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名剛
[摘 要] 中職數學專業課教學一直是中職教學的一門比較特殊的課程。它基礎性明顯,思維邏輯性強,但對于中職學生來說,課堂教學必須既要考慮其職業傾向性的特點,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即學情,只有在學情和專業所需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構建中職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真正讓中職數學接中職學生的“地氣”,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關鍵詞]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興趣;愿景
眾所周知,職校生的數學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對數學學習的信心不足,興趣匱乏。中職數學作為一門職業工具課,是為專業課服務的,它不會直接與學生的未來職業構成必然的聯系,這導致了學生經常輕視、教師時常忽視的教學怪圈,也給中職數學教學帶來了直接的挑戰。為解決這一問題,中職數學教師需“反求諸己”,從自我做起,變革課堂教學方式,升級中職數學教學策略,從學生、學情、教學方式創新等多維度思考課堂教學的適切性,探索出一條提升中職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
一、以興趣為源動力創建富有職業特色的的教學氛圍
一位專家說過:“沒有興趣就沒有了發現的樂趣。”中職數學教學首先要解決學生的興趣源問題,而發現則是興趣的孿生兄弟,有了發現,數學的樂趣才得以顯露。美國教育家詹姆斯說過:“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币箤W生成為小小數學“發明家”,首先,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和互動,因為它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的顯性效果,心靈的感應、真誠的關懷以及對學生的寬容和尊重。這些都是中職數學教師可貴的品質,是課堂教學的潤滑濟,可以在學生思維打結處助學生一臂之力。其次,要培養自己的“職業眼光”,以目標職業為導向,將數學與其它專業課聯系起來,體現中職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嘗試舉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源,這種本源性的數學興趣往往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直接推動力。再次,教師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要能審時度勢,能在課堂上和課間找到一些與數學有關的素材,連通素材與課堂教學的動脈,讓中職課堂富有濃濃的“職業味”,從而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產生職業聯想,進而產生學習內驅力和策動力,這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一種使學生產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現實教學軟環境。
在當前中職課堂中,大部分學生存在著興趣不夠、動力不足等普遍性問題。從學生的角度看,這主要是因為學生不能立足自身,找準興趣切入點,缺少鉆研精神。只要能找到興趣的發源地,就能找到一條活水源,也就能找到一劑治愈中職數學教學乏力的藥方。這其中既要有培養學生興趣的處方,更要有保護學生興趣的良方。中職學生數學基礎薄弱,有的心理承受能力欠佳,甚至到了談數學色變的地步,再加上數學學科思維度大、聯系性強、抽象度深等特點,更需要從興趣入手,從趣味里尋找破解中職數學教學的密碼。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結合典型的數學事例并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內核,幫助學生樹立學好中職數學的信心,并逐步培養起數學學習興趣,以各種方法加固學生興趣源,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地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之路。
二、以方法為支點提高中職課堂教學效果
毫無疑問,質量依然是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生命線,教師必須圍繞著質量做文章,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而教學方法的選擇尤為核心。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泵恳还澱n,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優中選優,在方法的比較上且行且思,從而最大化課堂教學的效能。
中職數學特點明顯,概念較多,定理較活,公式較繁,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靈活,又要變通,學會轉換,要想學生所想,思學生所思,急學生所困,解學生所惑。韓愈有句名言,說教師的天職為傳道、授業和解惑。中職數學教師要以此為己任,時時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當下中職課堂由于教師急功近利,學生“昏昏欲睡”,造成了數學課堂普遍被貼上“枯燥、乏味、死板”的標簽。因此,怎樣改進教學方法?如何才能吸引中職生學習數學?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使中職數學具有濃濃的生活味、游戲味、孩童味,是一位優秀中職數學教師應有的教學技藝。
在實踐中,教師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先進的教學方法,講練結合,和學生一道相互協商教學之道。同時要創建民主、寬松、和諧的同學關系和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展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生本互動,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參與、分享、團隊意識。
在中職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方面,更要講究方法的比照、甄別。中職生比較喜歡做基礎性數學題,但碰到綜合題時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這需要教師在方法的選擇上既要注意普適性,又要顧及個體差異性。一位著名教育家說過:“好的教育不是以一種方法去教育所有的學生,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同一個學生。”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量體裁衣,讓學生學會“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之道。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優勢方法和優勢思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在變與不變中自然轉換,達到“吾道一以貫之”的境界。同時要指導學生“開門造車”,集思廣益,博眾家之長,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維優勢,最終提升自我學習效能。
三、以創造為愿景培養中職學生的創新精神
中職數學是一門富有創造性的基礎學科,因為其工具性強,所以易引起學生的想象和聯想,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中職數學的工具性特點,創造各種積極因素,讓學生在生活中聯系到數學知識、數學概念、數學原理的演繹,從而激發學習創造愿景,塑造創新習慣,讓學生感知到中職數學的無窮魅力。創造不是偉人才能做的事,只要是自己獨自發明的,經過自己冥思的,就算是已有定論,但也是一次創造的心路歷程。創造本身是一個過程,它最明顯的特征是求異性,而并不特指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明。其實,每一次的證明和演算,對于中職數學學習者來說都應歸結為一次探索、求異、發現的過程。但由于中職學生長期處于消極被動、灌輸的學習狀態,所以很多本應有的創造思維和創造精神被泯滅,實在令人惋惜。
在創造中實踐學習,在創新中學會學習,這才是學習的真義,也就是說,創造應是學習的伴生品,而不是一種獨立的存在,只有經過求異的思維,產生懸念、驚訝和意外等情緒后,在愿景的感召下,在教師的提示下能夠獨立地發現規律性、知識性結論,學生腦海中突然頓悟,此時學生會產生莫大的成就感。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發揮中職學生的長處,不斷增加其自信心,為其自尊心加注足夠燃料,要特別注意對其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思維以及推理思維的訓練,透過數學現象看清數學本質,靈活掌握“由因導果” “執果索因”等推理思維和方法,并不斷激活思維過程,讓中職數學在學生心目中好玩起來,有趣起來,最終培養學生對中職數學的“數”、幾何的“形”和生活中的“?!钡挠袡C結合的意識。
四、以作業為風向標夯實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
傳統的數學教學評價方法往往是一張試卷定勝負,誰的分數高,誰的數學成績就好,這種評價觀已經嚴重不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究其原因,其一,一張試卷考查的范圍太少,有很大的偶然性;其二,它沒有顧及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其實,學生平時的作業,尤其是課堂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風向標,它為課堂教學的實際水平提供最佳注腳。有道是“半畝方塘里可見天光云影”,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形式,優化作業內容,同時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和對待作業,讓作業成為師生交流、互動的舞臺。教師要主動對接學生的作業觀,讓作業的完成成為鑒定課堂教學實效的晴雨表。作業的設計要分層、分步,設置必做題、中檔題和挑戰題等,要多想金點子,多出好主意,同時批改作業的方法形式也應多樣化,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中職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全慶.試論中職數學的現狀和改革[J].科教文匯(上半月),2006,(05).
[2]龔箭.中職數學教學策略初探[J].教育與職業,2006,(29).
[3]席曉鳳.中職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1,(05).
責任編輯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