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蕾
[內容摘要]民間美術承載著傳遞中華優秀古典文化、彰顯人文內涵、提升審美趣味的重任,并以其獨特的文化性、民族性、典型性備受社會的關注。同時,民間美術是培養小學生民族認同感、審美意識、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可多得的學習資源。因此,將民間美術滲透于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小學民間美術教學的效果十分有必要。本文從多方面探索了推動小學民間美術教學的教學策略,以期達到拋磚引玉之效果。
[關鍵詞]小學;民間美術教學;現狀分析;策略
民間美術,是指產生于民間、來源于民間并在人們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得到發展的一種美術形式。它是一種與百姓的生產生活、民俗習慣有著緊密聯系的藝術類別,其內容豐富多彩、千姿百態,以雕塑、印染、剪紙等為主,是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美術藝術形式。民間美術作為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堪稱中華民族的瑰寶,極大地拓展了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美術學習資源。將民間美術引入小學美術課堂,強化小學民間美術教學意義重大。重點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更新理念,多途徑開發民間美術資源
隨著國家對民間美術教育重視度的不斷提升,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由此拓展了美術教學內容,增強了美術教學效果。但不可否認的是,小學民間美術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部分美術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依然對民間美術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不善于運用多種方式開發有效的民間美術資源輔助小學美術教學,故小學民間美術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為扭轉這種狀況,小學美術教師要對民間美術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樹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將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小學美術教學中。
教師要意識到民間美術教育不僅是一種文化學習、素質教育,更是一種創造性能力開發的過程,是一種人格培養與文化提升的過程,對小學生綜合審美素養的提升至關重要。因此,教師要多途徑開發民間美術資源:一是用好小學美術教材,挖掘教材中優秀的民間美術資源,將其作為教學材料。二是基于學生的學習認知優選豐富的民間美術資源,從學生喜聞樂見的民間美術入手,將其巧妙融入美術教學,并指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領略其藝術魅力。三是從現代生活中挖掘豐富的民間美術資源,如集市上的泥娃娃、糖人,陶瓷店的青花瓷等。四是走出校園,指導學生在旅游中欣賞民間美術藝術,并用相機記錄下來;也可以去美術館、博物館等地感受民間美術的博大精深。這些民間美術資源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本地的民族文化,并立足鄉土特色,增強熱愛家鄉的情感,激發他們對民間文化的探究,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多樣化的民間美術資源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啟迪學生的智慧,促進小學美術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確保小學民間美術教學方法的新穎性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地位,一味地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教教材,而學生則是想聽就聽,不想聽就通過干其它事情來打發時間,課堂死氣沉沉;小學美術教師在民間美術教學中理念較陳舊,方法上依然延續以往的教學模式,缺乏完善和精確的教學計劃,不能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展開教學,灌輸式與填鴨式依舊是民間美術教學的主要方式,很少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于是,小學民間美術課堂教學依然沿襲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學生民間美術素養的提升。
鑒于以上狀況,教師必須積極探索出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新穎教學方法:一是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使民間美術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二是多媒體教學和實踐走訪教學相結合。教育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最直接途徑,我國傳統民間文化的發展要從娃娃抓起,通過民間美術教學,使小學生熱愛傳統文化,激發小學生文化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同時,新穎的教學方法極大豐富了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內容,既拓展了小學生的美術學習平臺,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懷,塑造其民族性格,強化其民族思想,推動民族文化的開拓創新。
三、將綜合性內容融于小學民間美術教學
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美術教師,在將民間美術融入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通過添加綜合性內容,豐富小學民間美術的教學內涵,提升美術教學的檔次,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民間美術資源除了校本資源、網絡資源、現代生活資源之外,還應有當地特色的民間文化資源、鄉土文化和鄉土美術。但一些教師在此方面缺乏實踐的成功經驗,因此小學民間美術教學顯得毫無生氣。另外,孤立小學民間美術教學的現象依然存在,即割裂美術課程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唯美術獨尊,這樣做的直接后果是美術教學處于孤獨的境地,不善于吸取和借鑒其它學科的優勢,對學生民間美術綜合素養的提升形成了很大阻礙。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強化各學科間知識的鏈接,異中求同、互惠互利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趨勢。因此,教師要認識到將綜合性內容融于小學民間美術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借鑒其它學科的優勢,促進教學相長。教師不妨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加強民間美術教學與語文、音樂、舞蹈、科學等學科的融合,共同推動小學民間美術教學高效開展。例如,中國最受歡迎的剪紙類型多樣,其中戲曲剪紙就與語文學科有著必然的聯系。二是充分挖掘具有鄉土文化氣息的本地特色民間美術資源,促使學生更深一步了解本地民間文化資源和民俗風情,激發學生對本土文化的熱愛,提高其研究和學習本土特色文化的積極性,從而不斷提升課堂效率。
四、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善用多元評價
要想使學生獲取豐富的民間美術知識,提高民族文化意識,教師首先應具有豐富的民間美術知識,以此來感染與影響學生。如果教師的知識籌備不足,教學效率注定低下。另外,教師的動手能力也極大地影響著學生模仿的積極性,制約著其對知識的探究欲望。如果教師知識匱乏、動手能力差,那么學生對民間美術的了解和學習也只能是浮于表面。鑒于此,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學習,適時參加學校舉行的各類培訓,不斷拓展自身民間美術知識的容量,豐富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養。
教學評價是小學民間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善用多元評價措施推動小學民間美術教學的開展,這是提升小學民間美術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多元評價方式可以反饋給教師和學生更多的有用信息,有利于促進美術教學的高效開展。常見的評價方式主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生生之間的互評、教師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前兩種方式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后者是評價學生在民間美術教學中各種能力是否協調發展的一種綜合性評價,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民間美術作業的評價,多用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促進美術教學。
民間美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聚寶盆,在小學民間美術教學中研究和發展民間美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小學美術教師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通過分析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結合教學實際,運用綜合性方式提高小學民間美術教學效率,讓民間美術精髓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進一步傳承與發揚我國的民間美術文化。
參考文獻:
[1]劉大慶.民間美術資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劉迎春.我國中小學民間美術教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D].華東師范大學,2011.
[3]曹小咪.銀川市中小學民間美術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D].寧夏大學,2013.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