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琳 王妮娜
摘 要: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系統研究組織內人力資源招募和甄選、培訓和開發、績效評價、薪酬管理的客觀規律與具體實踐的科學,是高等院校管理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但是現階段,許多高校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學中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著因教學方法不當所導致的教學效果不理想以及因缺乏實際能力所導致的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探索能夠培養和發展學生勝任能力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師范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性教學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學研究項目(2013jyxm100)階段性成果,安徽省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4zdjy190)。
人力資源管理經過勞動人事管理發展到人力資源管理,到現在最新的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國內從1993年的中國人民大學首次招收人力資源管理本科生,目前已經有150多個高校設立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我校作為一所師范大學,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目前的教學仍然采用理論型、課堂型為主的傳統方式,實踐性教學采用較少,因此如何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提升專業素質和就業適應能力是我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1 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重要意義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型都很強的學位,要求高校在進行教學時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因此必須重視實踐性教學:
1.1 實踐性教學是培養復合型專業人才的重要途徑
由于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來說,只有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滿足市場需求,適應社會需要,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同樣,只有通過實踐也才能將知識內化為素。
1.2 實踐性教學是增強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保證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焦點,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之所以就業難,學校實際教育和市場人才需求脫節難辭其咎。每年都有大量理論知識扎實但缺乏人事管理經驗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勞動力市場很難找到實踐經驗豐富、實際操作能力強的畢業生,造成這種需求與供給之間嚴重脫節的原因就是專業學校嚴重缺乏實踐能力的訓練,造成學生就業競爭能力不強。
1.3 實踐性教學是提高理論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因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理論型、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統一,案例教學、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等多元化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方式對專業理論教學效果有顯著提升作用。比如績效管理課程,在給學生講述績效考核方法時,采取單純的單項交流、灌輸式教學無法讓學生理解各種考核方法的利與弊,采用案例分析和商業模擬的開放式教學,用比較生動、具體、真實的教學方式,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2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專業定位不清楚
考慮到我校作為一所師范類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發展歷史較短,相對于我校其他的師范類專業,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實踐性教學模式,我院人力資源專業課程教學仍然采用理論型、課堂型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實踐性教學始終沒有進入課程教學的主流,實踐教學環節是我院人力資源專業教學中較為突出的薄弱環節,直接影響我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質量和以后的求職情況。
2.2 學校不夠重視
我校師范類專業比如中文、歷史、物理、化學等專業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學、應用、實踐體系。我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成立于2012年,發展歷史較短,相對于其他師范類專業更需要學校的重視和大力扶持,需要更為專業的實驗室,需要更為廣闊的校企合作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實習、見習基地。
2.3 實踐教師師資匱乏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師多是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的碩士或者博士,雖然具有很深厚的理論修養,但是基本上都是畢業后直接從高校進入學校進行理論教學,缺乏企業人力資源實踐經驗,在進行教學時不可避免的會有理論偏離實際的傾向,靠老師去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會明顯的經驗不足,傾向于理論型灌輸,忽視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會影響實際的實踐教學的效果。
3 加強師范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性教學的途徑及措施
3.1 高度重視人力資源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性教學,首先應該轉變教育觀念,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注重從傳統的知識傳授向培養能力和素質的轉變,樹立起重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觀念。從學校層面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課程的設置與開設,提高專業課中實踐課程的比例,加大師資和教學投入。
3.2 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體系
根據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強調強化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基礎,全面提高專業能力,形成以理論教學為基礎,以課外實習為主體,以實踐基地為實踐依托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統一規范課內實驗、課外實踐學習、校內外實習等,圍繞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構架科學化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在教學形式上多樣化,在實踐平臺上,將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
3.3 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良好實踐教學是以高質量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為保障,從事實踐教學的老師既要具備扎實理論基礎,同時還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我校教師從高校讀完碩士或者博士直接進入高校進行教學工作,缺乏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經驗,因此學校和學院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6個月甚至以上的掛職鍛煉和學習,在參與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二是聘請大型企業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力資源中高層管理人員作為學校客座教師進行講座或者擔任學生校外實習指導教師。
3.4 加大課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力度,促進校企合作
首先,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建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驗室和專業實訓室。利用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親自參與職位分析、模擬人事測評、績效管理、人力培養與開發、薪酬福利等環節,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二是加強學校與校外企業合作,發展條件較好、較為固定的人力資源管理校外合作基地,也可以采取與企業合作辦學的形式,實際參與到企業實際運營,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承擔企業管理咨詢工作,促進校企合作基地建設。
參考文獻
[1]張放平.強化實踐教學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