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娟+馮玉寬
摘 要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系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之間開始出現了一系列的良性競爭,而競爭的基礎就是學科建設。在應用型大學中,重點學科建設的水平成為衡量其辦學水平的標準之一,并且重點學科建設也體現了高校的競爭優勢。本文以應用型大學重點學科建設為研究出發點,重點突出高水平與特色的特征,為增強大學核心競爭力、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 應用型大學 重點學科建設 競爭優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9.029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University High-level Key Disciplines
HONG Juan, FENG Yukuan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iz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universities began to appear between the number of healthy competition, which is the basis of discipline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s to become one of the criteria to measure their school level, and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s also reflect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applied research university key disciplin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highlighting the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level,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 building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Key words applied university; key disciplines; competitive advantage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這使得大學教育從傳統的精英教育模式逐漸過渡為大眾教育模式,其教育功能而隨之發生改變。大眾化教育使得大學不再以培養國家需求的研究性精英人才為主,而是轉變為重點培養應用型、職業型的綜合素質人才的模式。大學教育的愈發開放性使其功能進一步多樣化,而這也是其與社會真實需求的接軌更加緊密。在龐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內,普通本科大學被逐漸市場經濟化,伴隨而來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此建設高水平應用型特色大學、依托學校有事建設重點學科成為高校發展的有效路徑。
1 應用型大學本科教育重點學科建設的理論基礎
(1)英才多元論。高等教育一種有特定目的性的活動,需要體現培養人才、發展科學、服務社會三大社會價值功能,并且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以及大眾高等教育的出現,要求大學培養人才的目標必須由傳統的學術型、研究型精英教育逐漸轉變為職業型、應用型的大眾型教育,這就必須體現社會需求的多元性。在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下,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與目的也在發生轉變,具相關統計結果顯示,進入21實際以來,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將“過上富裕生活”作為大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或者根本目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時呈現多元化的,要求學生進入社會時必須具備極強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即高等教育所提倡的“英才多元化”。因此,應用型大學重點學科建設必須體現人才培養的技術性、職業性與實用性,在這種背景下,英才多元論便成為應用型大學重點學科建設的理論基礎。
(2)高深知識實用化。英國教育學家馬克·帕蒂森指出,所有學科都存在基礎與高深的區別,這也體現了教育體系的基礎教育階段與高等教育階段的特征。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對高深知識層次的教學多集中于研究型,應用型相對較少,這無法體現知識的實際運用。從世界高等教育模式來看,“純科學”型的研究仍然存在,但應用性知識的生產被廣泛地重視和接受,這也使得大學中開始越來越多地產生應用型研究。社會發展經歷了一個重要的轉變階段,使得科學技術不僅成為推進知識進步的工具,更是解決現有社會經濟問題的工具,這體現了高深知識的實用化。由此可見,在新的知識生產模式下,傳統的研究型精英人才培養模式遭受到了嚴重的挑戰,知識生產模式也促使高校做出新的改變,應用型大學及應用型學科應運而生。
(3)高等教育市場化。以目前的社會發展及高等教育發展模式來看,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社會輸出人才,而社會則對高校輸出的人才具有較強的選擇性,也就是說,人才質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因此從這個本質特征上看,高等教育大眾化與高等教育市場化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只是社會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升,迫使高校必須不斷深化改革,建設重點學科和優勢特色學科才能使不斷擴張的高校規模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在社會、國家、市場、產業、學術多重作用力的影響下,大學必須對各種機會做出迅速反應來應對社會的快速變化。社會對人才的選擇體現了高等教育的市場化特征,因此應用型大學必須針對性地建設重點學科,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與能力,使他們在社會和市場的選擇中具備競爭優勢。
2 應用型大學重點學科人才培養模式
(1)應用型重點學科人才培養目標。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應用型大學本科既不同于重點學術型本科教育,也不同于職業型高職高專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復合性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針對于應用型重點學科而言,其人才培養目標是能夠在工作中自主解決實際問題,需要掌握一門專業技術及基本技能,此外還需掌握非技術延伸知識。應用型本科重點學科人才需要具備較強的技術思維能力與技術實際運用能力,他們是現代技術的應用者和實現者,其從本質上區別了研究型精英人才的研發角色地位。總體來說,應用型重點學科人才培養目標為:以基本知識與方法為基礎、具有較寬的知識面、有突出的專業創新與創造能力、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突出學以致用的應用性、具有較強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等。
(2)應用型重點學科的專業設置。學科與專業是構成高校教育體系的基本單元,其是依據人才培養目標而設計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專業依附于學科,因此應用型重點學科建設要體現優勢專業,設置合理的專業,使學生在未來的社會和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應用型重點學科的專業設置要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能夠體現為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的宗旨,體現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高度契合,即應用型重點學科的專業設置是為了滿足社會對某類人才的需求。應用型重點學科的專業設置要遵循以下主要原則:一是專業設置以寬泛為主,但要寬窄合適,符合該專業特征;二是應用型重點學科的專業設置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基礎,能夠體現高水平應用型特色。
(3)應用型重點學科的課程模式。應用型重點學科建設要體現應用性、職業定向性、實踐性、多元性等特征,課程模式也應與之緊密契合。在本文的研究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本科重點學科建設的課程模式可選擇多元整合型課程模式。應用型重點學科的課程建設要遵循以下原則:以適應發展為目標、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為學科知識為基礎等。課程的構建需要經過三個步驟:第一步,結合重點學科特征與優勢進行職業分析;第二步,按照社會職業崗位需求與重點學科人才培養的綜合能力、專項能力要求,進行教學目標與任務的分解;第三步,通過對應用型重點學科理論知識與技術技能的深入分析,尋求內容與功能的相互關系,按照人才培養規格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與深度,進而構建合適的課程。
3 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重點學科建設策略
(1)依托學校優勢體現重點學科建設的競爭優勢。首先,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對應用型重點學科建設進行摸查分析,在學校特色及優勢的范圍內精心篩選,凝練重點學科方向。在建設重點學科的選擇上,一定要讓該重點學科的核心志向與學校的核心價值相結合,這是約束并帶動學科建設的各項工作開展的基礎。總之,在重點學科方向的選擇上一方面要認識到該重點學科的巨大潛力與優勢,另一方面還要體現科學技術與先進文化的發展趨勢,要滿足國家與社會的基本實際需求。
其次,高水平特色應用型大學重點學科建設不僅包含重點學科的優勢特色,還包括學校的優勢與特色,這樣才能體現高校的高水平,因此在進行重點學科建設時要突出學科重點,結合學校特征與特色形成學科特色與學校特色。重點學科建設要體現應用型大學特色,一是要明確重點學科優先發展的領域,明確學科主攻方向,二是要突出特色,體現學校水平。
(2)發揮重點學科的比較優勢,培育重點學科的競爭優勢。應用型大學重點學科通常都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具有優先發展、優先占有資源、優先使用實踐基地等優勢,因此要利用這些優勢,充分發揮學校提供的各種便利條件,增強學科的整體競爭力。通常來說,應用型重點學科建設中都匯集了許多高層次的人才,包括研究型人才、教學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等,因此在重點學科建設中要充分發揮這些人才的作用,體現人才價值,利用人才優勢,有學校組織建設一流的學科隊伍。此外,應用型本科院校還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加大重點學科科研的投入,然后利用科研成果來豐富實用型人才的能力體系,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將科研成果真正轉化為應用型工具來豐富和武裝這些應用型人才。
(3)不斷創新重點學科的建設模式,持續競爭優勢。探索與創新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因此應用型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過程中也要充分體現創新的價值,是重點學科始終保持競爭優勢。高等教育的市場性特征決定了應用型大學本科重點學科建設必須以足夠的優勢培養具備高水平能力的學生才能使其可持續發展下去,因此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完成學科建設模式的創新,進而保證重點學科的持續競爭優勢。一是加快自主創新研究的步伐,提高重點學科的建設水平,集中學科優勢,在先進專業或學科的基礎上,開展創新性、應用型研究,使更多的具備重大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的標志成果進一步發揮作用,成為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推動力。二是激發學術隊伍與教師隊伍的創新活力,教師隊伍是重點學科建設的基礎,必須加強應用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促進重點學科競爭優勢的形成。三是創新應用型重點學科組織管理機制,按照“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優化組合”的原則,打破研究型重點學科建設的局面,創新應用型重點學科組織管理機制,打造跨院系、多學科、開放共享的應用平臺。
參考文獻
[1] 王建華,朱青.對我國大學重點學科建設制度的反思[J].中國高教研究,2013.12.
[2] 劉志惠.重點學科建設要素構成分析[J].現代大學教育,2006.7.
[3] 寇福生,周鵬,高治軍.高校重點學科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建設教育,2009.3.
[4] 史健勇.基于東方管理理論的應用型大學競爭力研究[D].復旦大學,2012.12.
[5] 劉曉,周明星.應用型大學學科建設:內涵、內容與內功——以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科建設工作為例[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