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躍
探析圖式理論在中職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的運用
沈躍
在分析圖式理論及其實踐運用價值的基礎上,探討了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及策略。在課程導入部分,建議教師充分發揮圖式理論在中職英語閱讀課程中的價值,并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建立相應的圖式例證。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圖式理論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并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及方法。英語閱讀結束之后,注意對課題的總結,并做關聯性分析,強化學生頭腦中的圖式結構。
圖式理論;中職英語;閱讀理解
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中職英語學習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基本的語法,更要求學生能讀懂常見體裁的閱讀材料,并能根據題材的結果及上下文邏輯推理作者的意思、獲取閱讀資料中關鍵信息的能力,且能夠分析解決與文章相關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總結歸納知識,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挖掘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閱讀技能及學習能力的過程?;诖耍P者結合自己多年中職英語教學實踐對圖式理論在中職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研究。
圖式概念最早由德國心理學家巴特利特提出,圖式是人腦中對過去的反映,或者說是對過去經驗的積極組織。圖式理論是一種結合人腦記憶特征及遷移理論提出的,反應的是人們在接受新事物的過程中,將新事物與已有圖式結合起來,并構造新的知識結構的過程。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改變,現代圖式理論被提出,它強調閱讀過程是讀者通過視覺器官接受以文字符號形式輸入的外部代碼,再結合大腦中的內部代碼(即圖式)進行解碼、編碼、重組加工,從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過程(張銀莉 2012)。
圖式理論可以有效指導中職英語閱讀理解的教學實踐。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圖式理論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人腦在閱讀的過程中是如何對所獲得的知識進行解碼的。一般來說,讀者只有將頭腦中的圖式與自己所閱讀的材料聯系起來,才能對閱讀材料做出正確高效的理解。例如,當學生閱讀到school時,就會想到教師、教室、同學等,這就是頭腦中圖式遷移反應的結果。如果學生閱讀到自己不認識的單詞,或者在現實生活中從沒接觸過的詞語時,就無法產生圖式聯想,繼而大大影響閱讀效果。第二,圖式理論可以細化為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其中語言圖式主要指閱讀者對閱讀材料語言本身的了解,比如詞匯、語法、用語習慣等。第三,內容圖式是閱讀材料所涉及的主題的熟悉程度,而形式圖式是指對所閱讀材料體裁及結果的了解程度。讀者只有明確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在閱讀或者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清楚分辨哪些是最重要的。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積極的認知和思維過程。閱讀理解能力測試是英語考試中的一項重要測試項目(趙秀麗 2011)。它主要考查學生理解不同體裁材料的能力以及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中職英語閱讀不僅需要掌握教材的要點,而且要了解文本的含義,并分析作者的態度、觀點、意圖等;不僅要理解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的意義,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全文的邏輯關系,并根據上下文的邏輯進行推理判斷;不僅要能夠運用閱讀材料中的信息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還要運用生活常識去加深對閱讀的理解。所以,筆者認為教師在中職英語閱讀理解教學實踐中,不僅要充分發揮圖式的預測推理功能,做好閱讀準備,還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利用好圖式的信息處理功能,閱讀后要運用圖式理論對閱讀進行記憶鞏固。
(一)閱讀準備階段圖式理論的運用
要充分發揮圖式理論在中職英語閱讀課程中的價值,教師就要在閱讀前向學生展示授課的內容,值得強調的是教師要盡量使所要教授的資料內容建立相應的圖式例證(殷莉 2004)。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looking good,feeling good課堂教學內容時,教師要選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及興趣愛好有較強關聯性的例證,如,The teacher can show a variety of vegetables,fruits and other pictures,so that students think about what kind of food is more healthy。具體來說,這些資料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圖片、音樂等電子資料,只要跟閱讀材料相關就可以。
在資料展示之后,教師要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圍繞相關的問題進行討論。例如,The teacher can choose some health related photos,video and other information.And show some celebrity pictures,such as Liying Zhao,Shuang Zheng storm thin picture,let the students judge,discussion that the storm before they are more healthy,or after more healthy.通過看圖及討論,教師可以直觀地將本課內容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學生也可以看得一目了然,從而激活學生頭腦中原有的圖式,使其產生閱讀的興趣,該過程的圖式結構應激模式如圖1所示。所以,教師在選擇圖式例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選擇學生不熟悉的人或事物,不然會引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排斥心態。

圖1:人腦圖式結構應激模式
(二)閱讀進行階段圖式理論的運用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例如:Teachers can jump out of teaching materials,so that students read some of the human,the world is faced with some information on health,diet,etc...And guide students through the network,mobile phones and other media to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evant topics,and the use of a group to talk about the way,so that each team member to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perspectives.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次觀看一些圖片,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同時,教師可以在課程導入(Presentation)之后,引導學生探討(Discuss)健康對于人的重要性,并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search for the information and discussion),最后再進行有效的總結(conclusion),讓學生回答如何保持健康。
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及方法。比如,略讀(skimming)技巧、尋讀(scanning)技巧和細讀(scouting)技巧等(趙秀麗 2011),以及一些上下文推理技巧,這些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都非常重要。所以,教師要通過多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引導學生梳理閱讀資料中的信息。同時,教師要對閱讀內容做形象化的處理,這樣才有利于圖式的構建及強化,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了解。
(三)閱讀結束階段圖式理論的運用
在閱讀結束階段,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總結: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sum up,we can use what method to maintain their health,in the daily diet,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at the problem,finally,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views on the analysis, draw conclusions.一般來說,保持健康的方法,主要有保證睡眠(assure enough sleep)、堅持運動(insist to exercise and participate in sports)、合理飲食(note reasonable diet)等。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一些相關的建議,從而加深其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在圖式形成的過程中,學生基本從宏觀的角度,對整篇課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框架。學生只要將相關的細節整合到自己的知識框架之中,就很容易將所學的知識點連貫起來,甚至還能對課文進行整體復述,從而有效地提高閱讀效率及效果。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圖式理論的運用,不僅要對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圖式知識進行激活,也要促進學生對新圖式知識的構建。所以,在運用圖式理論指導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為學生已有的圖式知識會直接影響學習新知識的效果。學生已有的圖式越豐富,閱讀理解的能力就越強,閱讀的準確性及效率就越高。
引用文獻
殷莉.2004.運用有效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技巧[D].西南師范大學.
張銀莉.2012.英語報刊閱讀輔助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趙秀麗.2011.淺談英語教學的創新[J].校園英語(教研版),(2):42.
作者信息:225800,江蘇揚州,江蘇省揚州市寶應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