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再群
摘 要: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點與難點,寫作能力和寫作質量是衡量小學生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學習水平的重要指標。寫作教學對于教師而言是值得重點研究和探討的,學生在寫作的學習和實踐中更加感受到了寫作的難度。針對小學生寫作教學的現狀以及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此著重分析小學語文寫作技巧教學,以便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努力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質量。
關鍵詞:寫作技巧;寫作興趣;閱讀;寫作基本功
對于如何教好寫作,如何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質量,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見解。其實在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中,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只有適合學生的方法才是好方法。但是教學過程中還是有基本規律可循的,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可以讓寫作過程輕松許多,教師應該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探索,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寫作技巧和寫作實踐相結合,這樣才是寫作應該遵循的原則。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運用一些實用性的技巧,可以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讓學生沿著正確的上升軌道提升寫作水平,在練習中不斷強化寫作本領,最終達到下筆流暢、文思泉涌的最佳狀態。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寫作熱情,進而愛上寫作,并在寫作中不斷進步。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需要運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和手段,開展一些有意思的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寫人作文時,教師可以播放人物視頻,講述人物故事,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對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點有大致的把握,然后開展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在對人物有了綜合理解之后再進行寫作,這樣生動的教學過程要比直接命題的效果好很多。
另外,教師還可以以小組探究的活動,調動學生一起參與到寫作過程中來,通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激發自己的寫作興趣,活躍思維,從而愿意動筆進行寫作創作。學生可以將寫作素材和寫作思路與同學進行廣泛交流,這樣大家在良性互動的過程中,不僅明確了自己的寫作方向,還豐富了自己的寫作積累,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二、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讀書能夠拓寬思維,豐富見解,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要進行廣泛閱讀,其閱讀范圍應該囊括課內課外的優秀讀物,涉及天文、地理、文學、社會等諸多領域,見多識廣。學生可以從文字中體會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思想情感,學會許多優美精彩的文字表達,還可以學到作者的寫作技巧。讀不是閱讀過程的唯一環節。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應該將讀書過程中讀到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還可以寫下自己的讀后感,以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將閱讀的精髓轉化為自己的寫作儲備,并定期重讀體會,并靈活運用到自己今后的寫作中去。
為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置圖書角,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活動,布置讀書任務,諸如此類的一些讀書訓練都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量,為今后的寫作服務。
三、從實踐中收獲閱讀靈感
生活處處有語文,生活中充滿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學生應該廣泛開展實踐活動,親身體會生活中的點滴,將深刻的生活感受運用到寫作中去,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是非常真實的、最能夠打動人的。沒有親身體會過一件事情,只是道聽途說,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感受,這樣寫出來的作文也只是人云亦云,不會有任何創新。
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廣泛參與社會實踐,進行親近大自然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收獲感悟,撞擊出獨到的寫作靈感。
四、多種訓練強化寫作基本功
有了文字積累和寫作靈感,只是做好了文章構思階段的前期準備工作,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動手寫,在寫作訓練中扎實打好寫作功底,才能提升寫作水平。
那么寫作訓練應該如何開展?學生在平時可以進行小作文的練習,例如依據材料寫語段、命題小作文、文段匹配等等諸多訓練方法,從基礎的小作文訓練開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打好基礎才能更好地完成大作文的構思寫作。訓練方式不僅要合理,訓練渠道也應該多元化。課文是進行寫作訓練不錯的材料,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后,要對文章的精彩段落進行背誦、默寫、仿寫,在系統的練習中掌握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熟記優秀表達,在自己寫作的過程中運用高級表達替換原來的簡單表達,不斷潤色自己的文章,優化自己的寫作效果。
小學寫作看似容易,其實里面的學問有很多。學生寫作文不是為了湊字數、拼字符,而是要靈活運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維情感,并不斷優化自己的表達方式。要寫出一篇好作文,必須做到多想、多看、多寫,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經驗,為今后高年級文章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廣生.作文選材“三件寶”[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1(04).
[2]郭愛民,連文秀.學生作文心理淺析及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