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華
摘 要: 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我們要主動接受素質教育的思想,審視傳統教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積極的態度投入素質教育的實踐,用堅持不懈的行動迎接和點綴新教育的春天。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信息技術正逐步走進課堂,成為現代教育不可缺少的載體。教師如何轉變觀念,讓信息技術為初中數學課堂生動活潑、務實求效,錦上添花,促進初中數學有效課堂的發展,進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作者從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關鍵詞: 數學課堂 信息技術 整合
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日益加快,人類面臨一個新的教育命題: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數學課程標準》前瞻性地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主要指多媒體計算機,教室網絡,校園網和因特網等。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只有當數學教學與它們密切整合時,它們才能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為數學課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從數學教學的需要出發,確定哪些環節、哪些教學內容適合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并選用合適的軟件,創造相應的學習環境,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達到優化數學教學效果的目的。
下面我根據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經驗,談談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幾點做法。
一、多媒體教學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大多采用“口傳身授”的教學形式,老師講到哪里學生聽到哪里。老師做到哪里學生就跟到哪里,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這一教學活動中最重要、最活躍的主體卻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陳舊乏味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個性發展,使學生養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因此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結合多媒體教學的特點開展教學。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計算機能進行動態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以處理其他教學手段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加強他們的直觀印象,為教師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利用網絡資源搜索課件,各種正多面體直接用鼠標一點就可以畫出來,還可以進行操作,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如平移,旋轉,縮放,分割,取截面,表面展開,以及把空間多邊形放到平面上看,等等,這些操作用實物是難以進行的。同時計算機的動態變化可以將形與數有機結合起來,把運動和變化展現在學生面前,提供豐富而動感的圖形和圖像,生動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一個精彩紛呈的數學世界。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三個角平分線(三條中線,三條高或高的延長線,三邊的垂直平分線)相交于一點時,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作圖,觀察,得出結論,但每個學生在作圖中總會出現種種誤差,導致三條線沒有相交于一點,即使交于一點也會心存疑惑:是否是個個別現象?學生很難領會數學內容的本質,但利用多媒體技術就不同了,在幾何畫板里,只要畫出一個三角形,用菜單命令畫出相應的三條線,就能觀察到三線交于一點的事實,然后任意拖動三角形的頂點,改變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發現三線交于一點的事實是不會改變的。除了教師演示之外,學生也可以在計算機上自己動手操作,親手經歷,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二、多媒體教學有利于體驗知識的形成,增強數學技能
量角、畫角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數學技能,也是“角的度量”這一單元的重要教學內容。學生的許多技能是通過實際觀察—操作—驗證而逐步形成的。認識了量角器后,如何正確使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的技能也是不容忽視的。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首先要進行正確的示范,但是教師的教具量角器與學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量角器是木頭做的,中心點與零刻度線放在黑板上是看不清與所量的角的頂點和一邊是怎樣重合的,就不能對學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有了多媒體,利用多媒體課件把量角器使用方法的每一步進行正確的演示,能讓學生更清楚、明白地知道如何正確使用量角器。為了避免學生出現一些錯誤,我們又通過多媒體課件給出了一些錯誤量角的圖例,讓學生指出錯在哪里,怎樣改正,使中下等學生也知道不要犯以上錯誤,從而記住了正確使用量角器的方法。再讓學生自己動手試著量,在自己動手測量時體驗正確量角的方法,并讓他們交流測量的度數和方法,使沒有量對的同學知道自己錯在哪,應該怎樣改正,從而不斷提高自己量角的技能,為畫角打好基礎。
三、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值得注意的問題
1.制作的課件應簡單明了實用,不過與浮夸,喧賓奪主。
多媒體課件可以產生豐富的視聽效果,彌補了傳統教學手段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有些教師制作的課件,背景復雜,并使用大量的動畫和音響,這樣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反而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2.制作的課件應突出它的實效性和自身的價值。
課件的使用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制作課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筆者認為倒不如花費時間思考用其他的辦法彌補更實在,如制作數學模型。再者,課件如果過于花哨,運用時就容易出現“講著手忙腳亂,看著眼花繚亂,聽著心慌意亂”的現象。
3.課件應用于課堂時也應注意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課件中的內容不加選擇、一一呈現,這樣教師便成為講解員或播音員,課程自然也不會具有藝術性。這樣就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學效果不是很好。讓學生積極參與,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應是教師的最好的、也是最明智的選擇。
總之,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應用與數學教學的整合可以將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生動,降低了學習難度,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是對課改精神的最好演繹。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是21世紀數學教育的必然趨勢。作為數學教師,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學習、探索,多動手制作課件,多歸納和總結,才能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雖然多媒體與數學教學的整合存在不少問題,但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勢頭勢不可擋,我們只有迎難而上,不斷探索、研究,注重實效,優化整合,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更好地發揮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