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宏翠
《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沒有聳入云端的讓人仰視的說教,沒有令人生厭的自吹自擂,只有摯友般地娓娓道來,只有源自瑣碎現實、發自內心的坦誠交流。作者所作的一切絕不是為了把他自己推向某個高端來等著我們膜拜和洗耳恭聽,但足以顯現他的與眾不同和偉大。書中處處傳遞給我們雷夫作為老師的信念:“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畢竟,教育無捷徑?!?/p>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雷夫先生為了讓孩子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付出的努力與艱辛,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成功無捷徑的真諦。雷夫先生每天為了自己的學生,早上三點多從家里出發,轉好幾次車在早上六點多趕到教室,晚上六點離校。節假日還帶著學生到學校去上課,這些都是免費的。他那所謂的“魔鬼式訓練”、學習“8法則”——解釋、示范、模仿、重復、重復、重復、重復、再重復,都是建立在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他堅持讓孩子每天閱讀,而不是為了測試,更不是做表面文章給人家看,而是因為喜歡書本才閱讀;他堅持讓56號教室的孩子每天運動,不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他堅持每天早晨和孩子們一起解決問題,不僅僅是為了得到答案,而在于發現正確解答的過程;他堅持每個星期二讓孩子們觀看電影……我想正是那無數的努力、無數個堅持,使他的學生自愿犧牲業余時間,自愿放棄自己鐘愛的電視節目,收起最愛玩的游戲機,每天早上提前兩個小時到校進行學習,甚至主動要求周六、假期到老師家學習。這群平凡的學生在一個充滿愛心與智慧的老師的培養下,在“成功無捷徑”信念的支持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這樣才締造了56號教室的奇跡!
雷夫先生說過:“當一位好老師是世上最難的工作?!钡拇_,雷夫老師從教以來,堅持自己的原則,付出120分的熱忱,不拋棄,不放棄,用他的行動踐行著教育無捷徑的思想,著實讓人敬佩。
仔細回想一下,我一直認為自己還算是有耐心、責任心的老師。但是對屢犯錯誤的孩子還是缺少耐心,每次作業布置完后,有的學生十分鐘就做好了,可是班級這學期轉來的一個叫李××的學生要兩個小時才能做好,就這樣,不看著他還不行,他就不做了,能躲則躲。家庭作業就更別談,是班上的“老部長”了,交談多次,究其原因是基礎差,語文從二年級起就沒有及格過,學習懶散沒信心,對癥下藥,在給予多方面、多形式的指導補習后,成績仍沒有進步,每當此時我總是十分生氣,心里想:這樣的孩子怎么正好在我們班!他爸媽都不管了,我也管不了。讓自己平靜下來后,想想雷夫說的“教育無捷徑”,我們對孩子的教育需要的是這種平常心態,冷靜下來才能站在孩子需要的角度去為他量身定做適合他的教育,再次就是多點耐心。重新審視這樣一個家庭環境復雜的孩子,讓人難以琢磨,行為粗野過于放縱的孩子,我知道我首先做的不是要他怎樣學習考及格,而是應該拿出更多的時間來關心他的生活,走進他的世界,關注他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再逐步幫助他建立起學習習慣。短短的一學期的努力,雖說綜合方面跟班上其他同學比還有差距,但與他有明顯的進步,當期中考試后,試卷一發到他手上,他便歡呼雀躍地拉著我的手,興奮地說:“老師,我能考及格了,我考了78分!謝謝您!”那一刻,我感受到雷夫的幸福,慶幸自己認識了雷夫,他給予我的這份堅持挽回了一個孩子學習上的信心,同時讓我對這樣一些后進生的教育更有信心。
教育是沒有捷徑的,需要執著、真誠地付出,需要智慧與無私的愛,只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才能創造出教育的奇跡。在以后的時間里,我只希望自己再深入地讀下去,并爭取做雷夫那樣的老師,也呼吁那些有志于教育教學的人們都來做中國的雷夫。畢竟教育無捷徑,我們的教育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