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類社會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的教育事業也倍受人們的重視。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祖國未來藍圖的設計者,這個職業偉大而神圣。如何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無限多的知識,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語文教師追求的永恒主題。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無效性的情形及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新課標;教學效率;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目標指出:語文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改變傳統課程教學——過分注重教師的言傳為主體模式。強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要求我們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把課堂的舞臺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的舞臺盡情發揮,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強調從初中生的學習實際、愛好和已有認知水平出發,倡導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培養學生科學掌握學習語文的能力,使學生從小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教師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對癥下藥,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終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
習慣。
語文教學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語文課堂教學,所以,我們教師要想方設法的設計好課的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在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的思想觀念還沒有完全轉變,教學方法死板、單一。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是天花亂墜,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教師只管自己講自己的授課內容,根本沒有在乎學生的感受;有的老師為了順應新課改的號召,積極讓語文課堂活起來,在課堂上做游戲、表演節目。課堂氣氛是活躍了,但是教師沒有很好的去引導,學生根本沒有學習目標,課堂效率很低,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呢?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結合新課改的要求,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課堂學習氛圍
進入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有了明確的變化,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我們語文教學的課堂中至關重要,“愛其師,則信其道”,教師和學生之間應是一種人人平等、相互幫助、合作學習的伙伴關系,教師對學生的關心、愛心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原動力”。如果學生對教師比較喜歡,有較好的印象,就會對其所教的課程特別感興趣,并特別努力學好這門課程。因此,在我們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教師要關心、愛護、尊重每一位學生,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聲,所以要想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效率,就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語文課堂這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自由地翱翔,盡情地吸吮知識的乳汁。教師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自己領航員的作用,引導學生“如何科學地學習”“促進學生養成終生學習的良好習慣”。每一位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并將其應用于語文教學的課堂,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用愛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二、教師及時引導,提高課堂效率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某個問題產生疑問并充滿好奇時,往往要急于了解答案。這時教師采用最便捷的、最簡單的方法,直接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但這樣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定的依賴性,自己不去積極的動腦筋。若教師為了讓學生“創新”,不管不問,聽之任之,放任自由,則學生“眾鳥亂飛”,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亂想”。達不到真正的創新,而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教師注意的是先“引”著學生去探索知識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去摸索,教師只在必要時作適當的指導。則不但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靈活,還會讓學生在探索中實現質的飛躍,以求創新精神的培養。我們可以在新課教學后,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維、想象,敢于質疑、釋疑,提高自己善于獲取知識的能力,使他們能夠著手發現、認清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導學生對學生的知識進行再次發現。當然,在剛訓練時,教師要作一定的指導,“引”著學生學習,在學生對知識掌握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即可“放”手讓學生去獨立完成。而在這一過程中,只有當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都不能很好解決時,教師才作適當的點撥。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時,我們則可采用改寫這篇課文。根據民勤的春天實際,讓學生適當的對這篇課文進行改寫,這樣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改寫、續寫等訓練中,學生不但對家鄉春天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而且養成敢于用多種思維方式探討所學知識的思維習慣。
三、科學利用評價手段
贊美是一種心靈的雨露。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也說過:“一句精彩的贊辭可以作我十天的口糧。”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更需要贊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評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通過評價,把學生及其行為認識及時地傳達給學生。如果學生得到老師正面的評價,那么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滿足,會感到一種自我價值實現的快感,隨之而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就提高了。
參考文獻
[1]周娣芳.淺談中學語文教學的時代性與學生的全面發展[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01).
[2] 聶文英. 淺議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與指導思想[J].教育現代化,2012(05).
[3] 韓愛蓮. 淺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轉變[J]. 當代經濟研究,2011(21).
作者簡介:唐學麗,女,1983年8月生,甘肅省民勤縣人,甘肅省民勤縣大灘中學教師,主要從事初中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