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藝紅
摘 要: 眼睛感覺到的顏色是多種多樣的,色彩能鼓舞學生的生活,給予心理樂趣和刺激,產生積極影響。生活與色彩的關系日益密切,巧妙運用色彩已成為每個人必須掌握的技能。
關鍵詞: 色彩感覺 色彩理論 培養策略
美的問題非常復雜,涉及許多方面,個性感覺包括用理論解決色彩問題和個人的創造力。單憑經驗也許一生都不可能掌握,而許多理論循序漸進的系統化知識是可以掌握的,色彩感覺是人生而具備的天賦,必須經過努力和訓練培養運用色彩的才能,因此,為了鍛煉色彩感覺,必須做以陶冶感覺為目的的練習。
一、色彩理論和色彩感覺,兩者在訓練初期的必要性
理論因素是客觀的、概念的東西,對任何人都帶來共同結果,感覺的因素是主觀的、個性的,而且是完全獨創的。色彩美的評價受主觀因素的支配,影響作品決定性價值的條件就是感覺。在感覺能力的初期,理論背景起補充作用,但感覺非常靈敏時,理論條件不過是在完全直觀之中極自然地、無意識地得到解決。理論和感覺應像兩個車輪同時行進一般,二者在訓練初期都是必要的。
(一)色彩理論關于色彩的三屬性
1.色彩明度:從白色到灰色、黑色的灰度等級與光量的變化成比例,形成明暗順序。最暗色調子稱為低調,最亮為高調,還有中間調。這些調子對我們的感情產生影響。高調:積極、刺激、快活、時髦;中間調:健壯、豐富:低調:苦悶、苦惱的感覺。明暗和深淺,含義不同,明暗表示和影造成的自然明暗對比,而深淺的差別是利用黑和灰系列造型處理創造出來的。
2.色相:我們看到的顏色為數很多,代表性顏色有6個色相,如紅、橙、黃、綠、藍、紫6種對我們的心理和生理,各自顯示明顯獨立特征。暖色:紅、橙、黃等表現前進、擴散、大膽、拔尖,而冷色如綠、藍、紫等相反表現凄冷、膽怯、寡言、靦腆、嚴厲等感情。
3.色度:一個色相中加白色,純色逐漸變淡、鮮艷度降低,色度,即顏色的鮮艷度。色度低使人感覺笨拙、遲緩,純度高,前進,速度增加。如一架飛機是硬鋁本色,另一架用綠色或褐色偽裝,比較起來由于色度關系,因此偽裝的飛機好像重些、起飛時間長些、飛行困難些。
(二)色彩對比
1.色相對比:色相對比練習用各個色相中色度最高的純色和純色已有含黑或白色配合的色對比、特征明顯。
蒙得利安在現代繪畫中引用抽象,這一獨創的貢獻不僅開辟了現代繪畫的新領域,而且對現代設計提出許多啟示,他的繪畫是完全抽象的幾何圖形,采用比例對比和色彩對比兩個基本手法,他用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直線分割畫面,分割的面積經過非常精密的計劃。通過色相對比,色彩發揮更大魅力。
2.明度對比:明暗對比比色度對比的感覺清楚兩倍。
畫家將白、黑顏料混合表現自然的明暗。一種色放在黑的背景上,比放在明色背景上似乎較亮。我們對光非常敏感,光的強度給予我們很大影響,在中午強烈的太陽光下,心理上受到強烈刺激,而微暗的黃昏、寂靜、神秘、憂郁。純色暗如藍、紫。含黑的暗色色度比含白的明色色度低。因此充分發揮黃色的效果,黃色的純色比其他色亮。
3.色度對比:色度與顏色,色調的深度和鮮艷度有關,色度對比是強色調的濃色和弱色調的淡色之間的對比。純色中混入白色,可降低色度,但明度提高。純色中混入黑色,可降低色度,但色變暗。
二、色彩的表現力
色彩知覺的反應是精神方面,色彩刺激無論在心理上,還是感情上都有重要影響,所受色彩的刺激和反應具體對生理、感情和心理起著重大作用,如面對褐色色暗而臟的墻壁,這樣的色彩環境中不可能精神飽滿,反而感覺疲倦、色彩雜亂,往往刺激神經,使情緒不穩定、焦躁,養成不適合做細致工作的性格。某些場合由于室內色彩不適宜而得憂郁癥,甚至發展為神經官能癥,原因在于色彩,這一原因不太被人注意。
遙望窗外大?;蜻h方山脈,一片深藍使人心曠神怡,那種藍色用于室內裝飾,就失去原來的效果,房間稍帶恐怖氣氛,有死氣沉沉、憂郁的感覺,在黑暗的夜空中看藍色的霓虹燈,如黑紙上的藍一樣,具有魅力,而藍色的月光基調消極,勾起鄉愁。
臉紅的時候,發怒、發燒、臉色發青,帶黃色感綠色時,似患黃疸或營養失調,色彩本身沒有代表疾病的顏色,只是涉及臉色時才產生聯想,色彩的表現力對誰來說都會產生共同聯想,也是有效利用色彩的關鍵。
春天是發芽的季節,春光明媚、生氣勃勃,用明亮的顏色,黃色接近自然,黃綠色則體現出這一特征,產生植物發芽的聯想,粉紅、淡紫、淺藍及各種顏色明亮的中間色都具有表現大地回春的色彩秩序的客觀性,秋天的空氣澄清、冷寂,用明色表現,朝霞和暮露是春天的特征,不用冷色調,而用透過空氣層映入眼簾的中間色調,春天的空氣必須用中間色調,秋天的空氣則需要澄清的透明感。
秋天的表現有谷物成熟,果實的色彩艷麗,色度高是澄清透徹的冷色。
夏天的自然界豐富多彩、充滿活力,表現如下特征。旺盛的成長,強烈的陽光,光和影,色彩相互間有純色的對比,明度對比,補色對比表現自然界的秩序。
冬天消極色調少,尤其冰天雪地的大自然使整個世界蒙上一層灰色的幕,必須表現透明、稀薄的色彩。四季神秘的變遷,利用色彩能清楚客觀地表現出來。
黃——紫=聰明——無知的感情
藍——橙=柔和信仰——自鳴得意
紅——綠=力量——同情
這三組屬補色對比,像夫妻關系,相互取長補短,“誰也離不開誰”。就好像看到紅時,總會想到綠,眼睛看到補色,感覺就舒服。
色彩的心理感情表現力顯而易見,色彩的作用及對于色彩的感受性在我們的感覺上除主觀性外還有客觀性。而且對于顏色的色相、明度、面積同時對比均加以考慮。
此外,利用色彩還可表現音的高低、音色、觸覺、味覺等,快樂的感情色相主要是暖色系,也需要冷色系,補色充實。痛苦、凄涼、憂郁等感情主要是冷色系,有酸、澀等感情,與未成熟的果實相關,表現時主要色調為綠色。澀味聯想生栗子,辣味聯想紅辣椒等。
色彩理論研究與人類直接有關的生理、心理漸漸發展為有科學根據的學說。隨著審美藝術色彩研究,調和學說的出現,堅持色彩調和的原則。以便人們可以根據這個原則選擇適當的顏色,各個時代進步的色彩學家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功績是卓越的。誠然,如何進行色彩調和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果過分機械地、具體地套用這些原則反而會弄巧成拙,選擇色彩來說理論解決不了,個人的自我感覺是很關鍵的。培養時代感及充分滿足現代嗜好和諧趣的敏銳感,并按照自我感覺努力發展,創造悅目的審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