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德 王楠 黃彩云 盧翠蓮



摘 要: 游戲教學法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從游戲的特點出發,通過對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的闡述,使體育教學者了解如何合理利用體育游戲強化教學效果,嘗試“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 游戲教學法 體育游戲 中學體育教學
游戲是由跑、跳、投、攀爬對抗等各種表現動作組成的,并在特定規則約束下進行的一種古老而有強大生命力的娛樂身心的活動。它的產生是以生產活動為先決條件的。原始社會有近似瘋狂的“土風舞”,帝堯之世的老人有“擊壤”、“圍橫”和“石球”等游戲。從行為學角度而言,人類游戲活動具有動物的特征,與動物有本質的區別,是一種本能作用。科技的發展使現代游戲更豐富多彩,出現許多趣味游戲。游戲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組織形式多種多樣,場面生動活潑。游戲教學法,就是以游戲的形式教學,是“游戲”和“教學”二者巧妙的結合體。在體育教學中,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和任務合理安排相應的體育游戲,把游戲與競賽滲透到體育課中,甚至把體育項目游戲化,是活躍課堂氣氛、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別是當今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中的主體,大力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等學習模式下,對體育游戲教學法的深層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蘭州市4所中學的15名體育教師和200名學生隨機抽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搜集查閱近幾年有關中學體育課程教學及其他相關資料。
1.2.2問卷調查表
對蘭州市4所中學的體育教師和學生發放調查問卷。體育教師發放問卷15份,回收問卷15份;學生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2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2.3訪談法
對從事中學體育教學方面的教師、蘭州市4所中學的學校領導和教育局體育部門領導等面談,就游戲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相關問題進行咨詢和探討。
1.2.4現場觀察法
到蘭州市4所中學校園,對體育教學法應用現狀進行實地考察,并了解他們的教學環境與教學的軟硬件條件。
1.2.5數理統計法
將回收的問卷調查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本文圍繞游戲教學法在蘭州市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游戲教學法的內在特征,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游戲教學法這三個方面分析研究。
2.1游戲教學法在蘭州市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通過對游戲教學法在蘭州市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的調查,可以反映體育游戲在教師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程度,在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運用器材情況,在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運用游戲是否合理情況,對此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議。
2.1.1體育游戲在教師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程度
體育游戲在教師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程度可以反映體育教師對體育游戲在教學中的開展情況與態度。
表1的調查結果表明,有73.34%的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經常運用游戲。他們認為體育游戲不僅能夠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有效增進身體健康,活躍課堂氣氛,豐富課堂內容,更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有26.67%的教師偶爾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由于學生體育課大多是在室外上,室外上課在注意力方面和紀律方面都比較差,再加上游戲的話,不容易控制上課節奏,學生容易“放羊”。這些說明,主體上教師還是認可并在運用游戲教學的,但在組織教法中尚有不足,教師應多加嘗試,積累經驗,找到屬于自己的游戲教學法。
2.1.2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體育游戲的程度
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有體育游戲的情況可以真實反映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程度。
表2調查結果表明,有37.5%的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經常可以通過游戲達到學習的目的,他們認為有游戲的體育課上得更開心,也學會很多東西,比如在體育課上的“通過障礙游戲”,它通過跑、跳、拋、鉆、跨等越過障礙,既新鮮,又讓學生感到刺激,激發學生的好強心理,上課更積極主動。其中有62.5%的學生偶爾或基本沒有在老師上課的過程中感到有體育游戲的元素,平時上課較多的是自由活動,或者學習隊列隊形,課間操練習等。這說明,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體育游戲在課堂上真正應用得并不多,希望體育教師可以在上課的過程中多加嘗試,克服困難。
2.1.3在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運用器材情況
運用器材,游戲豐富多彩,游戲活動內容更豐富多彩,出現許多趣味游戲。
運用器材,游戲豐富多彩,游戲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出現了許多趣味游戲。表3調查情況表明,在體育游戲中有71%的學生偶爾運用器材,甚至沒有用,主要是因為場地和器材陳舊、破損嚴重,其次與教師的習慣、游戲內容有關。
2.1.4在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運用游戲的合理情況
學生對游戲內容的喜歡程度,說明教師在體育教學安排上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注意力容易集中。
表4調查情況表明,有86%的學生喜歡教師安排的游戲教學內容,教師教授游戲內容新穎,通俗易懂,通過比賽的形式,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極具吸引力。據了解還有一部分學生喜歡并不是因為老師們安排的游戲多么好,只是相對于小學生來說,喜歡的其實只是游戲本身。這就說明了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擁有一定的市場。另外有14%的學生對游戲內容持無所謂的態度,一是因為他們對游戲內容感到簡單無趣,二是他們中間有些孩子有殘疾或比較內向,主動交流對他們來說有些困難。
2.2游戲教學法的內在特征
任何事物或事情,本身一定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質,換句話說就是內在特征。效果,就是通過這些內在特征表現出來的。
2.2.1游戲教學法的趣味性調查
游戲教學法要求教師在選擇體育游戲進行體育教學時,游戲內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包含一定的故事情節,在游戲規則允許的范圍下,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真正體會到游戲帶來的樂趣。表5調查結果表明,有61.5%的學生可以清楚地感覺到體育游戲帶來的樂趣,能夠盡情投入。38.5%的學生覺得一般或無聊,其中最大的一方面是吸引力不足,調動不了學生的主動性。這說明教師需要在設計體育游戲的時候投入更多的精力,或上網找尋更多的素材,豐富故事內容情節,吸引更多的學生。多半學生能感覺到體育游戲帶來的樂趣,游戲教學法具有趣味性的特征。
2.2.2游戲教學法的娛樂性調查
游戲的組織者要讓參加者在公正、公平的氣氛中,排除對外界壓力和不安全因素的干擾,減緩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在游戲中獲得愉悅和健康身心。表6的調查結果表明,有88%的學生是可以在體育游戲中感到身心放松、愉悅的。只要注意了解游戲規則,并且目標明確,內容足夠吸引人。12%的同學沒有感受到身心放松和愉悅,據了解,這些學生中大多感到很累,主要原因是缺乏運動,其中還有少量家庭溺愛因素。這說明,能使多數學生感到身心放松、愉悅,游戲教學法具有娛樂性的特征。
2.2.3游戲教學法的競爭性調查
表7的調查結果表明,有高達98%的學生通過比賽形式進行過體育游戲,人的潛意識里就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也就是競爭的心理,通過比賽的形式,能夠更好地提高游戲吸引力與趣味性。這說明,游戲教學法具有競爭性的特征。
2.2.4游戲教學法的目的性調查
表8的調查結果表明,100%的教師教會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合理選擇游戲教學法的內容,使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掌握基本技能、組織方法,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這說明,游戲教學法極具目的性,游戲教學法具有目的性特征。
2.2.5游戲教學法的教育性調查
表9的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游戲中會學到一定的知識。游戲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是體育教學的有益補充。不同的體育游戲要求學生承擔游戲中不同的角色和作用,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將游戲中的各角色賦予個性化的特征,特別是一些集體協作類游戲,每個人的作用雖然不盡相同,但是大家為了達到共同目的必須團結一致。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開動腦筋、勤于思考、機智勇敢的優良品質,還可以培養學生集體主義和團結友愛的精神。這說明,游戲教學法具有教育性特征。
2.3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游戲教學法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游戲教學法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在這里通過與教師的一些交談和比較粗淺的調查,得出較廣泛的一些結論。
2.3.1游戲內容與學生的年齡的關系
隨著年齡的增大,代表一個學生的身體、心理在逐漸成熟。年齡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學生的身體強度與心理水平。
表10調查結果表明,100%的教師都會根據學生的年齡情況安排游戲。如在中學生中進行“跑城取物”、足球中的“搶圈”,就會因為難度大、技術要求高使游戲失去樂趣,同時也失去了游戲教學的意義;在中學生中進行“老鷹捉小雞”、“拉網捕魚”等簡單的游戲,則比較適合小學生的特點。在進行游戲教學時,應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
2.3.2游戲內容與課程的教學任務的關系
表8調查結果表明,100%的教師都會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合理選擇游戲教學法的內容。例如,對剛進校的學生,為了培養他們聽從指揮、服從命令、動作迅速、遵守紀律的習慣,可進行按“口令”、“信號”、“手勢”集合調整隊列變化的活動性游戲,這樣既能加強學生的紀律性,還能為今后教學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又如,為了鞏固跑的技能,可運用各種形式的接力賽跑的游戲,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大腦皮質的興奮性,提高抑制過程的轉變速度,加快肌肉收縮放松過程的交替,從而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和動作的敏捷速度,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游戲教學還應考慮為教材服務,以便有效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活動量很大的游戲最好與體力消耗不大的練習配合,在進行跑或跳的練習已達到足夠的運動量時,就不宜再進行帶有跑、跳和對抗性強的游戲,因為這些游戲要求參加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中樞神經較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態,體力較充沛,因此不宜在疲勞狀態下進行。
2.3.3游戲內容應注意的原則
表11調查結果表明,100%的教師認為游戲教學內容應與課程教學內容同步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并經常復習學生已熟悉的游戲內容,做到“溫故而知新”。
2.3.4游戲教學法與組織教法的關系
如果在大學,老師不在,但布置了課堂任務,大學生有可能會在課上完成。但在中學,沒有教師在場,或是沒有教師組織,那么這節課的內容就是自由活動。
表12調查表明,有13.33%的教師認為影響一般,原因是他們認為隨機應變很重要。沒有人認為是不影響的。有86.67%的教師認為組織教法對游戲教學法的影響較重,他們認為組織教法幾乎影響整個游戲的成敗。首先是場地及器材,要根據游戲的內容選擇場地,并在課前畫好,使學生一目了然,注意保持與周圍其他物體的距離,以免發生傷害事故。要選用簡單適用的器材,放在方便的位置等。第二,注意分組,根據游戲的組織形式、難易程度,恰當分組。要根據游戲教學的任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分組,注意分組的合理性,各組的人數均等、實力相近,這一點對游戲的順利進行及取得好的效果尤為重要。第三,講解示范,游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學生的講解示范,講解必須簡明扼要,規則和要求應簡單明確、易懂易記。第四,競賽,競賽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思想教育、鍛煉意志品德、提高技術水平、增強學生體能都有著重要作用。競賽應使學生在同等條件下進行,同時要注意照顧體弱的學生。第五,講評,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及時進行講評、總結,指出整個游戲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對好的學生進行表揚。通過講評使學生今后更好地執行游戲規則,并啟發和教育學生形成遵紀、團結、積極、互助等優良品格,結合游戲的特點導入課堂將要講授的內容。
2.3.5游戲在體育教學課中各部分的運用
在上課的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都可以用體育游戲的形式教學,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小學中適用嗎?
2.3.5.1授課的開始部分
表13調查表明,71%的學生認為授課開始的游戲對集中注意力影響很大。比如說玩 “姿態比賽”、“反口令”等類型的游戲,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否則就會出笑話。18.5%的學生認為影響一般,還有10.5%的學生認為不影響。
2.3.5.2授課的準備部分
表14調查表明,有63%的學生認為授課的準備部分的游戲對熱身影響較大,可以使身體各組織器官較快進入運動狀態,克服內臟器官的惰性,做好“準備活動”。24%的人認為影響一般,13%的學生認為不影響。
2.3.5.3授課的結束部分
表15調查表明,有48%的學生認為授課的結束部分的游戲對放松影響較大,盡快消除運動疲勞,上課時高度興奮的情緒盡快平靜下來,并將身體各組織器官由緊張運動狀態逐漸過渡到相對靜止狀態。有52%的學生認為授課的結束部分的游戲對放松影響一般或無影響,主要是小學生的運動量少,恢復快。
根據以上三個表的數據看,在中學體育教學課中,除了授課的結束部分效果不是太明顯外,在開始和準備部分效果都是不錯的。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教師雖然認同游戲教學法,但是在運用中并不多。
3.1.2游戲教學法擁有趣味性、娛樂性、教育性、目的性、競爭性。
3.1.3游戲教學法對組織教法的要求很高。
3.1.4授課的開始部分、準備部分、結束部分都可以用到體育游戲,其中開始部分與準備部分效果較好。
3.1.5體育游戲受器材限制。
3.1.6小學生很喜歡做游戲。
3.2建議
3.2.1希望教師多點嘗試,多點經驗,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3.2.2注重投資,使器材得到補充。
3.2.3教師之間多互相交流,校內、校外的教師建立一個交流的平臺。
3.2.4多開展關于游戲教學法的優秀課評選活動。
3.2.5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應多注意性格內向或殘疾的學生,多引導,多開導,安排游戲時應將他們考慮進去。
3.2.6教師與學生多交流,利用學生的反饋,發現不足,調整課程安排。
3.2.7在組織教法方面,教師應加強系統學習,做好的引導者。
3.2.8學生只在學校做一些教學游戲是遠遠不夠的,游戲來源于哪里?來源于生活,來源于生存。學校更應該多組織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或者組織學生去郊游、野炊,這樣更能鍛煉學生的適應、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宋晴,朱征宇.游戲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師友,2007:19-20.
[3]續志紅.淺談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4,4(18):77-78.
[4]黃志偉.游戲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積極效應[J].林區教學,2009.05,5:102-103.
[5]張輝.淺談游戲教學中的游戲教學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8:198.
[6]王天惠.體育興趣的培養與激發[J].濟寧師專學報,1999,6(20):52.
[7]張建紅.游戲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報,1999,1(14).
[8]謝民.淺談游戲式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體育科技,2001,1(89):98-100.
[9]尚立文.鼓勵性語言在體育教學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