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飛彪
【摘 要】筆者原在企業長期從事營銷工作,后到中職學校擔任營銷學課程教師,深感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存在諸多不足,導致所提供的服務既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也無法滿足學生的要求。本文就如何改革教學模式和提高教學效果提供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學校;營銷學;教學改革
營銷學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是當前中職學校的教學卻存在著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不少營銷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一些基本技能沒有掌握好,走出校門之后無法獨擋一面,得不到社會認可。因此,加強課程實踐教學,培養企業滿意的推銷人才,成為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
1 目前中職學校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理論型教師居多,富有實踐經驗的教師較為欠缺
中職學校的營銷學教師主要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分配的大學畢業生(在編教師)和近幾年從社會上聘用的本科畢業生兩部分。這兩部分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長期從事理論教學工作,缺乏實踐經驗。結果就是教師對一些具體的營銷實訓項目指導不力,脫離實際,在實訓安排上簡單、隨意,只重視學生寫出實訓報告這一結果,而輕視對學生過程的指導。
1.2 教師注重理論教學,忽視營銷課程實踐性的特殊要求
目前中職學校教學中,理論課時安排多,實踐課時安排少,大部分時間用來進行理論教學。很多學校認為只要理論教學做得好,學生就能夠掌握好營銷技能。甚至還有一些中職學校還未建立或真正落實規范的實訓教學考核辦法,致使從學校到教師都存在一種錯誤的傾向,因而對實訓教學的要求遠沒有對理論教學要求來得嚴格。
1.3 中職學校生源素質下降,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中職學校由于生源的壓力,一些學校招生分數線標準較低,基本上只要學生愿意,就可免試入學。另外,由于中職學校學生均為15-16歲的初中畢業生,正處于生理發育和自我意識迅速發展階段,情緒的兩極性較為明顯,教師的疏忽很容易使孩子失去學習的主動性。
2 改進中職學校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的對策
2.1 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滿足營銷學課程的實踐要求
2.1.1 從社會上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營銷專業人員到學校任教
學校可以從國有企業調入一些理論水平高、具有副高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任教。其次,在一些知名的民營企業,近幾年也涌現出不少年青的中堅力量,這些年青企業家市場運作經驗豐富,且具有創新意識,并且他們年紀較輕,與學生溝通容易,可以很好地提高學校的實踐性教學效果。
2.1.2 安排教師參與公司營銷實踐活動,提升在職教師的實踐經驗
根據《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文件精神,要求中職學校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鼓勵教師到企業、行業一線以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因此,學校應鼓勵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并把參加實踐活動做為年終評優的依據。
2.2 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性教學的積極性
2.2.1 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公司為實例、以實際商品推銷為主線實施教學。實踐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可以充分利用我市藥業股份公司、龍軸股份公司等幾家上市公司的商品銷售模式進行實戰性教學,也可以把我市本地的香蕉、蜜柚、柑桔等農產品的銷售模式做為實例,向學生講解實際操作流程,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到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
2.2.2 營造和諧融洽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師生關系和諧融洽、平等,學生就敢于提出問題,也就會有興趣和老師一起探討新的問題,這對提高課堂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同時,教師可采用暗示、激勵等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也是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措施。
2.2.3 從營銷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入手,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教師要把營銷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告訴學生,使學生明確目標,推動他們更為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同時,通過教學與學習,讓學生明白所學知識與他們未來的生活、未來的發展的利益關系,使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對社會和對自己的意義,從而產生學習的需要,以推動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
2.3 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3.1 改革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營銷技能的掌握
(1)把校外實踐活動做為重點,進行必要的現場實地教學。到真實的現場參觀,聘請企業人員現場介紹,這比任何正式課堂和模擬實訓都更有效。要盡可能在營銷技巧課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帶著學習問題和調查任務到商場、專賣店去考查。目前我校已與“柒牌服裝專賣店”、“通海汽車公司”建立校企聯合關系,這為學校實訓場所提供了新的去處。
(2)在校內開辟實踐教學場所,供學生實際運作。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考慮把校內的小賣部讓學生實際操作,可以由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帶領,由學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這樣學生就能從進貨、記帳、倉儲、尤其是推銷等各個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這種創業雖然并不適用于所有學生,也不可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但未參與實際運作的同學可以經常到這些商店了解實際情況,學生間的互動可以產生很好的效果。
2.3.2 改革教學方法,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教學效果
(1)利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好的老師應該成為一名課堂上的教練,用自己的語言激情、肢體技巧、感人情趣、熱心投入營造互動式課堂教學。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并在課堂中一起共同解決問題,讓學生學到一種方法,建立一種自信,培養一種職業能力。另外,教師在教授學生推銷技巧時,還要幫助學生學會誠信做人,激發學生優秀品質的展現。
(2)通過案例教學法,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教師要精心策劃,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進行分析,并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來進一步提高學生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多的營銷技巧訓練,更好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3)運用學習情境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課堂變成營銷活動的現場,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相互扮演推銷員和顧客的角色,體會推銷的成功與失敗、欲望與靈感。通過語言對話場景把生活中所見所聞最動人的場面和精華部分展現在學生面前,并通過老師的語言引導,幫助學生進行“語言+推銷”對話訓練。
2.4 運用校企聯合等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2.4.1 通過“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培養營銷人才。“工學結合”使實訓變成了實戰,可以彌補學校實踐教學的不足。通過“工學結合”,學生可以積累一些社會經驗,思想逐漸由幼稚走向成熟。學生可以逐步熟悉營銷崗位的工作流程,了解市場需求狀況與顧客的特點,掌握有關商品知識和推銷技巧。
2.4.2 通過“訂單式”的定向培養模式,直接為企業輸送營銷人才。由于“訂單班”的學生從實訓開始就進入相關企業,是企業的準員工,所以能夠刺激企業加大對“訂單班”的教育投入。在學生實訓期間,學校可以邀請企業的銷售經理對學生進行培訓,或者讓學生進入企業直接從事業務代表等基層銷售工作。這樣學生今后進入社會就更容易得到企業的認可。
3 結束語
總之,只有充分調動學校、教師、學生及企業四個方面的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完成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只有不斷改進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模式,才能將中職學校的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意識和適應市場需求的現代營銷人才。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