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山
所謂學困生,就是指不遵守學校紀律,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在每個班級、每個學校都占有一定比例。教育學困生是一個不容回避且亟待解決的問題。我覺得用愛心、誠心、細心來轉化學困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師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橋梁,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
如果學生的心靈大門打不開,教師就是講了許多理,講了幾遍、幾十遍、學生就是不理睬、不接受,甚至當面頂撞。這時,你不妨試一試:一旦學生生病住院,你真誠地看一看;學生生活有困難,你應當想方設法給予幫助;學生成績落后,你耐心地與他共同尋找原因。你會發現,你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記得,我們班有一位王同學,他是一個學困生,要輟學去打工,通過家訪我了解到他家生活困難,我就動員學生為他捐款,學校也給他一定的補助。正是這次愛心行動,使他脫胎換骨,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從此這個學生沒有違反學校紀律,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提高。因此可以說對學生有愛心,能撥動學生心靈深處琴弦,引起學生情感共鳴,誘發學生克服缺點和改正錯誤的決心和意志。
二、要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利用閃光點照亮其前進的道路
俗話說,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學困生也不例外,他們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同時也有優點,教師就是要細心工作,細致觀察,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善于發現他們身上十分微弱的“火星”,要善于把這一“火星”燃成“火苗”“火團”,從而燃起學困生進取的熱情。因此,教師要創設教育情境,使他們身上的優點得到充分發揮。比如,我們班上有一位后進生,學習成績差,紀律渙散,上課不聽老師講,性格內向,可是一到上勞動課時,他特別積極,特別賣力,不怕臟,也不怕苦,經常干活滿頭大汗。我發現這點后,在班上當眾表揚了他,并選他當勞動委員。從那以后,他工作認真負責,從不讓我擔心;學習上也有了明顯變化,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作業及時完成,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高。這正是利用學困生的優點,改變他們,使他們取得很大進步,變成了好學生。
三、以誠相待讓學困生找回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礎,找回自信,等于找回力量的源泉。學習差的學生,往往是缺少自信。教師的言語、行動、情趣、人品是影響這類學生發展的關鍵因素,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都能使學生看到希望,看到成功。所以教師在輔導這類學生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感情,要以鼓勵為主,不妨這樣說:“你是可以學好的。”“再好好想想。”“你一定能找到答案。”“你一定能超過別的同學。”“關鍵在于你有沒有自信,有沒有毅力。”千萬不能當著全班學生的面用“笨蛋”“弱智”“沒出息”“朽木不可雕也”“我早就看透你了,不是讀書材料”之類的話語刺傷學生幼小的心靈,這樣只會強化他們的缺點,使他們以否定的態度對待自己,失去自信和自尊,很難抬起頭來走路。一個人的自尊心是激勵其奮發向上的內在動力,當一個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難免會產生消極、頹廢的心理傾向,甚至產生逆反心理,直接影響身心健康。
轉變學困生的方式、方法、經驗還有很多,就讓我們每一位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不斷創新,發奮努力,為學困生健康成長,為建立團結、友愛、文明的班集體,為建立正常穩定的教學秩序作出自己的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