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教學現象,好的、壞的,好解決的、難處理的等,每當這些現象出現,我們作為教師,不應該一上來就從學生的身上找原因,而是應該先反思自己:出現這樣的教學現象是不是因為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恰當,是不是教學進度沒能全面照顧班上學生等等。我始終堅信:有反思,就有進步。
現象一:很多學生一來機房,就坐在電腦面前,迫不及待地打開游戲,想趁著沒有正式入課,小玩一會。很多時候,這個“小玩”可能會持續半節課甚至于整節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成功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地吸引學生散落在課外游離的心,而且還能有效打斷學生從“小玩”到“大玩”的演變,將心收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如在幻燈片制作的操作課上,我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一位學生制作的幻燈片。為了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我還為這個幻燈片配上了和諧的音樂,學生聽著,看著,心也跟著沸騰了起來,紛紛舉手詢問制作的方法。通過耐心的講解和學習,學生也能簡單制作一些作品。之后,組織學生互相鑒賞,取長補短。一節課下來,學生的興致都非常高,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
現象二:學生是有血有肉的個體,教學中不可能是按照教師的預設按部就班地進行,期間,經常會遇到一些突發的事件。面對學生的錯誤,相信大部分的教師都和我一樣,選擇了責備和批評,無形中傷害了學生,導致他們再也沒有提問和回答問題的勇氣和信心,課堂氛圍沉寂非常。
課堂氛圍差,不僅影響教師的教學激情,而且還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也很難及時收到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無法正確地進行課堂教學方式的調整和改變,導致教學效果的低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尊重學生,對學生的提問,即便是很簡單的問題,也應有耐心地、詳細地解釋清楚;對于學生的回答,即便回答是不全面的甚至于是錯誤的,也應給予學生鼓勵,鼓勵他站起來的勇氣,給予他再接再厲的力量。
現象三:計算機課上,學生個體差異明顯,教師多數都用學號或者座位來區別優差學生,導致部分學困生嚴重自卑,缺乏自信,課堂學習中不懂裝懂,渾噩度日。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該公平、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是學困生就不認真聽課,而是我們的教學沒能吸引學困生。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分層教學,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全面提高。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