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云
后進生轉化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點。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清楚地認識到教育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育心,而育心的關鍵是使那些學困生和特殊學生樹立自信心。為此,我經常在班級中組織一些有針對性的活動。而前年秋開學初那次班會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雖然開學兩周了,但是小風的表現卻總讓我擔憂。這是一個身體瘦弱的男孩,從其平時的表現看,除了學習差上課從不回答問題外,也算是一個比較有禮貌而且懂事的孩子。雖然見到教師總有些害怕的樣子,可總也忘不了“老師好”的問候;來我辦公室時只顧把頭垂得很低,還總愛拉著另一個學生一起去;平時說話不多,其他同學課間玩耍時經常只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下午第三節是班會課,一走進教室,我又注意到了那雙充滿憂郁而畏怯的眼睛。這孩子到底怎么了?是又被老師批評了,還是被同學嘲笑了,或者又被父母訓斥了?為什么整天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調整了一下情緒,我微笑著說:“同學們,我們這節班會的主題是‘同學,我為你驕傲!’”我把題目大大地寫在黑板上,見大家望著發呆,我接著說:“雖然我們剛組成一個新的班級,但是大家彼此并不陌生。同學們朝夕相處,親如兄弟姐妹;我想,你肯定得到過別人的關心、愛護和幫助,你肯定從同學親切、鼓勵和贊賞的言行中感受到了溫暖和幸福。有的同學刻苦努力,學習優異;有的同學特別熱情,樂于助人;有的同學講究禮貌,尊師敬長……別的同學身上肯定有許多優點、長處值得你學習。那么,下面就請大家好好想一想你身邊的同學,起來說說他們身上有哪些優點。”經過一番議論,我讓班干部帶頭,班會一下子熱鬧起來。張華、劉慶……一個個被別人表揚的孩子,樂呵呵,喜上眉梢。而平時學習成績較差的鵬程等孩子和那些經常違紀被大家批評的孩子,卻很少被人提到,他們大都羞愧地低著頭,偶爾抬抬眼,似乎渴望什么。但他們渴盼的奇跡始終沒有出現。
那些品學優秀的孩子正沉浸在被別人贊譽的歡樂里,我突然高聲地把話鋒一轉,說:“今天,老師想談一談小風同學。雖然接觸時間很短,但老師已經發現了他身上的許多優點,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觀察和了解談一談,好嗎?”同學們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師竟在表揚小風?不知是誰在嘟囔:他還有優點?我有意先找了平日和小風關系最好的小強,小強說他特別有孝心,每周末回家都是先去看望爺爺奶奶,并給他們掃地、接水、捶背等,樂得爺爺奶奶逢人就說“有個好孫子”。但是,令我吃驚的是,小強的發言并沒有起到帶頭作用,大家誰也不說話,互相觀望著,等待著。見此情景,我感到一陣莫名的悲哀,就故意問:“既然大家給小風同學找不出優點,那么大家就談談他的缺點吧。”同學們好像松了一口氣,我先點了一個想舉手發言的孩子,“他每次交作業都很晚”。還沒站起來,洪亮急促的聲音已經結束。“打掃衛生時,他收拾物品很慢”“他背課文好像在唱”“他上課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他成績很差,老給我們組墜分”“上周考語文,他的作文才寫就交卷了”……
學生的發言讓我心酸,我簡直不敢想象,在這樣所謂“一無是處”的氛圍里,那些如小風一樣的孩子怎么生活,看來,我的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任憑大家怎樣地嬉鬧,我故意沉著臉什么也不說只在教室里一圈又一圈地踱步,努力地思考著我將怎樣改變我的學生的這種不健康的功利性思維。逐漸地,學生好像覺察到了什么異常,整個教室慢慢陷入死一樣的沉寂。無人再起來發言,大家充滿疑惑地互相望著,沉默,沉默,空氣也似乎已經凝固,只孕育著那一聲振聾發聵的雷鳴。我要得就是這種氣氛。也只有在這樣的氣氛中,我苦心設計的教育或活動才有刻骨銘心的效果。我用低沉有力而分明又略帶生氣的聲音慢慢地問:“有的同學雖然基礎差,但他堅持努力,不甘落后”,我刻意突然把語調變得急促高昂,接著說:“這是不是缺點?”大家似乎被我的聲音震得一顫,短暫的沉默后,洪亮的聲音齊聲道:“不是!”“好,有的同學雖然不太愛說笑,但他為人忠厚誠實,做事一絲不茍,這是不是缺點?”“不是!”“有的同學雖然學習不好,但他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為學校為班級增光添彩,這是不是缺點?”……我慷慨激昂的一長串反問,把大家問得目瞪口呆,班級里又驟然安靜下來。我剛要接著說,突然,一向快言快語的曉玲站起來說:“老師,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不是要告訴我們,每個人身上既有優點也有缺點,而且缺點在很多時候也可以轉化成優點。許多人身上的缺點,其實并不是缺點,而是……是……”。幾個聰明的孩子在這啟發下,也忽然明白過來,齊聲補充:“而是特點!!”特點,我感覺眼前豁然一亮,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是啊,基礎差,但他沒有放棄,依然在努力追趕;做事拖延,但他從沒有偷懶不完成作業和值日任務;寫字慢,但他從來都是一板一眼,規范認真……可以說,慢,成了他的一個特點;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成了他的一個優點。
補丁可以繡成一朵花,天才往往曾經是丑小鴨。后來,我根據小風的這些特點,為他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進行了專門的跟蹤教育和輔導,積極創造一些機會讓他在班級活動中鍛煉和展示;還讓他參加了學校的毛筆字和繪畫特長班。慢慢地,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鼓起了自信的風帆。至今已在班中小有名氣,并且成了學校板報小組的骨干成員,令大家羨慕不已。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有的孩子好動,有的孩子好靜;有的孩子貪玩,有的孩子刻苦;有的孩子果敢,有的孩子怯懦……這些都是孩子各自的特點。有的孩子愛說愛笑,但可能輕率浮躁;有的孩子行動遲緩,但可能很有條理;有的孩子比較沉靜,但可能做事周全……其實,對孩子的每個特點都要有雙重的視角,我們很難做出優劣的判斷。有了物種的差異,才有了地球的美麗;有了文化的差異,才有世界的神奇。我想,正因為孩子們個性的差異才賦予了教育深厚的內涵和創新的精彩。新課程要求我們尊重孩子,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承認孩子的差異。只有承認每一個孩子的特點,才能正確地理解孩子,科學地培養孩子。
這件事情對我的影響非常深刻,應該以怎樣的視角來看待學生,應該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和缺點,直接關系著班主任工作的質量的好壞。
(作者單位:山東青島市
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