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剛
摘 要:自主式初中歷史課堂的構建是把“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作為指導思想的課堂模式之一,也是確保歷史課程目標有效實現的方法之一。所以,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多樣化的、精彩的歷史活動來構建高效的、自主式的歷史課堂,進而為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做好保障工作。
關鍵詞:初中歷史;自主式;探究;對比;先學后教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指出:“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可見,自主式初中歷史課堂的構建是符合課改基本理念的,也是有助于高效歷史課堂的順利實現的。所以,本文就談一談如何構建自主式初中歷史課堂,進而,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歷史素養得到大幅度培養。
一、自主探究活動的組織
自主探究活動的組織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在生生的互相交流、互相討論、探究中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同時,也確保歷史課堂的高效率實現。例如:在教學“偉大的歷史轉折”時,我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思考下面幾個問題:(1)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哪些重大決定?(2)為什么說十一屆三中全會是轉折點?(3)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發生了哪些變化?……組織學生在小組內思考討論這些問題,并在小組內交換觀點和看法,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生生之間對問題的交流、探索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對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也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同時,也能確保自主式歷史課堂的順利實現。
二、自主對比活動的開展
所謂對比就是將兩者或者是兩者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進行學習,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將知識進行對比學習,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自主對比學習中掌握知識,并逐步構建出高效、自主的歷史課堂。
例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對“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兩者進行對比學習,鼓勵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對兩次變法的歷史背景、領導階級、變法的目的、政治主張、手段及性質等方面進行異同比較。比如,政治主張:領導戊戌變法的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君主立憲制,保留皇帝。領導辛亥革命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推翻帝制,實行民主共和。這樣的對比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對高效率、高效益的歷史課堂的構建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先學后教活動的實施
先學后教模式是構建自主式初中歷史課堂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為該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在課的開始就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確保課改下所提出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的貫徹落實。本文以先學后教模式在教學“抗日戰爭的勝利”這一節為例進行論述。
先學環節:該環節不是漫無目的的盲目自學,也不是隨手翻看教材,而是要帶著目的進行自學。即: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探討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并組織學生將該環節遇到的問題整理、匯總、反饋。
當堂練環節:(1)為了鞏固抗日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加強根據地政權建設,調整根據地的土地政策
B.在全黨開始了整風運動
C.發動了以破壞敵人交通線為主要目標的百團大戰
D.領導根據地軍民掀起了大生產運動
(2)中共“七大”確定的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 )
A.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 B.毛澤東思想
C.馬列主義 D.鄧小平理論
……
該環節是為了檢測先學環節的自主學習質量,也能夠為教師后教環節提供方向。
后教環節:在結束上述的兩個環節之后,我們要依據先學和當堂練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并結合教材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可見,先學后教模式的應用不僅能夠構建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歷史課堂,同時,也能確保課程目標的最大化實現,進而,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四、自主式課堂的評價
自主式課堂的評價要具有開放性,徹底改變傳統的以分數作為唯一依據的“應試教育”評價方式,要根據學生實際,以創新為主要指標,注意評價的層次性和發展性,設立多種指標,在要求所有學生都達到標準的前提下,允許部分學生異步發展,允許一部分學生“先富”(指冒尖)起來,要多進行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從評價中體驗成功,增強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這樣的評價方式對于歷史課堂無疑是一場革命,自主式初中歷史課堂的評價要由傳統的側重評價知識轉向著重考評態度和能力,特別是分析歷史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作為歷史教師的我們要認真貫徹新課改下所提出的“一切為了學生”的教學理念,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構建自主式的初中歷史課堂,進而,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劉雪玲.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模式的認識與實踐[J].中小學電教:下,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