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穎
摘 要: 小學數學教育的改革,必須從科技迅猛發展的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和提高民族素質的戰略高度出發,從小學教育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目的出發,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學生觀和質量觀,小學數學教育才能沿著現代教育的軌道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鍵詞: 數學教育 教師素質 教學策略 創新能力培養
21世紀的今天教育走向現代化,所謂教育現代化或現代化教育是指以現代生產和現代化生活方式為基礎,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文化為背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人為目的的教育。而現代教育又發生著急劇的變化和發展。
小學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第一階段,是為兒童提供關于世界輪廓圖景的第一個循環圈,是促進人的身心全面發展的奠基工程。l992年以來,隨著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頒布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的試用,小學數學教育改革有了很大的進步。主要表現在:教育指導思想逐步明確,開始注重素質教育;某些教學內容刪繁就簡(如計算和應用題降低了一些要求);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所更新;整個教學過程開始出現了三個轉變:一是由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為主,二是由只重視學習結果轉向既重視學習結果又重視學習過程,三是由只研究教法轉向研究學法。據1994年6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合作完成的《全民教育目標監控項目報告》,1993年6月對我國8個省的四年級與六年級各24000余名學生進行數學水平測試,其中計算能力成績最高,正確率達92%以上。但是,從教育現代化的高度審視,小學數學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
1.升學競爭導致學生厭學;
2.教學內容偏窄、偏繁,有的陳舊過時。
改革是必然的,下面我就談一下我的幾個觀點。
一、教師的角色方面
《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對未來教師的角色作了這樣的描述,現在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教育和教學研究,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發展學生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將扮演著多種角色,從多方面影響著學生的發展,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是學生的榜樣,集體的領導者,人際關系的藝術家,心理治療工作者和學習者,以及學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學活動是在師生雙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在教師指導下才能得以發揮,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體作用之上。只有當師生之間互相作用,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才能得以激發和培養,學生才能獲得充分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合作伙伴的關系。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解惑者,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的角色變化必將成為現實,我們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準備,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二、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
1.動手、動口、動腦,使數學學習活動更生動活潑。
要解決數學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特點之間的矛盾,就要充分運用其直觀性(操作性與非操作性的)進行教學。除了運用教具、學具外,還要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包括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多媒體教學),使教與學生動形象,化難為易。我們主張:“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要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調動多種感官參與,使數學學習活動生動活潑。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小學生入學前已有一些生活經驗,包括一些模糊的數學活動經驗,他們對數學知識有一些膚淺的潛在需要。因此,數學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提供誘因,把學生那些膚淺的潛在的需要變成正在“活動”的、實實在在的需求,并不斷喚起求知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
3.千方百計讓學生了解知識形成的過程。
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內部的活動。為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兒童認知結構的特點,根據教材結構與兒童的認知結構建立高效的教學結構。
作為教師,我們應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他們自己“跳起來摘果子”。凡學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教師決不替代;凡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教師決不暗示。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些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多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些成功愉快的體驗。
三、大力提高教師素質
教育現代化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師素質。從我國目前情況看,教師的培養與提高已刻不容緩,需要采用多種不同形式和途徑提高師資水平。教師首先要學習先進的現代教直理論,轉變教育思想,提高師德修養;同時還必須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教學能力。教師只有具備現代人的素質,才可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創新能力培養的方面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素質教育的要點之一是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只有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發揮主體的積極作用,才能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只有通過教師的組織、調節、指導、啟發和傳授,學生才能在較短時間內,把人類長期積累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讓學生在實踐探索中,逐步形成創新型的人格。在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適時進行成功教育,進行成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促使學生取得發展的成功,形成自主的內在動力機制和成功心理。強調教有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服務。
總之,教師必須重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興趣,引導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取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以便“從成功走向成功”。“太陽溫暖大地,種子要發芽成長結出果實,今人的學生要超越今天的成就,超越今天的我,我們要竭盡全力讓學生攀登今火的高峰,明天更上一層樓”。為了學生的明天,為了學生的生存和發展,我們應該從多方面培養學生,使其成為未來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