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瑜
摘 要:“以學生為中心”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方式是這一理念的體現。教師應真正做到堅持“以生為本”,以引領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向;應改進分組方式,以優化自主合作學習的組織實施;應注重深度參與課堂,以提升自主合作學習品質;應關注評價策略,激活自主合作學習氛圍。
關鍵詞: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學習
推進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必須關注學生學習主體作用、教師的深度參與課堂、分組方式、評價策略等,從而真正促進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
一、堅持“以生為本”,引領自主合作學習方向
新課改以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理念正日益為教師接受,然而在課堂教學上真正落實這一理念卻存在一些問題。走進一些初中物理課堂,仍然看到教學活動的開展圍繞著教師單向進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他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只是物理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這種缺乏生本意識的課堂教學很難調動起初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缺乏學習熱情,課堂教學氣氛也必定變得壓抑而缺乏生氣。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式仍然是以機械的知識講述為主,灌輸色彩明顯,缺乏觀察、體驗、操作、探索的過程,因而課堂教學是低效,甚至是負效的。這種課堂教學沒有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生本理念淡化,這樣的教學現狀直接的影響到了初中物理課堂效率的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安排合作學習的環節:學生課堂預習→完成預習提綱→教師解決預習存在問題→學生完成反饋練習→展示成果。這樣的教學環節可以有效地促進組內成員的彼此合作、交流,有利于自主合作學習活動更加有效地開展,提高自主合作學習的效率。
二、注重教師參與,提升自主合作學習品質
教師不僅是“自主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過程的重要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學習”的實施中,教師不能只是組織、布置學生參與“自主合作學習”活動,也不應僅限于發揮組織、引領、調控的作用,而應真正深度參與課堂。教師在課堂上應俯下身子真正地參與到每一個小組的“自主合作學習”問題研討中,以一個問題參與者、對話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習探索活動中。在參與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生成的問題,結合學習小組的總體思維水平,善于點撥、啟發,因勢利導地幫助學生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與此同時,教師要巡視課堂學情動態,善于從總體上把控課堂學習節奏,不要讓部分學困生在“自主合作學習”活動過程中放任自流,要對“自主合作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督與引導,統領課堂活動的全局,以高效的組織策略促進“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
教師在 “物體的浮與沉”教學中,不能只用演示的實驗開展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這樣的教學過于程式化,對學生的學習缺乏吸引力,因此,教師可以設計小實驗讓小組合作研討。例如,如何讓沉在水里的物體(用夾子夾住的氣球)浮起來?如何讓浮在水面上的瓶子下沉?教師深入課堂中,參與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活動中。最后10分鐘,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3個雞蛋,問能用什么方法讓一個漂浮、一個懸浮、一個下沉,學生討論后,教師依據他的要求,在一片驚奇、歡呼聲中對完成了漂浮、懸浮、下沉的三種情況,課堂達到了高潮,學生對“物體的浮與沉”知識也達到了一個新的認識。
“學習使用天平和量筒”章節探究中,依據學生的自學,知道天平的使用要“左邊放物體,右邊放砝碼”,但是教師深入課堂與學生互動,借助天平就解決了為什么是“左邊放物體,右邊放砝碼”使用要求。把天平使用的學習提高了一個層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品質。
三、改進合作方式,優化自主合作學習實施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應“以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養為目標,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平等機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學習科學的潛能得到發展”。保障“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科學合理的分組是前提。因此,教師要重視“自主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注意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充分考慮學習習慣、思維水平、實踐能力等差別,盡量做到組內異質、優勢互補、優化組合、共同促進。
在具體的教學實施時,教師要事先劃分好自主合作學習小組,可以將6人劃分為一個小組,根據小組成員成績的差異,劃分為成績較好、成績中等、成績較差三個層次,并且將三個層次的學生進行編號。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中,根據問題的創新提出與解決的情況進行加分,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加分的情況也有所差別,對于成績較好學生的加分要提升標準,這樣的加分可以促進學習較好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自主合作學習活動中,而對于中等成績學生以及成績較差學生要降低加分的標準,尤其是對成績較差的學生,要盡量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加分機會,只要他們回答問題越多,加的分數就越多,這樣的加分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習困難學生的活動參與熱情,促進他們在合作中積極思考,勇于創新,以高漲的學習熱情為小組爭榮譽,特別是組成員在自主學習討論過程中,也可以幫助成績不好的學生,發揮小組成員各自的優勢,相互促進,共同在自主合作學習中促進學習能力的發展,而且培養了他們小組的榮譽感,形成了積極向上的集體,優化了自主合作學習。
四、關注評價策略,激活自主合作學習氛圍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是一個“情境問題預設、學習小組參與、課堂問題生成、引導反饋解決”的動態過程,這個過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提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無疑處在學習的核心位置,但是教師在此過程中的發現、點撥、引導、幫助,對于完成課堂學習任務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師在課堂上發揮這些作用,就要十分關注課堂評價策略。新課程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學生學習評價。在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學習”的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結合。首先,教師要關注學習小組整體的學習狀態和表現,及時做出肯定性評價,以激勵學生。初中生的內心深處希望教師能夠給一個正面的評價,這樣學習熱情就會得到有效的激發,就會增強克服學習困難的信心。其次,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學習討論過程中的思維和問題,做到該表揚的表揚,該糾正的糾正,該補充的補充,真正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經歷實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標。再次,教師要關注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閃光點,特別關注學生的求異思維、批判性思維等思維品質,從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過程,激發學生內在發展的動力,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展自己的潛能。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應遵循《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教學理念,基于初中學生學情,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和學生觀,把握“自主合作學習”實施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統一關系,真正讓“自主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組織形式為培養學生的物理科學素養服務。
參考文獻:
崔雪霞.淺談合作學習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15).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