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淑花
摘 要:課標把傳統“雙基”修訂為“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活動經驗和基本數學思想方法。可見,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因而數學教學中研究數學思想方法的策略,強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就顯得尤為重要。談了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原則和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原則;策略
法國學者馮·勞厄說:“教育無非是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忘掉時所剩下的東西。”而在數學學習中遺忘之余,所剩的東西就是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而且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見,在數學教學中研究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策略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基本原則
1.滲透性原則
數學思想方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此,教師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把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直接預設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只有日積月累,長期不懈的滲透才能逐漸被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數學教學中教師還應有意識地把數學思想方法呈現在具體的數學知識中,如概念的形成過程、定理、公式等的推導過程等,在具體的教學中讓學生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歸納方法,總結結論,這樣才能讓數學思想方法更具有活力,也更易于學生掌握和應用,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漸進性原則
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往往是螺旋遞進的,同樣學生認識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也往往是在反復接觸、理解和運用中形成的,而且數學思想方法只有形成一定結構的系統,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整體功能。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過程是反復的、循序漸進的,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到這一特點,應用統籌的觀念,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反復體驗中加深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和掌握,堅持漸進性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漸提高學生運用數學思想方法的能力。
3.建構性原則
學生的學習過程從來都不是消極被動的接受,而是應讓其主動構建知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的經驗聯系起來,以各種有待探索的問題形式去引導學生從已有的數學經驗出發,自主組織學習的材料,主動提出問題,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進行探索驗證,通過交流、總結等促使學生有效構建新的認知結構。學生這種建構活動充分體現了其學習的主體性,是主動行為,也是進行再創造的活動。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途徑探索
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形成良好認知結構的紐帶,以數學知識為載體,把數學思想方法有機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在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過程中,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如此必然會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
1.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反復滲透
數學教材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載體,只有深刻剖析和挖掘教材,對教材內容從數學思想的角度去認知分析,明確認識到教材中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并在教學過程中反復滲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會、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并自覺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逐漸形成能力。
2.創設數學史情境,蘊含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教學中要注意方法教學,學生能否在學習過程中舉一反三就在于其是否掌握了其中的思想方法。數學史中往往隱藏著很多數學思想方法,創設一定的數學史情境,恰到好處地把前人的思想方法呈現給學生,不僅能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領域,還能讓學生在了解數學史的過程中對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有所感悟,這對提高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而且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
3.在問題的解決探索過程中,解釋數學思想方法
初中數學教學中不難發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就題論題,常常造成學生總是停留在模仿解題的水平上。教師講了不少,學生也練習了不少,但是當題中條件稍一變學生就不知所措,無從下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如此下去更不用說創新能力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領悟問題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授之以漁,讓學生真正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提高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培養學生自覺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1)在解決典型問題中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方法的運用;(2)在分析尋找解題思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思想的運用;(3)在解題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數學思想方法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作用,指導學生靈活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說:“沒有良好的方法,即使是有天才的人也將一事無成。”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規律和本質,只有讓學生切實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并進行創造性學習。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加強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這也是為了適應現代化社會對教育的需求。
參考文獻:
蘇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滲透的幾種思想方法[J].讀寫算,2012(0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