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林
摘 要:語感,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但是培養語感需要很長時間,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從閱讀和字句等方面探析了培養語感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審美能力;朗讀;閱讀
語感,是人們對語言問題的敏感程度,是一個人語文綜合水平的體現。通過學生的語感,可以看出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也能夠評價學生語言水平的高低,因此語感對學生學習語文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語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語感的培養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形成良好的語感,需要從小學開始就養成大量閱讀的好習慣,積極培養創造性和開放性思維。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培養適合學生以后學習語言的語感。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語感的重要性
語感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不只對學習語文重要,對學習其他課程也很重要。
1.語感的培養有利于革新傳統的學習模式
教育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綜合素質和能力尤為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小學校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只是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沒有真正培養學生語文方面的能力。語文教學中語感的培養可以使學生更加貼切地感受文章的意思和文章的感情,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興趣,能夠更加熱愛學習。
2.語感的培養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欣賞能力,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文章的背誦或漢字的書寫,而沒有從審美的角度去考查學生的語文學習。語感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文章的同時去發掘文章中的美,形成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這是以后學習語文的基礎。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可以美化學生的心靈。
3.語感的培養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現在社會需要的是綜合性人才,語感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產生一定的思考,考慮文章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通過自己的思考發現文章的主題思想,思維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學習,適應發展中的社會。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語感的方法
語感的培養非常重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感。
1.通過朗讀來提升語感
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通過朗讀,可以感受語言,訓練語感,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應要求學生多進行朗讀。首先,教師要進行充分示范。在學習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進行有趣的示范,可以使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不同的文章用不同的聲調朗讀出來,可以顯示出文章感情的變化,學生在聽的時候仿佛也置身其中,這個時候教師適當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多加思考,能夠感覺文中人物的情緒變化。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小學生在聽故事的時候往往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教師在教授一篇文章時,給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讓學生用不同的角色去閱讀一篇文章,可以使學生體會不同人物的感情。例如,教師在教授《去年的樹》這篇文章時,讓學生分別以鳥兒、大樹、大門和女孩等角色去朗讀,可以讓學生理解不同角色的不同感情,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不僅將課文讀熟了,也能明白作者的感情。
2.通過斟酌字句來培養語感的敏銳性
大量的閱讀可以培養語感,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一般都是經典的作品,文字也經過了精雕細琢,通過這些經典的字句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充分研究這些字句。首先,閱讀文章的時候聯系實際生活。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靠查字典雖然能夠明白意思,但是卻不能夠得到真實的體驗,也不能正確了解字的用法。例如,在教授《小壁虎借尾巴》時,燕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對于“掌握”這個詞,學生很難理解字典上的意思,但是如果聯系到生活實際,讓學生從騎自行車掌握方向這一方面來了解,學生不僅學會了這個詞的意思,也明白了燕子的話。其次,通過對比體會文章的意思。有的文章用詞準確、傳神,反復地揣摩,可以體會作者的獨特魅力,將課文中出現的類似的詞語放在一起,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自己去體會不同的意思,既讓學生掌握了這些詞的用法,也培養了學生語言的敏銳性。
3.通過大量的閱讀來豐富語感
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是閱讀教材上的課文對于培養語感是遠遠不夠的,學生要想有良好的語感,還需要進行大量的閱讀。首先,小學生可以朗讀一些經典文學。有的家長在孩子上學之前就開始讓學生背誦一些經典詩詞等,雖然學生在背誦的時候不明白意思,但是背誦得多了,時間長了,經典自然會留在學生的心底。其次,小學生可以多讀一些童話。童話故事雖然語言簡潔,但是道理深刻,讓小學生多讀童話故事,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
語感的培養在小學語文階段至關重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反復朗讀、斟酌字句和大量閱讀等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參考文獻:
吳迪兒.淺談小學語文語感的培養[J].基礎教育,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