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思維 徐亞男 田洪磊
摘 要: 在原有專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在實行教學改革的同時,改變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施行反轉課堂教學,并結合專業外語教學的特點和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中常見的問題與誤區,采取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對專業外語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 專業外語 場景模擬 批判性思維
1.背景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速,英語已經成為重要的國際交流語言。85%的科研資料、書籍、期刊、內容報告書和專利說明書等是以英語出版的。90%的國際學術會議和專業博覽會等會議語言統一使用的是英語。食品產業作為一個近年來的朝陽產業,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一次性消費品產業。數家世界200強食品業巨頭都已經落戶中國,我國與世界各國的商業貿易合作日益增多。所以,無論是作為一名大學學生,還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或是為了將來在食品行業工作,都要求學生不僅應具有較高的一般基礎英語水平,還應具有較高的專業學術英語水平。特別是針對于食品專業英語知識,更需要加強學習和練習,適應將來在食品科學領域各方面的應用。
2.學科特點
食品科學是一門以食品為研究對象的應用科學。為了研究食物的自然特性,食物變質的原因、食品的生產過程,以及提高人們消費食物的質量,在這里,工程的,生物的,以及物理的知識和手段都得到了綜合的應用。所以一般本科教學包括多門專業課程,有食品化學,食品生物化學,食品營養,食品微生物,食品加工工藝,食品質量與安全等。但是,就是因為食品科學這一交叉滲透的特性,使得這一學科專業英語的教學增加了很大的難度。本科學生的基礎英語只達到了CET-4的水平,再加上大量的食品專業英語詞匯,使許多學生很難掌握專業英語知識的運用和技巧。食品專業英語的表述要求精煉、準確、嚴謹,句子文體要求多采用被動語態、動名詞、不定式和名詞化結構。專業詞匯量非常大,涉及了生物學、化學、微生物,以及食品或與食品相關的半專業詞匯和專業詞匯,而且很多專有詞匯是轉化、合成和派生出來的。所以,專業外語的學習和教學是具有一定自身特殊性的。
3.教學目標
食品專業外語教學的目標符合專業外語的教學目標,是要學生在大學這一學術環境下,通過對學科內專業外語的學習,實現在學術領域和專業領域運用雙語,即英語和漢語的交叉,能夠進行專業內的翻譯,閱讀食品類專業文獻,寫作學術論文,用英語作學術報告等,使英語真正成為一個在食品領域工作和學習的工具,能用英語參與各種國際化學習和交流,并獲取英語的食品發展新動態和新信息。
4.教學內容
在食品專業外語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即老師講解、學生聆聽的方式。老師常常逐字逐句地翻譯講解句子和段落大意,學生做筆記,有時也會聽寫學生或讓學生翻譯某一句話;考試時,則采用填空、選擇和翻譯的方式考查學生對單詞和文章內容的識記情況。這樣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學的都是啞巴英語,逐漸對課程和外語學習失去了興趣。雖然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專有單詞和詞匯,但往往不能做到運用自如,在做學術交流報告時仍然不敢開口,在國際會議上無法和外賓專家交流,特別實在閱讀文獻和論文寫作方面,仍舊感到十分吃力。
為了提高食品專業外語的教學效率,應該以傳統得教學為基礎,引進現代教學方法和手段相結合的模式。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還是圍繞專業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在聽的方面,主要訓練學生聽外文公開課課或報告,并能做簡單的內容筆記;在說的方面,主要訓練學生用英文做簡短的學術報告;在讀的方面,主要訓練學生閱讀英文文獻資料的能力;在寫的方面,主要訓練學生英文專業論文和報告的寫作。對專業詞匯的掌握,一定不能局限于死記硬背,而要達到熟練地掌握和記憶,特別是基礎專業詞匯。圍繞著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
4.1多媒體教學
把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加州大學的公開課作為素材,利用大量課堂時間,做片段性的聽寫練習,訓練學生在特定情境中強化專業外語運用,特別是為有出國留學打算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學科基礎。
4.2場景模擬訓練
第一可以組織進行國際會議的模擬,擬定一個食品行業研究的熱門主題,要求全體學生參與并行進角色扮演。充分鍛煉學生說的能力,特別面對問題時的反應能力,并且能夠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組織語言,準確并且有條理地表達。第二可以組織學術報告會的場景模擬,將學生分組,選取食品領域自己擅長的主題和內容,用英文做10分鐘的多媒體報告,可以提問和互動,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專外的積極性。
4.3做針對性技能訓練
可以組織集體文獻精讀練習,選取有質量的、較淺顯易讀的綜述性文章,組織精讀課。不僅可以在科研論文的文法特點上做以講解,還可以講解英文論文的規定格式、要求、難點及注意點,以及投稿稿件的相關要求,特別針對中國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和錯誤進行著重解析。在此基礎上,完全依照國際英文期刊對投稿稿件的要求,讓學生撰寫相關英文科技論文,使學生熟悉國際學術期刊稿件的要求和形式,提高專業科技英語的寫作能力。可以經常練習撰寫論文摘要、會議紀要和商務郵件,可以有若干主題,把撰寫英文綜述作為家庭作業。
5.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學習英語長達16年時間,但成效卻不顯著,這不得不引發我們深思外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像人們常說的一樣,英語教學教得不僅是一門語言,更是一種語言背后所濃縮的一個民族的文化、思維模式和人文精神。中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常常就是這些中西方思想文化差異的體現。
5.1邏輯錯誤
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字母、單詞上,寫作的時候總是生搬硬套,總是想用英語還原腦子里的漢語句子,結果當然事與愿違,表現為詞不達意,邏輯混亂,語法錯誤頻繁出現,表達更是我們所說的Chinglish,讓外國人摸不著頭腦、看不明白。中國學生不明白中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在英文中是找不到相對應的,甚至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表述。要讓學生在食品專業外語的教學中感受到這點,只能夠在平時的練習中把多典型錯誤的例子拿出來講解,一點一點地改變學生的思維習慣。
5.2批判性思維
西方教育貫穿始終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批判性思維,特別是在學習和做科研的過程中,這一點在寫作的時候也有體現。比如學校小論文的寫作常常以議論文的形式,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找出問題,對傳統認識和觀念進行質疑,誕生新的觀點,并且能找出足夠的證據支撐這一觀點。在寫科研論文時也要注意,不要拘泥于固有的結果,實驗證據要從多方面進行驗證,不要害怕錯誤,而重視思考驗證的過程,這樣才能做到不拘一格、獨到創新。所以,在做各種練習時,無論是說還是寫,要多鼓勵學生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理論和觀點,形成一種學生能各抒己見的良好學術氛圍。
5.3抄襲
在多篇關于專業學術外語教學的外文文獻中都有提到,在中國教育文化和西方教育文化中,對于抄襲的態度是有不同的。在西方,抄襲是被嚴格禁止的,抄襲行為被視為違法行為;而在中國,很多地方抄襲學術論文的現象在本科學生中并沒有得到嚴格管制,抄襲的定義也比較寬泛。所以,在教授學生英文論文的寫作時,必須明確抄襲的危害,讓學生改掉自己不動腦思考、胡亂粘貼、拼湊文章的壞習慣。
6.結語
加強食品科學專業英語教學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培養復合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專業英語教學只有不斷地思考、摸索、實踐及改革,總結出一套適合食品專業英語教學的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才能提高生物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袁爾東,郭衍彪,等.食品專業英語教學方法初探[J].廣州化工,2013,41:195-196.
[2]張秀清.生物工程專業英語教改實踐與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1,24:157.
[3]耀光超.高職院校乳品專業英語教改初探[J].職業教育,2012,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