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策 魏丕來(沈陽體育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學課程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研究
馬策魏丕來
(沈陽體育學院遼寧沈陽110102)
該文采用教育實驗法和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案例教學法在運動訓練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得出了案例教學法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和創新性方面具有優勢;學生對溝通協調能力和案例講解分析的效果非常不滿意等結論;并對教學中案例篩選、課堂運用、總結評述三方面設計提出具體要求。為高校運動訓練學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利參考。
運動訓練學課程案例教學法應用研究課程改革
運動訓練學是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科學認識運動訓練實踐的實質與規律,從而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運用運動訓練學理論知識,提高自身指導運動訓練實踐活動的基本能力。多年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以理論知識的講授為主,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運動訓練學教學中,除了傳統的講解以外,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訓練實踐案例,并通過各式各樣的案例情景讓學生身臨各種各樣的項目訓練中去討論、領會、學習運動訓練理論及原則方法,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在運動訓練學課程中的應用,對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升課程教學質量,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1.1研究對象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2012級隨機抽取4個班(118人)為研究對象,隨機分兩個班為實驗組,另兩個班為對照組。實驗組60人,對照組59人。兩個組學生在入學分班時為隨機分配,在入學文化課成績、學歷教育、年齡結構均無差異。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和分析了與本課題研究相關文章及論著50余篇,以指導實施教學研究。
1.2.2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15 For Window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1.2.3專家訪談法
走訪了從事教育理論研究的專家和教授,充實了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1.2.4教育實驗法
實驗組采用案例教學法。實施案例教學的教學過程設計(見圖1)
圖1 實施案例教學的教學過程設計圖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以教師給學生講授教科書的重點和難點為主,學生記筆記,完成課后作業。
為減少其他因素的干擾,保證統計和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授課均由相同教師來任教,教學環境及教學進度均一致。
1.2.5問卷調查法
對實驗組學生進行教學效果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2.1學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對比分析
本學期期末試題的設計力求考察學生掌握運動訓練學知識的全面性和運用本門課的基本原理與知識指導運動訓練的能力。選擇題共計30分,占總分的30%,主要考察學生基本知識掌握的全面程度,難度系數為0.80;判斷題分別為10分,分別占總分的10%,主要考察學生運動訓練學的基本知識的掌握及運用本學科基本知識的基本能力,難度系數為0.76。簡答題共計20分,占總成績的20%,主要考察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難度系數為0.82;應用題主要考察學生運用訓練學科的原理和相關知識的能力及創造性能力應用題共計20分,占總分的20%,難度系數為0.52。經實驗組、對照組兩組學生學期末理論考試總成績正態性檢驗(p=0.124>0.05)服從正態分布。對實驗組及對照組的期末理論考試總成績及各題型得分采用配對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成績比較,判斷題和應用題顯著差異(P<0.05),選擇題和簡答題無顯著差異(P>0. 05),實驗組平均分83.03,對照組平均分75.78,經檢驗有顯著差異(P<0.05)。可見,案例教學法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和創新性方面比傳統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有一定優勢。
2.2教學效果問卷分析
從評價效果問卷統計結果中可以看出,學生認為案例教學中對案例展示手段、案例講解分析、案例總結歸納等方面滿意度較高,沒有不滿意的。對鞏固運動訓練學原理、原則、方法理論知識和對課程總體評價非常滿意,滿意度達73%。非常不滿意的方面有溝通協調能力和案例講解分析。說明其一教師在組織上如何調動學生參與討論,調解同學之間相互溝通協作方面還存在不足;其二教師還需要加強自身講解能力提高,加強語言描述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見,學生對案例教學法總體上是滿意的,可以接受的。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善于應用,勇于創新。
2.3運動訓練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設計
2.3.1案例篩選
在300多個運動小項和國內外眾多的運動精英中,篩選出與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相符合的課堂教學案例,既能讓教師發揮實踐經驗,又能讓學生領會教學內容、激起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篩選好的案例需要梳理收集案例的渠道,收集案例應緊緊圍繞教學內容,與運動項目特點相結合,貼近學生喜愛,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而為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提高良好的材料基礎。
2.3.2課堂運用
在這一階段,學生的訓練經歷是運動訓練學課堂展開案例運用的保證,不同訓練經歷、不同訓練項目、不同訓練水平、不同訓練年限的學生對豐富案例討論的內涵有著獨特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對案例分析討論,教師應不作過多的干預、不作過多的評論,同時,適當進行啟發式提問。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是傾聽者、引導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角,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相互爭辯,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2.3.3總結評述
在案例課堂教學中,當學生通過自身實踐對訓練案例探究基本達到課題預期教學目標時,教師適時地進行總結評述,通過概括總結提升案例背后的教學知識,梳理問題的解決策略,提高理論的理解水平,歸納尚待釋疑的問題或提出新的問題,以便日后繼續思考解決。教師可依據學生個體方面和案例整體方面進行思考總結,其最終落腳點是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點評,使學生在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技巧方面有所提高。
3.1案例教學法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和創新性方面比傳統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有一定優勢。
3.2教學效果評價中,滿意度較高的有鞏固運動訓練學理論知識、案例法教學、案例展示手段、案例講解分析、案例總結歸納、案例與教學內容相關性及課程總體。非常不滿意的有溝通協調能力和案例講解分析。
3.3在課堂教學的設計應做到案例篩選要與運動項目特點相結合;課堂運用中教師要做傾聽者、引導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角;總結評述時針對模板進行思考總結,其最終落腳點是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1]孫軍業.案例教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2004:33-38.
[2]朱迪思·H·舒爾曼.教師教育中的案例教學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78-85.
[3]馬立國,王艷霞.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4):128-131.
[4]喻問瓊.案例教學法在實踐運用中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7):46-47.
[5]袁靜.臺灣地區師資培育中的案例教學法及其啟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4):28-31.
[6]肖紅.案例教學法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1(16):137-138.
G7
A
2095-2813(2015)01(b)-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