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 要] 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一直受到英語教師的重視。圖式理論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非常重要,如何將圖式理論運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非常值得思考。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運用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形式圖式有助于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和解決問題,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圖式理論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對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至關重要。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圖式理論可以改變學生被動接收信息的狀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圖式理論是心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以知識的表征和貯存方式作為理論基礎,其應用必須圍繞某一個主題,并對與此主題相關的一切知識加以組織。現代圖式理論最大的特征是,圖式描述的是具有一定概括程度的知識而不是定義,這一特征說明了圖式在對事物進行描述的時候,其所描述的包括事物的必要特征和非必要特征。圖式所描述的知識能夠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起來,可以是一個符號、一個物體、一部分的知識、幾部分的知識等,其中,組成部分稱之為槽道或變量。圖式就是存在于記憶中的認識結構或知識結構,能夠對事物的重要特征進行高度概述。社會交往圖式是一個重要的認知結構,分為事實和概念圖式、個人圖式、自我圖式、角色圖式、情境圖式、程序圖式、策略圖式、情感圖式這幾種類型,其形成受到個人經歷的影響。
一、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
激活圖式網絡中的一個知識結點是認識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激活圖式網絡,學生在面對其他知識時,能夠更加準確地對其進行提取。因此,學生所獲取的知識點越多,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結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圖式理論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三個方面。圖式由抽象到具體的這一變化形成了不同的等級層次,通過這三種圖式的相互作用,最終聚合為概括性圖式。在此過程中,主要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信息處理方式,從輸入的最具體形式出發,逐漸形成綜合性的知識,加速讀者對信息的吸收與同化,消除歧義。英語學習是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一種途徑,圖式理論強調個人的成長社會環境對個人的圖式產生重要影響。當學生的圖式知識較為缺乏時,需要在跨文化學習當中,使學生適應不同的情境并進行識別,同時學習相應的社會圖式,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有效性和適當性。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增強了跨文化訓練的可操作性,能夠加深學生對目標語文化環境的了解,減少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思維和行為差異,提高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知識傳授方式不當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解決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惑。因此,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英語水平。但是,當前大多數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并不十分恰當,導致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十分低下。英語閱讀教學方法不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教學重點偏移,教師將重點放在詞匯和語法上,忽略了閱讀材料中其他部分的知識講解,比如句子成分、語法、詞匯等內容,使學生的思維局限于對詞匯和語法的分析上,不能從根本上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是為了應付高考的觀念根深蒂固,“題海戰術”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產生畏懼的心理,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二)缺少目標語的培養環境
高中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通常會使用母語思維模式,而閱讀材料都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其中滲透著目標語國家的文化、風俗、生活習慣、宗教等方面內容。如果學生對這些內容缺乏了解,就很難對閱讀材料做進一步的了解,甚至會出現理解偏差或錯誤的情況。英語學習的目的是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傳達自己的觀點,閱讀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學生只有在具備基本的語言知識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才能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自己今后的跨文化交際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語言圖式
所謂語言圖式,指的是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所積累的語言知識,主要包括語法、句型、詞匯等方面的內容,能夠為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的應用奠定基礎。如果學生的語言圖式缺乏,就會在閱讀時遇到困難,無法很好地理解文章。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詞匯、習慣性的詞匯搭配、語法的結構規律等方面的知識,以構建較為完整的語言圖式。以詞匯學習為例,教師可以教授學生運用事件圖式、情境圖式等方法來進行詞匯學習,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與記憶,比如在學習universe時,可以聯想到stars、space、the moon等詞匯;還可以利用詞綴、詞根圖式擴大詞匯量,比如anti-,表示相反或對立的意思,聯想到antiforeign、antiknock等單詞。語法作為連接詞匯與句子的紐帶,能夠清晰地表達出句子的意思,使句子更具有條理性。因此,在教授語法知識的時候,教師應將語法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并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語法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學生總結出學習規律,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活動提供幫助。
(二)內容圖式
內容圖式,又被稱為主題圖式,指的是主體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所獲取的文化知識,或根據自身知識對材料中涉及的與主題相關的內容的了解程度,具有較強的文化色彩。內容圖式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文章閱讀中涉及的有關領域或專業方面的知識,二是關于某種文化或亞文化的生活方式、社會制度等方面的知識。受知識層面和認知水平的限制,高中生對于文化知識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很難對某一專業的術語印象深刻,且大多數高中生所接受的文化知識都一樣,與普通人所接收的文化知識無異。這導致高中生對于單詞或詞組的認知不夠,無法明白其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比如make the basket(投籃得分),double pump(拉桿式投籃),nothing the net(空心球入籃)等詞組。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簡單地將詞組認為是單詞的組合,而要將文化知識背景融入閱讀教學中,全面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駕馭能力。此外,文化意識也被《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列為五大教學目標之一。課標要求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英語閱讀知識,還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融入文化知識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難易適中的閱讀材料,不斷豐富文化知識的內容,擴大文化知識的范圍,建立較為完善的內容圖式,引導學生積累閱讀素材。
(三)形式圖式
形式圖式指的是文章的一些文體特征,這是學生進一步了解文章必不可少的條件。英語閱讀文章體裁多樣,比如應用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每種體裁的文章都具有特定的模型和范式。如果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形式圖式知識,就可以參照模型和范式來閱讀文章,降低在文章閱讀上的困難,從而更快、更準確地答題。比如議論文和說明文的常見結構是“概括—具體型”或“問題—解決型”,段首、段中或段末經常會出現主題句;而記敘和描寫類的文章通常按照時間或事件發展的順序來組織材料,一般沒有主題句。敘事結構可以形成相關的形式圖式,使學生快速準確地把握文章結構,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大意以及各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與準確性。
綜上所述,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作為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的具體表現,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密不可分。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激活學生的圖式知識,能夠引導學生通過正確的方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孫惠.運用圖式理論指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7,(03).
[2]羅蓉.圖式的激活及其對閱讀教學的啟示[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1,(04).
[3]謝錕錕.淺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圖式理論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1).
[4]黃蓓.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與評價,2013,(11).
責任編輯 肖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