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新課改進程不斷加快,對高中英語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小組合作學習就顯得非常重要,而且勢在必行。本文擬從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操作的教學策略、教學總結與反思等幾個方面入手,談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山區農村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 ? 英語課堂教學 ? ?方法 ? ? ?策略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依據不同性別或能力,將學生混合編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導,共同努力學會教師每節課安排的內容,并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標,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
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1.共同學習法
共同學習法是最基本的合作學習模式,可應用于任何需要分組進行活動的方案設計中。共同學習法是由明尼蘇達大學的約翰遜兄弟等人研究開發的一種合作學習方法,由4~5個學生組成異質小組,共同研讀一份學習材料,小組成員協力呈現學習或討論結果。評價以小組活動的水平、效果為依據,根據小組平均分計算個人的成績。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英語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按4~5人分為一個小組,小組成員共同學習幾篇閱讀材料,然后討論各自的答案,教師負責來回巡視或指導,最后由小組組長向教師呈現正確答案,并說出各題的題型、解題思路、干擾項的特點、正確項的特點等。采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學質量。
2.互評法
傳統的終結性評價無法全面體現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個性差異和風格,比如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和學習策略等,而這些正是形成性評價的優勢所在。其中,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在形成性評價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在關注評價結果的同時更注重結果形成的過程,著重強調學習活動本身的意義。教師平時可以每周給每人一張評價表,從課堂表現、平時作業、默寫、訂正、錯題收集,課外提問、學習資料袋整理等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學生自評,小組成員間的互評,教師對小組的評價,教師對小組每個成員的評價和小組合作技能的評價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在學期結束評選最佳學習小組和最佳學習個人時,參照表格中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效率、共處情況以及個人的合作態度、合作技能等做出評選,將評價的重心落在激勵小組集體合作上,及時評價小組學習,使每一位組員清楚自己的每一點進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進一步激發組員興趣,使他們明白小組學習的意義,更好地開展小組學習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習進程,提高學習質量。
三、小組合作學習操作的策略
1.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首先要進行合理分組。小組合作學習有多種組織形式,小組成員的組成一般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這樣既可體現小組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有利于開展學習小組間的競賽。結合學生的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點可以按座次就近組合,將座位臨近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每組4~5人。為更好地實施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突出“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特點,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分組既要有相對的穩定性,又要有靈活機動的特點。如果要完成某一項目調查,演示報告的任務時,可按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分組。在話題討論中,可安排外向型性格與內向型性格的學生組成一個組,因為外向型學生較容易帶動內向型學生的參與。在一般小組活動中,還要注意學習能力之間的搭配,每組成員的分工要采取輪換制。總之,小組的配置要為順利開展活動提供最基本的組織保障。
2.確保合作學習小組分工責任到位
小組合作學習強調的是人際互動關系,即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充當教學的監控者和引導者,學生在小組里與同組成員共享學習資料,互相影響,充當英語教師的角色,共同努力實現小組合作的目標。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小組長或教師根據每位成員的特點、特長把學習任務分配給各個成員,保證人人有事做、分頭去做,完成屬于自己的那部分責任,然后回到小組,大家共同探討問題、提出建議、概括和總結等,從而保證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獲得的成果。
四、教學總結與反思
通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證明課堂教學由過去的“一言堂”變成了“眾言堂”,學生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總之,小組合作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改變傳統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種單一、單向的教學模式,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多元交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英語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少講、精講,盡可能把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以達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為目的,從而推動每個學生的進步,真正實現小組合作學習在山區農村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參考文獻】
[1]盧敏堅.試論英語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功效[J].廣西教育,2002(9).
[2]史小燕.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展[J].教育實踐與研究,1999(3).
[3]王篤勤.小組合作學習行動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