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核心。本文首先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師教學核心入手,然后結合本土小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論述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本文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提出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是提高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從而,全面論述了本土小學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
1 引言
對于教師專業發展而言,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發展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師教學的核心能力。本土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效果的好壞。
研究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關于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內的教育研究領域,比如:張學民、申繼亮、林崇德(2003)“采用實驗與心理測驗法”,探討知識結構、教學效能感、教學監控力和基本心理能力在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形成與發展中的作用,建構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曾美英、馬萬昌(2000)研究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構成。
我國大中小學英語“教學方法陳舊,千篇一律,沒有變化,無法激發學生興趣。教師本身素質有待提高,相當多的教師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等有關知識,因此無法用理論指導教學。”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要究其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但在諸多原因中有一個方面是不可忽略的,即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問題。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方法,再好的教材,最后都是要落實到教學執行中去,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基于以上各種原因,本研究旨在論述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其提升的有效途徑,以期通過本研究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方向,并為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分類及其重要性
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核心。但對于課堂教學能力的界定,眾說紛紜,綜合來看,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是指教師為了保證教學的成功,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對教學大綱、教科書和教育對象進行理解、研習、認識,根據教學原理構建教學方案,組織教學、實施方案、接受反饋、調節教學活動,監控、反思、評價的能力。根據課堂教學過程的縱軸,可以分為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操作能力和教學總結、評價能力三個方面。
結合以上歸納總結的關于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三個方面,對于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而言,每個方面又有具體且有針對性的一些能力描述(表1: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分類及描述)。換而言之,如果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能夠達到表中所描述的若干項能力,那么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則有了一定的保證,從而小學英語的課堂的教學效果也有了一定的保障。綜上分析很好的體現了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重要性,其直接關系到了教學效果的好壞。
3 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的途徑
研究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以及促進本土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國內外也有許多專家學者進行了這項研究。Carless & Walker(2006)研究表明:中國教師和外籍教師同堂授課中,外籍教師和本土教師各具優勢和不足。外籍教師在目標語、目標語文化以及交際教學法的使用方面具有本土教師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本土教師與學習者使用相同的母語,更熟悉本土教學大綱、考試體系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因而中外教師可以取長補短,開展合作教學。中外教師互相學習,很好地互補各自的不足,從而體現出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是提高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國內也有一些具體的實證研究表明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于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意義(吳霞輝,2008);合作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能力、授課水平、教學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柏樺,牟宜武,LydianneLoredo,2009)。因此,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是提高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可以很好的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4 結語
本文首先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作為教師教學能力核心部分入手,然后結合本土小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進行分類并具體描述,從而充分體現出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本文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提出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是提高本土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既從本土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課堂教學能力的重要性,又從其提升地有效途徑,全面論述了本土小學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 Carless, D. & E. Walker.(2006). Effective team teaching between local and 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 [J]. Language and Education 20(6):463-477.
[2] Jack C. Richards (2010)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 柏樺,牟宜武,LydianneLoredo.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學生和教師能力發展的作用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9,04:45-54.
[4] 杜萍.當代中小學教師基本教學能力標準的研制與反思[J].課程·教材·教 法,2011,08:95-100.
[5] 吳霞輝. 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于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J].牡丹江大學學報, 2008,07:158-160.
[6] 周啟加. 基礎教育英語教師教學能力及其發展研究 [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
[7] 曾美英,馬萬昌. 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及其結構分析[J]. 北京聯合大學報,2000,3:82—84.
[8] 張學民,申繼亮,林崇德.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構成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03:68-72.
作者簡介
張夢瑩(1992-),女(漢族),四川成都人,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