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姝敏
摘 要: 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在給予學生知識的同時,必須注重學生的文化修養。校園文化對學生的素質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建設校園文化。
關鍵詞: 校園文化 素質教育 英語教學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和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建設高雅文明的教育環境,從而提高辦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闡述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并分析了英語教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巨大的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在于營造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完善學生的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當今社會紛繁復雜,存在不少消極因素和腐敗現象。社會文化是絢麗多姿,雅俗并存,其中包括許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負面文化。盡管各級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但是要在短期內優化社會大環境是不可能的。學校不但是學習文化知識的場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陣地,擔負著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歷史重任,因此校園文化不容許雜亂紛呈。這就要求我們根據辦學目的和培養目標優化校園文化,創造一個優良的育人小環境,抵制社會負面文化的沖擊,并對社會大環境施加積極的影響。
校園文化滲透在學校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受到一定的影響。在學校教育中,學科教育有重要的作用,而諸多的學科中,英語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隨著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需要一大批掌握英語的各類人才,而學校就肩負著培養這種人才的重任。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利于開展英語教學,同時搞好英語教學會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提高校園文化品位。
一、加強英語教學,建設學校的物質文化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室中的墻壁、黑板都隱藏著無形的教育潛力。教師可以利用黑板的一角宣傳英語小常識,也可以利用墻上的學習園地展示學生學習英語的成果。同樣學校的辦公室、實驗室、語音室、閱覽室等名稱都可以用漢英雙語表示,這樣可使英語更貼近我們的生活,讓學生感覺可以學以致用,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方便了外國友人,加強了雙方的溝通。校園是學生活動的場所,校園里的過道、櫥窗,以及路邊的標牌都可以貼上名人的畫像及英語的名言警句、行為提示語,讓學生沐浴在學習英語的氛圍中,感受它、體驗它。我們的目的就是使校園的一草一木、一字一畫,都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載體,成為教育的陣地,使教育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二、加強英語教學,建設學校的行為文化
英語是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它不應該躺在書本里,而應該從書本上站起來,走進日常生活。同時每一種語言的背后都蘊藏一個民族的文化,所以要學好英語,必須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創設情境,真實地再現英語的魅力。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興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可見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英語第二課堂組織英語角,讓大家在英語環境中提高口語水平。我們還可以組織英語文化節,讓學生進行英語的演講比賽、英語故事會、英語書法比賽、英語視聽欣賞、英語短劇比賽、英語音樂會等,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演”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內涵,從而更透徹地領悟英語的精髓所在。寓教于樂,讓學生想學、樂學、好學,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讓英語節成為學生的狂歡節,讓學生沐浴在濃濃的學習英語的氛圍中。這些英語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藝術的真善美感染每一位學生,凈化他們的靈魂,陶冶他們的情操,也體現校園的文化品位。
三、加強英語教學,建設好學校信息網絡文化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領域,深刻地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網絡也不可避免地走進我們的校園。通過校園網絡構筑起學生、教師和學校交流的平臺。通過網絡,學生、教師和學校的溝通加強,彼此傾聽心聲的機會增多,學校的民主氛圍濃厚,師生的關系更融洽,這些為學校各種工作的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校園網絡在成為師生交流紐帶的同時,也為學生學習提供幫助。在網絡化環境中利用教師制作的網頁,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網絡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學校可以嘗試創建方便學生英語學習的網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網絡化英語學習環境。
四、加強英語教學,建設學校的信義文化
學校文化建設,最根本的是對人的建設。教師的工作作風、儀容儀表、師德師范、師生關系等構成校園文化的中心。學校領導是一個學校的代表,是校園文化的總設計者,更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指揮者。而教師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線實踐者,是成功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關鍵,教師本身是校園文化的一個構成點。教師的主陣地在課堂,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其首先要以美的心靈感染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師德的體現,平等、理解、尊重、信任是師愛的真諦。教師要用一顆愛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尤其是所謂的“差生”,告訴他們“只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與適當的幫助,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生學好一門學科,并達到高水平的掌握”,讓他們消除以前在學英語過程中不愉快的經歷及對老師的成見,讓他們看到老師的一顆拳拳之心,相信他們、鼓勵他們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豐富學生英語學科知識、鍛煉學生能力,有利于學生人文素養、人格素養的形成,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對于一個學校而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是創特色學校走品牌效應的途徑,更是現代教育對學校提出的以人為本、素質教育的要求。這就需要學生、教師和學校齊心協力,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