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姝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已成為語文教育界的焦點、熱點問題。經過十幾年的探索,人們已形成共識: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主陣地應在語文課堂教學。而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是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素質教育是指向全體受教育者提供有關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最普遍、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識、技能、行為規范、活動經驗、價值觀念等,其目標在于培養未來作為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質。
關鍵詞:優化語文課堂教學 構建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98X(2015)7(b)-0124-02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人們對素質教育已達成共識: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那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呢?該文就這一問題作一闡述。
1 更新觀念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
1.1 轉變傳統的備課觀,追求有效備課為高效課堂奠基
備課一直被認為是教師們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前提準備,但如何備好課并將備課內容一一讓同學們順利接受并理解掌握是教師們需要深入探索的一項教育課題。因為教師的課前預設是關系到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如果課前預設精彩且吸引同學們的學習活動將會使課堂充滿活力與生機,教師精心準備的備課內容將順利地被同學們所接受,因此現在看來傳統的備課觀念應發生改變,備課不單純的是備教材備內容,還要更加重視教學環節的精心預設。
1.2 更新教學觀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傳統的語文教學觀認為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是次要的,教師才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的教學活動只需要學生們認真聆聽并記憶掌握好老師所要傳授的知識就夠了,而通過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我們認識到打破這種傳統的教學觀,更新語文教學觀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教學,人類需要回歸自然那么課堂教學同樣需要回歸它的本真,那就是課堂的學習活動需要同學們自行和主動地去完成,教師所起的是輔助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才是課堂教學的目的,把課堂還給學生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和進取精神的有效策略,并通過這一策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2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課堂教學模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體系,讓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入語文課堂,提高同學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是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的真正意義所在。通過教學實踐總結出:采用“讀、疑、議、結”的課堂教學結構,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教學更趨合理和高效。
(1)讀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在朗讀中感悟。從理論上講,多讀也確實有利于理解和感悟,有利于語言積累。但如果離開教師的引導、指導和講解,讀的遍數再多同學們也不能準確把握文章的內容及內涵,更不能讀出文章的情味和韻味來。因此讀不是盲目的讀,而是深入有目的的讀才是朗讀的所在。那么如何正確朗讀呢。
①要激發學生讀的興趣。意思是說教師要幫助同學們提高閱讀興趣,而興趣的產生則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加以精心創設,讓同學們產生閱讀的欲望和好奇心,同時教師還要教會同學們會讀、深讀和感悟,而不是單純而機械的進行閱讀。教師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可采用讀前提出問題或講故事等的創設前提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當學生有了閱讀興趣就會自然的進入到課文內容當中,與作者產生心靈與情感的共鳴,并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內涵和意義。
②要找準切入點進行導讀。閱讀切入點的把握很重要,需要教師備課時就考慮到這一點,在布置同學們閱讀前要提出若干問題,讓同學們帶著問題和思考來閱讀課文,使同學們的閱讀過程不是盲目性和無針對性的,這樣以來同學們對課文人物的把握就會更加精準,并對課文內容所反映的時代背景也就有了超前的認識。同學們在正確的閱讀方法指引下閱讀效率才會飛躍性的提高,課堂效果自然得到提升。
(2)疑。疑是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環節。同學們在學習活動中都會產生疑問,教師要抓住并利用這一點鼓勵同學們大膽質疑并提出問題,同時教師也可為同學們提出若干問題讓同學們產生質疑,因為有了質疑才會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會有產生解決這些疑問的愿望,有了愿望后同學們肯定要付諸于行動,通過認真閱讀去找尋問題的答案,而一旦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就會更濃,學習積極性就會更高,這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所以疑并不可怕,它是開啟同學們智慧之門的鑰匙,是啟迪同學們心靈的索引。因為有些課文內容所反映的時代背景與同學們所生活的背景和社會環境有很大的差別,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所產生的歷史事件和發生的故事是同學們難以理解和想象的,因此必然會產生一系列的疑問,再加上同學們的生活閱歷及社會經驗的不足,認知能力有限等,可能對課文的理解不夠全面深刻,所以教師做為一名成人要認識并理解到這一點,鼓勵同學們要敢講敢說敢疑,才能學到知識的真諦。
(3)議。在語文教學中有些文章、段落的內涵比較豐富。如果教師僅以自己的理解和朗讀要求學生,那么往往容易把學生拘謹在一個狹小的思維空間里。而如果能結合學生的認知實際情況讓學生進行討論,在讀課文的基礎上暢所欲言并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和發展,同時還能營造出輕松和諧的民主氛圍,使我們的課堂由封閉轉向開放,使真理愈辯愈明。以《印度洋上生死夜》為例,我們可以抓住課題“生死”二字引導學生讀讀議議,教學時可以先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皮埃爾完全有時間將妻子克勒松送回醫院以挽救她的生命,由于他耽誤了時間致使克勒松失去了生命,所以皮埃爾是個不負責任的人。觀點一出立即引起了許多學生的反對。教師乘勢引導:既然你們不同意這一觀點,那么你們能從課文中找出理由來說服老師嗎?同學們通過讀課文、互相討論,踴躍發言。
同學甲:當皮埃爾看到自己的妻子手腳不斷抽搐,明知妻子的生命力即將耗盡,他仍然在打燈語,并聲嘶力竭地呼喊,此時他的心里非常難受,一方面為失去妻子,更主要的是客輪還沒有明白他的意思。可見他具有舍已為人的精神,他沒有及時救助妻子是為了挽救客輪上更多的人。
同學乙:皮埃爾發現客輪轉彎時他抱著亡妻,反而變得分外平靜,聯系前文我們知道,此時他想到的是克勒松的血沒有白流,因為克勒松的死換來的是整個豪華客輪上人的生。從這里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皮埃爾舍已救人的精神。
可見學生對皮埃爾在生死關頭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有了深刻的感悟。學生完全依靠自己領悟了文章的內涵。
(4)結。結不僅是要總結本堂課同學們所要掌握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總結同學們在本堂課的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學習態度、學習情緒。通過評價來鼓勵同學們積極學習的態度和認真思考的學習方法,并教會同學們提高學習效果的技巧和方法。
3 全新的教學手段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
語文課堂的教學手段有很多,其中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不但為語文課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認知水平和擴大了同學們的認知范圍,豐富了對同學們眼耳腦的感官刺激,讓同學們把語文學習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的層面。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制作完成相關的多媒體課件,把課文內容中只能用文字來描述的場景和景色以多媒體視頻的形式來展現出來,讓同學們有如身臨其境的感受,并對課文內容產生親切感,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起同學們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并可大大活躍課堂氣氛和活躍課堂氛圍,讓同學們充分享受現代多媒體帶來視聽效果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并對學習產生更深的感悟,對課文所反映的時代背景有一更加深入的理解,對作者所要表達的內涵理解的更快更好。除了多媒體課件,教師還可通過大量圖片來講解課文內容,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充滿靈動的氣息,同學們在這樣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交流與互動會更加專注于討論課文內容,對老師的講解也會認真并悉心聽取,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課堂效率就會明顯提高。
4 語文課堂教學要優選教學方法
今天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再單純地以傳授知識為目的,而是以培養具有全面綜合素質的人才為目標,所以語文課堂教學就需要教師扎扎實實地把所有知識點傳授給學生,但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決定了他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接受知識的程度有所差異,因此教師就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教學情境,精心導入新課內容。以往的教學前奏老師們常說的導語是:“同學們請拿出課本,翻到第××頁”,這樣的教學導語同學們早已對學習語文產生了麻木和抵觸心理。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們應精心設計導語或導入環節,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情境,如故事導入或詩詞導入等來激發同學們的學習欲望和興趣,讓同學們快速產生積極的學習心理,同學們有了積極的心態才能在下一環節的學習中有一積極的學習探索渴望。
(2)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還體現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來實現,讓學生主動地獨立地提出質疑和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教師在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不需要盲目地依賴教材,而要學會擴展教材內容,學會帶領同學們深入鉆研教材,不斷地擴充同學們的知識面和課外知識領域,以此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并相互促進,讓課內知識回歸于社會實踐,讓社會實踐指導同學們課內知識的掌握。
(4)教學過程中要開展小組討論與交流互動的學習方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同學們通過熱烈討論與相互學習可把弄不明白的知識點加以分解細化,一點點的加以解決,也可把已學會的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
5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不但要優化課堂教學方法,還要優選教法,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探索課文內容,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新世紀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單純的是以傳授知識為重點,而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那么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就需要教師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為目的,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摒棄陳舊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魏書生.魏書生談語文教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14.
[2]教學問題診斷與技能提高[M].2014.
[3]陳亮.優化語文課堂教學[M].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