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
摘 要: 本文主要針對目前很多課堂保留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課堂上老師和學生沒有發揮積極作用,課堂枯燥、呆板、缺乏活力等存在的問題,從學生和教師兩個角度出發,提出一些在課堂上如何扮演角色,如何使課堂具有活力的建議。
關鍵詞: 課堂教學 新課標 學習興趣 主動參與
一
教學中,我們一般把課堂定義為學生學習的場所,或是育人的主渠道。目前,很多課堂教學還保留復習、新課、作業三段式的傳統模式,課堂枯燥、呆板、死氣沉沉、缺乏活力,那么課堂上老師和學生都“去哪了”呢?
老師還在占用3/4以上的時間口若懸河、眉飛色舞地自我表演嗎?還是認為自己就是權威,自己所講的就是標準答案,不考慮學生對于問題的不同做法或想法,甚至不允許學生提出異議嗎?還在不顧學生的人格尊嚴和思想尊嚴,發號施令,壓制學生的思想,扭曲學生的性格嗎?……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是否“人在曹營心在漢”地想著課外的是是非非?或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自娛自樂地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里?更有甚者還在大聲喧囂,影響他人?或是在鼾聲如雷中“津津有味”地“思考”著老師的問題……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人生中一段非常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中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于老師而言,課堂教學是體現自身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以后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
二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主人”就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某種程度上,這種意識或是學習習慣是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形成的。老師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放下“以教師為中心,師生之間是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的傳統觀念,而是將教學過程看做師生為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各種和諧的方式產生交互影響,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這個大舞臺上如何扮演主人翁的角色呢?
首先,排除干擾。這里所說的干擾主要包括兩個,一個是外部干擾,一個是內部的干擾。排除外部干擾的方法很多,但是很多干擾是無法阻止的,那么最有效的排除對策就是培養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內部干擾來自于主觀的情緒活動,這種干擾比外部干擾更嚴重,這就要求學生調整好心態,把一切與課堂當前活動無關的外界事物都拋開,集中注意力。
其次,建立自信,培養興趣。要真正參與到課堂中,學生要建立學習自信,明確自身的優缺點,進而對優缺點加以利用,取長補短,放大縮小地改變,找到學習中的成就感,培養學習興趣。教育心理學上定義興趣為“使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它表現為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興趣在課堂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大大刺激學習熱情,調動積極性。學生可以將課堂上老師提供的各種情景興趣(如化學課堂上有趣的化學實驗、與生活相連的化學常識、教師獨特的教學方式、多樣化的作業設計等)轉化為個人興趣,進而養成長期有效的學習習慣。
最后,確立目標,循序漸進。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方向,是驅使人生不斷向前邁進的原動力。課上,學生應該確立學習目標,學習目標的確立可以參照教師的教學目標,也可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確立,在課堂上有目的地學習,給自己下達一定的任務,做到有事可做,不斷提高,循序漸進。
三
作為組織者、引導者,教師如何發揮作用,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呢?
一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指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在課堂中以引導為主。“以人為本”是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而“以生為本”則是改善師生關系的“靈丹妙藥”。和諧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師生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思想表達是民主的。教師不應將自己看做是管理者、說教者,而要扮演“介紹者”、“引導者”的角色,這樣才能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以平和的心態面對。
二是因材施教,任務驅動。學生智力和理解能力不可能一致,會存在一定的差別,在課堂上,要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因材施教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因材施教,具體就是進行分層教學,分層教學可以將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幾個層次,分別布置不同的任務,使學生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主動去思考、去研究,使得每個人都有事可做。施行此方法時,首先讓學生有一個目標,然后老師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學生帶著目標學習。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會產生成就感,這種成就感能讓學生在往后的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大大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三是利用各種渠道,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永遠勝過任何責任心。”在課堂中,要想讓學生主動參與,就要想方設法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其處于快樂的情境之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清晰地解釋了其中的道理。課堂中引發學生興趣的途徑有多種,現以高中化學課堂為例:1.利用化學實驗,激發學生的直接興趣。化學實驗以引人入勝的實驗現象和變幻莫測的實驗結果,以及學生對化學實驗過程的積極參與,能夠引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直接興趣。2.創設學習情境。利用生活實例創設問題情境,我們身邊處處都有化學的影子,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可能與化學物質或化學原理有關,從生活實例入手創設問題情境,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對于那些在生活中經歷過的事件往往感受最強烈,最容易激發探索欲望,引發好奇心,提高學習主動性。3.優化教學語言,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學語言是一種藝術,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富有極大的渲染力。教學中,教師采用比喻、擬人、順口溜、諺語等方式,使深奧的理論形象化,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復雜的知識簡單化,讓學生把聽課當做一種享受。語言情趣能夠引起學生共鳴,讓課堂更具活力。
總之,學生的能力是你無法估量的,他們的潛能蓄勢待發,只有遇到適合的條件,它才會噴涌而出。教育者要做好組織和引導工作,給他們提供一方展示他們才能的舞臺,讓他們能夠盡情揮灑。
課堂是有生命力的,她會因你我的積極參與而美麗動人……我們只有齊心協力,真正參與到課堂中,才能獲得一個精彩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梁志君.例談化學教學語言魅力對化學課堂效益的促進作用[J].考試周刊,2010(6):178-179.
[2]高孝美.化學興趣教學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3]王壽兵.試探化學教學中的激趣方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5):74-76.
[4]徐桂蘭.提高初中生學習化學興趣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