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淑芳 王成
摘 要:安全教育培訓是企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如何使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健康發展、再上臺階,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緊迫的課題。本文就思想認識、管理體系、培訓內容、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對安全教育培訓影響進行了闡述并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安全;培訓;思考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各行業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也在不斷加大,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是企業發展中永恒的主題,是企業安全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如何做好安全教育培訓,是企業管理者必須認真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1 開展安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
1、安全教育培訓是企業管理的基礎
安全教育從廣義上講,是向社會上所有的人員進行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與教育,從狹義上說,就是企業對員工進行崗位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和宣傳,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確保企業安全穩定運行。
長期以來,很多企業只重視生產,缺乏對員工的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導致生產過程中事故不斷,不僅損害了員工的健康和生命,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穩定。有人對工傷事故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是:人為因素占88%,違章作業占46%,勞保裝備不齊或使用不正確占20%。由此可見,事故大多是由于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員工對崗位操作規程不重視,安全意識淡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不強等引起的。因此,防止安全事故的根本措施是加強員工的安全行為教育,要通過常態化的、必要的、甚至強化的安全教育培訓,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和法律法規教育,增強員工安全意識,形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水平。
2 、安全教育培訓是推行生產技術革新的保障
技術革新是企業和社會發展的源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改革的深人,大量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的勞動組織不斷出現,各種新的安全隱患也相伴而生。作為實施主體的員工如果不能了解其中的危險點并掌握相應的安全操作技能,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使用與新的勞動組織的落實將遇到阻礙,創新也就無法開展。為此,必須認真抓好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使廣大員工不但熟悉操作規程、規范,還能嚴格按要求去做,保障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的勞動組織實施過程中不出事,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2 安全教育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培訓針對性不強。實際工作中,工作任務是不斷變化的,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下,違章現象的表現也各異。一些地方和單位開展培訓時走形式,僅僅為了培訓而培訓,對開展培訓缺乏充分的調研,不能真正按照企業需求、崗位特點和學員需要制定培訓方案與培訓計劃,培訓缺乏針對性。
二是員工重視度不夠。安全教育培訓是循序漸進、由表及里的過程,難于達到“立竿見影” 的效果。同時,有人認為現場工作時嚴格按規章制度執行過于繁瑣或機械,即使偶爾出現一些違章行為也不會造成事故,且影響工作效率。因此,培訓時只要一聽到“安全”,有的人就表現出厭煩和抵觸的情緒,認為“不就是安全法規、安全意識嗎,這些誰不知曉,是浪費時間”。所以很多人并不重視,在培訓時開小差、干私活,甚至逃課,嚴重影響培訓效果。
三是培訓方法落后。有的安全培訓多以課堂教學、理論灌輸為主,在課堂上,教師往往機械地恪守大綱,忠于教材,照本宣科,甚至做坐著念書與劃杠杠的“說教”, 缺少必要的案例剖析和互動,學員興趣索然,難以保證安全培訓質量。
四是培訓內容陳舊。有的安全教育培訓開展過程中,培訓內容沒有做到緊跟生產發展和形勢變化的需要及時更新相關安全理念,補充新技術、新工藝的安全操作技能要求與規范等知識,造成與實際工作現場脫節,降低培訓對生產的實際指導意義。
3 提高安全培訓效果的措施
要提高安全教育培訓的效果,必須要找準切入點,分清主次,抓住問題關鍵點和主要矛盾,以規范職工崗位行為為目標,以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提高為前提,注重培訓內容與工作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開展安全教育培訓。使安全教育培訓質量伴隨著思想認識的提升而提高,為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推進奠定基礎。
1、提煉信息,豐富安全培訓內容
教育培訓是一個循序漸進、由表及里的過程,一次培訓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每次培訓內容不要求大、求全,而要有針對性,結合生產,聯系實際,按照“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的原則,精心組織設計培訓內容和形式。比如,針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側重于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意識的強化培訓,確保其在工作中起到積極帶頭作用,重視安全生產,做到不違章指揮;而對生產一線的工作人員,主要是使從業人員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降低每個崗位的事故發生率。應增加安全事故案例教學內容,以案釋法,增強安全操作技能、掌握作業現場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防護措施、應急措施方面的培訓,增強其自身保護意識,杜絕違章操作等方面的培訓教育內容。只要能解決生產實際中的問題,使每次安全培訓都起到相應的效果,就達到了目的。
2、創新形式,提高安全培訓效果
創新培訓方法,是加強和改進培訓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安全教育培訓要不拘形式,注重實效,否則,不僅起不到培訓應有的效果,還有可能使受培訓者產生逆反心理。為此,安全培訓應結合本單位、本行業或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特點,不斷創新培訓方法,使安全教育形式多樣化。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提高培訓效果。
多媒休與傳統教學相結合。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方法正逐漸被廣泛采用。它具有現代化、形象化的特點,通過圖像、聲音、動畫等形式,使培訓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生動,便于學員記憶的同時,增大學員對知識信息的獲取量。但提高教學質量并不能單純依賴某一種教學方法,而要依據培訓內容、培訓對象的不同,做到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各取所長,增強學習培訓效果。
課堂與現場相結合。把培訓教育的課堂從教室轉移到現場,充分利用和發揮安全實訓基地的作用,采用現場觀摩等,現場培訓安全專業知識,傳授安全技能。這樣,可縮短理論與實際的距離,培訓內容易于接受和消化吸收。同時,便于培訓師與學員的交流互動,收到教室里難以起到的培訓效果。
講授與研討相結合。講授是以教師為主的單向教學方式,是系統學習理論知識的主要形式,對于技能類的培訓教學,單一的講授不利于發揮學員的主動性,學員的參與度低,同時,由于工作現場安全情況千差萬別,教師的現場經驗有限,單一的教師講授效果較差,適時進行互動教學開展研討,既提高學員的參與性,又可提高培訓的實用效果。
3、細化管理,提升安全培訓水平
在培訓實施過程中的細化培訓管理,對促進培訓工作的規范化建設,提升培訓工作的水平,保障培訓效果至關重要。
培訓管理部門在培訓的實施、監控、收尾等環節中,一是加強教學過程規范化、標準化,制訂教學規范細則,對教學的各個過程、課程教學內容作出具體要求;二是堅持教學評估的常態化、多樣化,采用聽課、檢查教案、民意測評等方式檢查培訓師的教學情況;三是學員資料檔案化,堅持一期一檔,裝訂成冊,分類編號;四是培訓反饋意見實效化,多方面獲取學員及單位對培訓的意見、建議,并及時反饋到培訓方案的改進中。
總之,培訓管理部門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相信員工、尊重員工、依賴員工,多聽取員工對培訓的建議。這樣才能更大程度上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共同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參考文獻
1.姜庭軍.供電所班組安全活動的現狀及改進措施.電力安全技術.2014.第四期,68-69;
2.崔培林. 淺談如何提高安全培訓效果
3.金作巖,宋玉蘭,“四步法”提高班組安全活動質量,電力安全技術,2011年第6期
4.牛煜,企業安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建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