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和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管理中,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歷來是班級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因此,通過透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積極探索在班級管理中轉化后進生的方法和途徑,以便更好地促進教育工作。
關鍵詞:后進生;轉化;途徑
有人說:“一個后進生對一所學校來說,造成的損失是微忽其微的,但對于一個家庭的損失卻是百分之百。”因此,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對于促進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促進一個班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形成極為重要。
一、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1.社會轉型期人們心態的失衡
就整個社會環境而言,由于近幾年經濟的迅猛發展,而許多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就社會自身而言,存在著許多弊病。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潮的撞擊影響了青少年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一方面,知識經濟的重大影響,激起了青少年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積極向上,熱愛科學,堅信真理,自覺抵制不良思潮的誘惑;但另一方面,社會上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從不同角度滲透到了他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中,使他們內心迷惘、行為偏激,進而做出一些有悖于常理的事,使其在思想品德、學習態度等方面“后進”。
2.家庭教育成為學生不良行為的避風港
愛孩子,是人類最純真的感情。作為父母,愛自己的孩子,也希望他們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十分優秀的,父母會覺得自己在教育方面實現了自我價值。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我們的孩子都會有缺點,需要父母去發現、去糾正。但是有些父母總是百般溺愛,對孩子的不良習慣以一種“大度”的心態去對待,如“這次既然已經是這樣了,下次一定不要再如此”,長此以往,不良行為習慣就會養成,使學校教育也顯得蒼白無力,形成了學習、生活上的“后進”。
3.家庭教育著力點的錯位
由于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家長自己在自身的行為習慣上不注意。須知,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為對孩子能造成極大的影響。有些家長長期在牌桌上,不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而是交給孩子自己去安排;有些家長不是以平和寬容的心態待人,孩子也可能效仿等等。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當會導致孩子在怎樣做人上“后進”。他們認為,孩子太老實,以后走上社會會受人欺凌,在社會上難以立足。把自己所生活的一些時代特征完全等同于孩子將來的社會,對孩子教育的著力點放在“寧叫天下人負我,勿叫我負天下人”,他們認為這樣的人以后走上社會才有“出息”。這樣教育出的孩子就是一切以自己的意志為中心,并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任性、自私等性格就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順我者悅,逆我者惱。”殊不知,這種家庭教育是把孩子向社會渣滓的方面推進,造成孩子一種不良的做人心態,在學校中表現為“老子天下第一”,這實際上是一種極端個人主義的變相。
4.學校教育的疏忽導致
班級授課制是一種實驗室的管理方法,要求學生整齊劃一,忽略了學生的個性,致使學生的個性在學校整個教育教學管理中被忽略,有時難免會出現不利于學生個性良性發展的教育行為,如,自尊心受損、行為習慣不被尊重等。這也是導致后進生形成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二、轉化后進生的途徑和方法
1.關愛是后進生轉化的基礎
作為學校教育主要承擔者的教師,應在一顆愛心的指導下努力去尋求后進生的閃光點。關心、愛護后進生,這是轉化后進生的基本途徑。在這一點上,愛因斯坦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因此,我們應該分析班級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從社會、家庭、班級等因素去分析,“對癥下藥,辨癥施治”。如我們班學生劉某,自小生長在外地,上初中過程中轉回,在祖父母身邊生活,父母一直在外地工作,由于缺乏父母直接的關心、愛護(這種關心和愛護又是任何人無法代替的),就造成了該生的生活、學習、待人接物習慣較差,具體表現是隨便不交作業,上課和老師頂撞,沒有紀律觀念,不履行請假制度,隨便逃學、曠課,班級勞動根本不參加,認識不到這是對班級的一種責任。對于這個學生,我在了解到其真實情況后,多次進行家訪,在家訪過程中,我一改傳統家訪中對學生告狀的做法,對這位學生的學習等方面做了充分的肯定,并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對策。并通過一些班級活動,使他感受到了集體生活對他發展的重要性。經過家校的配合使這名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都有了較大的改變。關愛學生,要從小事做起,往往一件小事就能激起學生心靈的火花,我們要用真心去關心他們。
因此,對后進生的轉化,只要我們有一顆愛心、耐心、誠心、恒心就能成功。同時,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我們要有“沙里淘金”的精神尋找,才能發現轉化后進生的金鑰匙。
2.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后進生的后進,起于對學習的不感興趣,表現為厭學。在紀律上表現較差,容易被同學們疏遠。在后進生的轉化中,教師在課堂上要大膽鼓勵,在別人看來哪怕是一些微小的進步,對他們來說,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于孩子,表揚要永遠多于批評。”因此,作為老師,盡量不要諷刺、挖苦他們,在集體生活中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并進行適時鼓勵,要讓他們認識到,這樣的集體因為他們的存在而增添了一份歡樂,也增強了他們的集體自豪感。例如,學生張某,一度思想品德、學習、紀律后進。此時,我不是撤銷其班干部身份,而是讓他在工作中大膽發揮他的長處。在教育時,不以偏概全。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使他的才能在組織“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演講中得到充分發揮,促進了其轉化。
3.要學會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后進生
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對于后進生,他們僅僅表現在一些方面的后進,并不是他們在各個方面都后進。如前面談到的劉某,雖然他有一些缺點,但我通過分析,發現這位學生的英語口語很標準,這就是這位學生的“閃光點”,于是,我就和英語課老師聯系,讓這個學生擔任英語科科代表,早讀上經常讓他領大家讀英語,這一方面促進了班級英語學習,另一方面,也使這位學生認識到了自己在班級中的重要作用,使他的人生價值得以充分發揮。當代高中生的特點之一就是身心越來越成熟,他們渴望老師、家長把他們當成人看待,但他們又不是成人。在這個時候,由于學校教育一時偏激,就可能在他們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總之,在后進生的轉化方面,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關注,需要家長、父母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高紅.班主任如何“以生為本”,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0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