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略
摘要:聲樂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充分配合,體現“以人為本”的創新教學理念 ,而互動式教學的核心思想則充分體現了教學過程中各個要素的配合,抓住教師和學生這兩個主體,重點研究如何充分發揮其相互作用,讓“教”與“學”兩個主體互動整合,達到優化教學的功效。
關鍵詞:聲樂教學 互動模式 方法及意義
聲樂是一門融技術和藝術教學為一體的學科,聲樂教師除了要傳授歌唱理論知識之外,更主要的是傳授歌唱技巧。針對目前的聲樂教學狀況,筆者提出了互動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是一種現代的教學理念,它的運用及推廣已經成為不可抵擋的趨勢,本文將對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方法和意義作出初步探討。
一、聲樂課堂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美國高等教育協會的公告指出七項教育原則,其中重要的原則就是鼓勵師生接觸。該報告認為影響學習動機和課堂參與度的重要因素是課堂內外學生和教師的接觸度。由此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更好地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能動性,課堂氛圍才能活躍,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和保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表現機會,充分調動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教學效果,促進師生互動。
(二)作品演唱的互動交流
在聲樂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所要演唱的歌曲風格,然后再選擇相對應的練聲曲。比如說,歌曲的風格是比較活潑、歡快的,那么在練聲中就要適當地增加一些跳音練習。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學生每唱一首練聲曲都目的明確、熱情較高,為之后的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些教師會在練聲的時候,讓學生把歌詞填入練聲曲中進行練習,讓學生記住練聲時的狀態,從而啟發演唱狀態。練聲時的交流和互動對之后的歌唱具有極大的意義,這種歌唱前比較自由、歡快的“熱身運動”,為之后的歌唱奏響了一段很好的前奏。
(三)課后的成果交流
在學生完成聲樂作品之后,師生討論是個關鍵的環節。聲樂教師在此環節中,要對學生在重難點的突破上進行點撥、啟發、補充、強調、糾正等,學生在探討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自主地去解決困惑。在相互交流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演唱效果進行總體評價,也可以很客觀地指出學生在演唱中所存在的不足,針對一些缺陷處進行交流。師生成果交流的好處在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發表個人看法和意見,提高了和學生的交流度,還能更好地、更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歌唱感受,從而更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做到“因材施教”。
(四)歌唱作品的鞏固和提升
聲樂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聲樂作品的內容是由淺到深轉變的一個過程,在學生初步了解作品之后,便開始進一步地去學習(即歌唱)作品,最開始的學習只是停留在作品的最表面,要求學生能夠完整得、流利地、準確地歌唱整首作品。在此基礎上,教師就開始進一步地讓學生深入了解、體會歌曲所要表現的情感。在課堂復習作品時,聲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名家演唱、或者和學生一起探討歌曲情感,讓學生加深對作品的了解,在演唱的時候才能更好地表達情感,使歌曲演唱的生動、自然。這樣的做法有利于促成學生的知識提升和情感升華。
二、聲樂課堂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意義
(一)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教師在“教”的過程,也是在向學生“學”的過程。在歌曲處理時,教師要先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等等,然后才能向學生分析作品,讓學生了解歌曲的情感。在課堂上,聲樂教師不單單只是向學生講解和范唱,還要給學生進行歌唱伴奏,好的即興伴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體會歌曲作品的情感,調動課堂氣氛,這就要求聲樂教師要掌握一定的鋼琴即興伴奏技能。
(二)有利于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
在聲樂教學中,學生占主體地位,教師占主導地位,課堂上教師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聲樂教學中的互動正好為學生提供了參與活動的機會,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中能夠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且在活動中學生能夠積累經驗,鍛煉自己的膽識和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歌唱的自信心,去爭取更大的成功。互動式教學能滿足學生表現、參與、交往、合作的欲望,能夠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展現自我,進而促使學生創造力的提高。
(三)有利于讓學生在聲樂學習中養成主體意識
聲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的互相配合,互相學習的一個教學過程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就是要幫助學生唱好,而不是代替學生唱,這樣的教學方向就是錯誤的。教師要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假設自己是學生,然后從“學生”所處的位置去考慮問題,要考慮學生呼吸深淺、發聲方法、作品理解、情感處理等,只要把握總的原則和要求,學生怎么唱的舒服就怎么辦,不能一味地按照教師本身的要求來歌唱。培養學生對課堂的積極參與性,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基金項目:
本文為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規劃課題項目,項目編號:XJK014CGD050;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改項目,項目編號:RKJGY1419。
參考文獻:
[1]周蕙.略論音樂中的情感與歌唱心理[J].江南論壇,1993,(04).
[2]牛秋.聲樂教學中歌唱心理與歌唱生理的關系[J].中國音樂,1994,(04).
[3]何健民.聲樂教學與心理學[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01).
[4]尚晶.高師音樂專業學生歌唱心理的培養[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