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蘭+劉麗+黃鐵蘭+喻懷義+常德娥
摘要:本文以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地籍測繪與土地管理信息技術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習狀態、職業素質三個方面,通過統計分析,發現目前大部分學生處在一個迷茫的階段,急需要教育者對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關注,并引導和疏通,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困惑,解開疑團。
關鍵詞:高職教育;心理狀態;學習狀態;職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8-0029-02
收稿日期:2015-06-20
作者簡介:張金蘭(1984-),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碩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地理信息與遙感應用研究。(廣東 廣州/510610)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院級項目(2012-J-12)。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量達千余所,占高等教育比例65%左右,已成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高職教育既遵循高等教育的規律,又要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但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成績、思想政治素質及行為習慣等方面和普通高校本科生存在一定差距。同時隨著入校學生都轉為90后,他們成長在復雜而且又充滿了矛盾與變化的多元文化環境之中,他們的心理發展處于未成熟階段,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狀況和職業規劃,非常重要。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以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2011級、2012級地籍測繪與土地管理信息技術專業全體學生共133名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形式了解學生對所學專業的知識,及心理狀況、職業素質等方面的自我評價。
問卷調查共設36道選擇題,共發問卷133份,收回133份,有效問卷133份。
二、調查方向與結果
(一)學生心理狀態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僅10%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很充實,很滿意,63%的同學認為一般,還有27%的同學認為無聊或是不滿意。大部分同學(88%)都意識到未來形勢很嚴峻,但很茫然,不知道該怎么努力,僅僅10%的同學有理想,有抱負,積極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著,抱著樂觀的態度,甚至還有少數同學對自己的前途很悲觀,不知道什么才有意義。
在對待自己是大專生的時候,并沒有出現自卑的情緒,14%的同學認為與本科生沒有區別,沒有差距,82%的同學認為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不是很大,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與本科生齊頭并進,僅僅4%的同學認為與本科生差距很大,感到比較自卑。這也是目前新時代90后的特征。
調查結果顯示,59%的同學認為自己心理素質很好,樂觀開朗,積極向上,遇到問題,能夠很快調整自己。41%的同學認為自己心理素質一般,遇到問題要經過很長時間調整。
當問及學校應該從哪方面加強教育時候,35%的同學選擇了“現階段的生活心態”,43%的同學選擇了“未來人生取向”,還有29%的同學選擇了“人際交往”,而相比之下,選擇“學習方面”要加強的相對少很多,僅僅為18%。
(二)專業學習方面
16%的同學對本專業很感興趣,71%的同學對本專業的感覺一般,還有12%的同學對本專業根本不感興趣,與此同時,8%的同學對本專業一點都不了解。這也是中國特色,很多同學在選擇專業時候,并不了解情況,這也為后來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從學生的學習動力來看,86%的同學是為了掌握專業知識,為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但也有6%的同學學習的動力是為了獲取獎學金,8%的同學學習僅僅是為了一紙文憑。
從學生的學習狀態來看,僅僅20%的同學在上課的時候會認真聽講,課后也會認真自學,61%的同學只有在上課時候會認真聽講而課后不會認真自學,還有18%的同學在課堂上也不會好好聽講,更別提課后會認真自學了。
(三)職業能力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一半(45%)的同學對于社會用人單位對人才職業素質的要求不太了解或完全不知道。對于自己今后的職業規劃,16%的同學選擇了將來自己創業,甚至現在已經開始著手創業的事情。這正體現了90后學生的特點,他們樂于接受新的事物、敢于嘗試。39%的同學對于今后自己的職業并無規劃,表示能找到什么樣的工作就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也有8%的同學表示堅決不從事目前所就讀的專業相關的工作。
三、結論
(一)加強學生心理狀態關注,正確引導學生
目前學校的教育,應該著重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了解學生最需要幫助的地方,進行引導。我們的教育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或是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讓學生明確了解要想做事必須先做人,從思想觀念上有充分的認識,樹立積極向上、樂觀開朗、有明確奮斗目標的人,才能加強學習的自覺主動性,學好專業知識,將來為社會做貢獻。
(二)加強學生對專業的了解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并不是非常的了解,為后來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阻礙。針對這點,需要學校在招生宣傳過程中,將專業介紹詳細并且易懂,幫助報考學生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專業方向。對于目前已就讀的學生,教育者包括專任教師和輔導員,可以通過專題形式的行業報告,講座等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專業,增強對專業知識的興趣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專業知識,了解行業需求和行業發展動態,為將來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知識。
(三)加強職業素質教育
在教育過程中,應該通過開設就業指導課、就業咨詢和一系列課外就業活動,也可以邀請近年在崗位上表現突出的畢業生回校交流工作經驗。使學生了解就業形勢,能在新形勢下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了解企事業單位用人需求和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從而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和鍛煉的能力,從根本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舒文環.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同學管理問題研究[J].管理與創新, 2010, (5):222-222.
[2]翟小鐵.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問題研究[J].科技向導, 2010(35): 110.
[3]許秀群.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 2009(9): 167-169.
[4]張麗華.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 2010(5): 94-96.
[5]張勝聞.新時期高職院校人才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人才, 2012(4):214-215.
[6]周珊紅.在高職院校同學素質教育中的心理學應用研究[J].北方文學, 2012(3): 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