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是青少年時期的終末階段,經過漫長的義務教育階段,其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已經具有一定水平的成熟度和穩定性。但高中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正處于初步形成階段,容易受外界影響。高中語文作為中華文化的基礎課程之一,具有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責任,應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培育。因此,筆者針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人文素養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幾點人文素養教育實踐策略,希望與廣大教師共同探討、分享。
【關鍵詞】高中語文;人文素養;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人文素養是現代化人才內在精神價值的表現,包括人的文化構成、道德品質、思考能力以及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對高中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是促使其養成獨立思維的基礎,是其今后自我發展有效性和科學性的重中之重[1-4]。因此,在備戰高考的同時,高中語文教師應提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視度,為學生未來發展道路的方向性做出正確的引導。
一、目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人文素養教育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文化的進步,人們對社會道德水平、精神層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高中生處于價值觀初步形成階段,是其道德、文化素養養成的關鍵。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更注重學生考試技巧培訓,通常無暇顧及學生的價值啟發、人生體會,對其人文素養的重視程度較低。部分高中生存在社會意識淡薄、自我角色混亂且獨立思考能力低等不良現象。其中,成績較好的學生部分存在“死讀書,讀死書”的情況,與社會脫節,嚴重缺乏價值意識;而部分成績差的學生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文化素質較差,對自我不具備清晰的認知能力。可見,對高中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至關重要。
二、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實踐
針對目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關于人文素養教育現狀以及高中生存在的人文素養缺陷現狀,筆者經過分析、總結以及思考,并結合自身經驗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人文素養實踐策略,希望能為高中語文課堂人文素養教育貢獻綿薄之力。
(一)延伸課內文化,引導學生自省
高中語文課內課文是經過國家教研組擇優選取的文章,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且課內閱讀文段是高考必考內容之一,因此,高中教師應首先從課內文化出發,通過對課文的精讀和深層挖掘,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省,從而達到文化延伸、提升思考的人文素養教育目的。
例如,在進行契訶夫的《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教學時,首先,教師可在學生進行初步閱讀后,使其在課堂上自由發言,談談各自對該文的理解;其次,向學生介紹該文作者的背景和主要價值觀,并與學生分享該文章的主流評價;最后,讓學生回憶自己以及身邊的人和事,并討論生活中“裝在套子里”的事例,要求學生寫下自身的體會。通過對課堂內容的延伸,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必修內容的印象,更能達到人文素養教育的目的,可謂一舉兩得。
(二)課堂重溫經典,分享閱讀體會
所謂經典,指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髓,包括博大精深的孔子文化、古詩詞等。文化素養的培養不僅需要文化道德提升,更需要文化知識的積淀。所以,語文教師應利用課堂教學與學生共同回顧歷史經典,通過閱讀古詩詞、四大名著以及古圣文化等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文化古韻,并在課堂上開展閱讀體會,分享交流活動,以促進學生的理解和認識。
例如,教師可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研究“孔子文化”。“孔子文化”貫穿于整個教育歷程,是我國語文教育的精髓和重點。因此,教師可特別開展孔子文化的系列課堂討論會。以孔子的各種經典作品為討論中心,結合現代價值主流,使學生自由分享閱讀體會。通過靈活的、自由的、輕松的經典閱讀會,既能提高學生文化積淀,又能對古典文化進行創新,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促進作用。
(三)關注社會熱點,培養人文素質
人文素養的培養還應緊跟時代步伐,提高學生與社會發展的契合度,避免出現與社會脫軌的現象。因此,除了課內文化內容的學習和分享,教師還應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加入社會熱點話題,并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
例如,教師可將近幾年來一直受到熱議的“中國式過馬路”熱點放于課堂中討論,使學生根據身邊的“過馬路”實況進行回顧和思考,并在課上開展自由發言分享會;其次,擺出社會上針對“中國式過馬路”的主要價值取向,引導學生往遵守規則的正確價值方向發展。由此,可培養學生與時俱進的人文素養底蘊,有助于學生獨立價值觀、人生觀的養成。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老師肩負著高中生人文素養教育的基礎責任,在高考的大背景下,教師必須能充分利用語文課堂教學時間,對學生進行課內外的人文素養教育[5]。人文素養教育是人品格、道德、文化底蘊的教育,只有靈活采取教學切入點,才能更為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人文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潘艷光.淺議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J].魅力中國,2014(12):198-199.
[2]王桂敏.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4(86):18.
[3]謝玲.作文教學中人文素養培養的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5(02):38.
[4]郭雅娣.以情為線,撥動心弦—高中語文教學情感因素之三維滲透[J].語文學刊,2014(07):111-112.
[5]賀亮中.情感教育推進人文性滋長[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06):12.
作者簡介:吳劍,男,1977年生,江蘇丹陽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育。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