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小利
摘 要: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事物能力及拓展發散性思維等方面發揮著較為突出的作用,因而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占據重要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加強作文策略教育已經成為地區初級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工作與任務,但農村地區初級中學的語文教學發展較為緩慢,需要語文教師加大研究力度,從而總結出更多高效的教學策略,以推進語文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 農村初級中學 作文教學 教學策略
引言
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講,農村地區的綜合教學水平較城鎮地區而言有一定差距,農村地區的多數教師認為最重要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熟練掌握書本中的知識,并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取重點高中,因而教學策略上偏于保守,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存有劣勢。初級中學的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為學生留下一個命題或話題作文讓學生完成,沒有采取更多靈活的方法進行指導,導致學生在面對具體題目時出現沒有話可說的現象,這種情況的大量存在不但會影響學生對語文作文學習的積極性,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因而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發展,農村初級中學語文教師有必要加大對作文教學的研究力度,結合經驗與調研總結出可行性較高的教學策略,以在激發學生作文寫作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1.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讓學生用心說話
受中考影響,農村初級中學將教學的主要任務定位為備戰中考,教師多采取的是題海戰術,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種教學理念與方法的直接影響是學生缺乏必要的社會實踐,思想僵化,學生自我分析與判斷的能力越來越弱,這樣在寫作文時便常常會出現沒有什么可寫的現象,無法形成自己的寫作思維框架體系。新時期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原有教學理念與模式,幫助學生打開心靈的窗,讓學生用心說話。
1.1拋卻沉重的教學壓力,讓學生投入自然的懷抱。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講,農村的風景比城鎮的風景美,但農村學生的景物作文描繪較城鎮學生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是農村學生在事物的觀察能力上處于劣勢,每當教師留下景物類作文時,其便將自己在書本中“看”到的“景物”寫進作文中,寫春天便是“萬物復蘇”、“萬紫千紅”,而寫冬天的景觀則是“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千篇一律的話語組合很難吸引閱讀者的眼球。新時期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走出教室,真正投入自然的懷抱,讓學生在拋卻學習壓力、感知自然的美感的同時培養自身觀察事物的能力。“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其探尋,其便會發現能夠心有所悟,這樣才能夠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融入作文中,加入生命元素的文字自然能打動閱讀者的心。
1.2加強時事教學,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情感。
初中生還處于較為活躍的階段,因而對事實新聞的關注力度不強,農村的學生對社會時事的關注力度更為薄弱。因而在教學中,語文教師有必要結合多媒體技術加強對社會上有一定影響的新聞的傳播,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例子,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敢于說話”的能力。初中生對很多事物是敏感的,其針對具體問題會形成不同觀點,例如就“小悅悅”事件,學生便可以站在父母對孩子的照顧、社會對突發狀況的態度等多個方面進行闡述。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更多說話機會,在“說話”的過程中,學生便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這對其作文學習有極大幫助。
2.豐富學生的思維世界,讓學生有話可說
語文作文教學中出現過這樣一件事情,仔細研究一位學生的作文發現,其每篇習作差不多都會出現“縱觀中國近現代史+例子”的寫作內容,這些例子多數是眾所周知的毛澤東、鄧小平等偉大領袖的例子。這種例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烘托主題的作用,但過于老舊的例子卻無法激發閱讀者的閱讀興趣,因而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盡量豐富學生的思維世界,讓學生有話可說。
2.1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便于學生對寫作大綱的構建。
寫作話題作文時審題是關鍵,每篇話題作文都有一個突出主題,學生如果能精確提煉出主題并圍繞其進行作文創作,這樣寫出的作文便不會跑題。但綜合分析學生的話題作文,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在提煉話題的主題上存在一定劣勢,因而教學中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盡量多地選取不同內容的話題作文,通過讓學生自行提煉、小組談論提煉及教師引導等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提煉話題作文主題的能力,這樣在精確定位話題主題后學生便能夠構建正確的寫作大綱,圍繞主題與大綱進行作文創作,這樣學生便不會出現“寫跑題”的現象。
2.2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外讀物,培養學生的語言融合能力。
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會出現“詞窮”問題,這便表明學生在素材積累上處于劣勢,因而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作文、故事、材料等素材,讓學生準備積累筆記,將其發現的好詞好句或有深刻意義的故事積累起來。這樣通過不時翻閱,學生便在無形中拓展了對寫作素材的應用與重組能力,將詞句或故事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突出作文的閃光點,激發閱讀者繼續閱讀的興趣,這樣的作文才是一篇成功的習作。
結語
優秀的作文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因而語文教師有必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觀察與分析能力。在教學水平較為滯后的農村地區,加強初級中學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對其考試或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都有較大影響,因而初中語文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創新作文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董玉華.農村初中“生活作文”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王紹林.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新探[J].教育探索,2014,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