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爽
摘 要: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思想的提出,如何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現在廣大教師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初中數學中“問題解決”想法要想得到真正的實現,就必須對教學的主體——學生進行學習能力的提高,努力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不斷增強學生的創造力。而做到這些的關鍵是,真正地解決數學方面的問題,就必須把“問題解決”作為教學任務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實踐
一、“問題解決”教學出現的原因
1.作為新課程改革標準的重要實踐
新課程改革標準提出的重要思想就是教師通過面向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教學,通過開發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像傳統意義上一味地按照書本上所說,將所有知識枯燥乏味地灌輸給學生。這樣不但浪費時間,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長期發展。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方法的實踐,通過從問題思考的角度,不斷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的能力。
2.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
傳統模式的數學教學,注重的是基礎。在教學中重視基礎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隨著西方教學思想的流入,現在的數學教學已經吸取了不少經驗,但是整體的收獲成果卻不理想。學生的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沒有得到及時開發,這是傳統數學教學最大的缺陷。
二、體現“問題解決”思想的途徑
1.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的能力,必須在教學的同時正確地給學生引導方向,運用各種方法來提問學生,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保持積極探索、不斷進取的精神。教師針對不同內容、不同深度的問題進行發問或是建立探究小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面對學生對問題的假設猜想要進行正確的啟發和誘導,同時也要把握好方向。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初中數學的難度適中,學生可以通過對一些問題的解決,培養自己的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還要教會他們發現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每一次的獨立思考,都是對自己大腦的開發。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對具體問題的不斷思考與探究,發散性思維會得到很大提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國家對青少年智力和創造力的要求逐年升高,初中是學生開發智力與思維的關鍵時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獨立思考數學難題對學生的數學能力不斷培養,讓他們擁有不斷進取、勇往直前的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應當具備的重要能力,數學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逐步遇到問題并且最后讓問題得以解決與突破的過程。在對數學進行學習時要學會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要重視數學教學研究探索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陳鐘錢.問題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J].浙江教育網,200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