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琴
摘 要: 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十分重要。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其信心,讓其主動地學。此外,教師還要重視語言能力訓練,進行閱讀技能和策略指導,讓學生積極配合教師,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水平。
關鍵詞: 閱讀興趣 語言能力訓練 閱讀技能 閱讀策略
在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的分值(完形填空,閱讀理解,任務型閱讀)占整個試卷分值的一半,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做好閱讀理解題,是獲得高考英語高分的關鍵。然而許多學生在做閱讀理解題時困難重重,特別是農村中學基礎差的學生,遇到閱讀理解題時甚至產生害怕心理。下面我將提出幫助他們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激發閱讀興趣,增強閱讀信心
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興趣濃厚,閱讀動機就強。因而,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是順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根本保證。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求,可以選擇可讀性、趣味性、時效性強的文章,這樣學生讀起來興趣盎然。其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要降低閱讀難度,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英語閱讀教材體裁廣泛,教師可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進行恰當的導入。同時,對于影響內容理解又猜不出意思的單詞,老師可以把意思寫在黑板上。
二、重視語言能力訓練
語言能力訓練要求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單詞和基本的語法、句式,重視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從而豐富學生的感知內容,為理解加工階段做好充分的準備。
1. 重視詞匯教學及積累
詞匯是最基本的語言材料,學生的詞匯量越大,理解語言的范圍就越廣。詞匯的記憶與儲存少,就會造成在閱讀過程中因“生詞障礙”而“處處碰壁”的問題,以致無法理解句意。可以說掌握足夠的詞匯是理解文章的關鍵。然而,許多學生一提到記單詞就害怕,教師應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記憶方法,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很多學生記了又忘,于是抱怨記不住,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應鼓勵學生反復識記,記的時候注意語境。對于閱讀中的一些高頻詞匯,學生可以在做題以后把這些詞記在本子上加強記憶。學習詞匯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2. 重視長難句分析
掌握了足夠的單詞,還不足以完全理解文章的意思,文章中的難句常令人望而生畏。近年來的高考閱讀理解題十分注重借助復雜語境考查考生對語言語法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所選閱讀材料中常有大量復雜單句和復合句,以此增強句子結構的復雜性,增加語境理解難度。所以,理解長句、復雜句成了考生順利理解閱讀材料、提高閱讀速度的關鍵。一般來說,造成長難句難理解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1)修飾語過多;(2)并列成分多;(3)語言結構層次多。在分析長難句時,應采用“先縮后擴”的方法。先縮,即首先找出句子的主語、謂語、賓語,這樣就抓住了句子的主干,也就從整體上把握了句子的結構。后擴,分析句子主干以外的從句或短語的功能,以及和主干的相互關系。
三、讓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技能
在平時的閱讀課上,學生們會接觸到各種不同體裁、不同類型的文章。按照不同的閱讀目的,需要有不同的閱讀方法。具體閱讀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1. 尋讀(scanning),是指以問題為線索,帶著問題尋找某一特定信息的閱讀,目的是尋找某種資料或信息,對于無關部分可以忽略。如:percentage figure;year for particular historical events等。2.略讀(skimming),指的是快速瀏覽全文的閱讀方法。略讀的對象是文章的標題、開始段、結束段、每段的段首句和結尾句,文章內容的概括性陳述一般都在這些位置。略讀的目的是:(1)了解文章的主題;(2)對文章的結構獲得一個整體概念;(3)對各部分的內容獲得一個粗略印象;(4)對文章主旨做出判斷。對快速閱讀而言,略讀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對各部分內容有一個粗略的印象,以方便在尋讀時迅速確定答案所在的部分或段落。3.細讀(perusing),其目的是對閱讀材料作深入、透徹的了解,包括細節內容。4.評價性和批評性閱讀(evaluating or critical reading),其目的是對文章作者的思想、觀點、立論依據及傳遞的信息作綜合性分析與評價。恰當地運用這些閱讀技能,將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四、主要閱讀策略指導
1.Prediction
預測是重要的閱讀策略之一?,F實生活中我們看書、閱讀文章并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和獲取信息,而是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預測活動總是在進行著。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所讀文章進行預測的能力,如通過文章的標題預測文章內容,根據首句預測段落,根據開頭預測結尾等。
2.Dealing with difficult words
It is unlikely that you will understand 100 percent of the vocabulary in a text, especially at a first readi ng. Use first the context and then your own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to help you guess the meaning of unknown words. Read the sentence the word is in and decide what kind of word it is(e.g.adjective,noun,etc). Read the paragraph the word is in and try to work out the meaning from the context.Check the context to see if the meaning fits.這類題目的解題關鍵在于其上下文,因為在考查點前后出現的內容往往是對這個詞的解釋、說明、舉例等。如:When things are getting hard, a voice inside my head tells me that I can't achieve something. Then, there are other distractions, such as family or hobbies. The key is to concentrate. 由前面的other可知distractions是與第一句基本相同的意思,第一句話表達的就是讓人注意力分散的事情,下文又提到家庭、愛好,同時提到關鍵在于集中注意力。結合上下文可知 distractions意為activities that turn one’s attention away。
3.Understanding main ideas and topics
You will practice recognizing the main ideas contained within a text.In the process of skimming you will already have identified some of these main ideas.During a second and third reading you can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them more fully.Each paragraph will usually contain one main idea. 此外, 要讓學生找出每篇文章及文段的主題句。在多數文章中,開篇的首句或開頭幾句就揭示了文章的主題,每段的句首或句末為該段的主題句。文章的標題是文章的總概括,先讀標題就了解了這篇文章要說什么,先讀每段的第一個句子就先了解了這一段要說什么;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地要求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系,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系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信息。
4.Making inferences
Sometimes a writer will suggest or express something indirectly in a text. In other words, a writer will imply something and leave it to the reader to infer or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First,read the text to get the general idea.Then, read the questions and use them to guide you.Finally,read the text again using logic to make inferences.
總之,技能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漸進的動態過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但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閱讀實踐機會,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高他們閱讀的興趣和信心,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去讀,培養他們在閱讀中恰當地使用閱讀策略的能力。學生要配合老師,積極地閱讀,在閱讀訓練中總結閱讀技巧、方法,自主選擇,成為真正的閱讀主人。
參考文獻:
[1]王薔,Michael Harris.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