚,使體育教學的流程具有可操作性。小學體育的創新可以使教學資源更加優化,體育教學的創新可以使教學模式發揮其最大的優越性。因此,教師要具有創新意識,將創新觀念深入到教學中,才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新課改教學下新的體育課程特點,才能夠深深喜歡上體育課。
二、新型師生關系
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教師所了解的知識學生也許也已經有所涉及,教師再不是從前高高在上,命令學生乖乖聽話,而是與學生處于一種平等自由的關系。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也已經發生變化,已經從傳統的師生關系發展成為相互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關系。因此,開展體育課程時候,教師應當與學生一起參加運動,一起進行活動,甚至可以與學生“打成一片”,教師也可以在課上表現學生的錯誤動作,甚至可以用夸張的動作來表示,這樣不僅不會讓學生反感,反倒可以增加課程的幽默感,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
三、創新教學流程和手段
體育教學流程和手段的創新,就是對現有體育教案內容進行科學重組,并適當運用多媒體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重新進行評估,使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更加科學合理。比如,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就可以很好地運用到體育教學中,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體質安排不同的體育鍛煉,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愛好和特點,安排其發展不同的運動技能。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團隊運動,在團隊或者小組中擔任不同的角色,參加不同的運動,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還能夠通過教學手段的創新,開發出學生各自的特點,將其特點發展壯大。
四、創新教案教材
眾所周知,體育課就是參加體育活動,進行體育鍛煉,很少在談及體育課時想到體育教材,教師對這方面的重視度也很欠缺,因此創新教案教材也應當成為教師關注的要點之一。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遠程網絡教材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書面傳統教材加上遠程網絡教材,兩者擇其優點,去其缺點,教師在體育課程中根據需要選擇用之。書籍教材內容可靠,但更新速度遠不及網絡教材,網絡教材更新速度快,但是可靠性又不及書籍教材,只有兩者兼而用之,才能夠將教材做最全最新的創新。
我國經濟速度加快,網絡的盛行,使得國民整體參加運動較少,身體素質下降,因此運動從娃娃抓起,健康從娃娃開始,創新小學體育教育,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已經是勢在必行。只要教育堅持創新理念,教師堅持創新手段,相信體育教學一定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偉艷.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04).
[2]周勇.淺論小學體育教學創新[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1(12).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