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摘 要:唯有形成員工與物之間量和質的匹配性,才能在班組層面形成現實生產力。同時,在良性條件下與物結合上能提升日常生產的績效,而在惡劣條件下與物結合則將降低日常生產的績效。這就意味著,在企業班組管理中應重視維護良性條件和改觀惡劣條件。該文通過對鐵路企業班組特點的分析,以及提出當前班組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后,建設性意見包括:重視班組特點綜合應用管理模式、加強理論學習有效使用管理手段、構建班組文化降低管理實施成本、強化人本原則在日常管理的體現等。
關鍵詞:鐵路企業 班組管理 問題 意見
中圖分類號:U2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8(a)-0224-02
班組構成了鐵路企業(下文簡稱:企業)的基層生產單位,從而班組管理建設問題直接關系到企業根基的穩定性。長期以來,企業管理層十分關心班組建設問題,也在理論和實踐環節進行了諸多方面的創新。這里筆者將結合本科所學知識,就班組管理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
根據管理學原理可知,管理的本質是對人的管理,而管理在運行層面則是對組織資源的調配。唯有形成員工與物之間量和質的匹配性,才能在班組層面形成現實生產力。然而,員工作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主體,在與生產資料間的結合上反映出了能動的一面,即在良性條件下與物結合上能提升日常生產的績效,而在惡劣條件下與物結合則將降低日常生產的績效。這就意味著,在企業班組管理中應重視維護良性條件和改觀惡劣條件。由此,這也構成了該文立論的出發點。
1 鐵路企業班組的特點
結合筆者的工作體驗,企業班組的特點可歸納為以下4個方面。
1.1 人際關系方面
在企業班組中存在著若干非正式組織,這些非正式組織要么以“師傅—徒弟”這一關系為紐帶,要么以老鄉關系為紐帶,要么以同學關系為紐帶。這就使得班組內部的人際關系顯得較為復雜。作為大型國有企業,仍然保留著師傅帶徒弟的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另外受鐵路企業性質的決定,班組成員中大多來自于四面八方,從而十分重視老鄉這層關系。再者,企業班組中的技工大多畢業于鐵路技校,因此,相同專業的人員必然會集中到特定業務范疇的班組中。
1.2 人員結構方面
人員結構可以從人員的性別結構和年齡結構來考察,其中因筆者所在的班組隸屬于某機務段,所以受到工種性質的限制主要以男性員工為主。從年齡結構上來看,也主要集中在25~50歲之間。對于前者而言,因性別結構的單一性,便使得班組成員容易實施從眾行為;對于后者來說,因年齡結構的相對分散性,也導致了班組成員對管理者的管理行為會產生不同的理解??梢?,在對企業班組進行管理時,更應重視管理的藝術性特質。
1.3 文化素養方面
根據管理學原理可知,個體的素質決定了他的自控能力。當管理者所面對的員工普遍具有較高的自控能力的話,那么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就會相對增大,反之則會相對減少。考察筆者所在班組發現,不少成員的第一學歷都是技校(中專、職高),這一現狀表明班組成員在文化素養的養成上還存在缺陷。從管理學理論和管理實踐來看,這都將增大管理的難度。
1.4 工作環境方面
毫無疑問,機務段班組成員的工作強度是相對高的,且所面對的工作內容也較為程序化。長期處于這樣的工作環境下,班組成員存在著膩煩心理。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便又將降低他們的工作績效。對此,與泰羅的科學管理實踐是一個道理。另外,班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以生產任務為導向,而忽略了人性化管理的要求,這也將加深班組成員的膩煩心理。
以上從4個方面所提煉出的班組特點,便為管理措施的構建提出了植根性要求,即只有植根于班組的現實環境下,才能更好的履行班組管理活動。
2 鐵路企業班組管理所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所反饋的信息中,可以總結出以下4個方面的問題。
2.1 人治色彩濃厚
班組負責人在實施管理活動時,因受到復雜人際關系環境的影響,時常表現出人治的色彩。如:在評定先進員工的時候、在批準請假申請的時候等,都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看人辦事的特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班組負責人受到班組內非正式組織的制約,在主觀心理上無法逃脫“師傅—徒弟”的關系,或是老鄉關系,或是同學關系;再者,若是嚴格執行班組管理制度和章程,將對班組負責人帶來較大的社會成本,即因公事公辦而使得自己私人來承擔為此所帶來的人際關系負面影響。
2.2 管理手段單一
從班組負責人的職業成長歷程來看,大多都是從一線工人做起,憑借著自身過硬的業務能力而逐步晉升為班組負責任人的,這就在他們的主觀意識中形成了“重業務而輕管理”的觀念。在管理中具體表現在,忽略不同年齡層次班組成員的行為偏好,而是以相同的管理辦法來對待。再者,以工作結果作為考核班組成員的手段,而忽略了對班組成員進行過程管理。對于前者而言,將促使班組成員與其之間形成對立面;對于后者來說,則將鼓勵班組成員在工作中“走捷徑”。
2.3 管理成本較大
受到班組成員文化素養水平的決定,班組負責人在人員管理中面臨著較大的壓力。首先,班組負責人仍有自己的工作任務,在未脫產的情況下又兼顧班組管理工作,必將消耗其精力。又由于班組成員(特別是年輕員工)在自我控制上顯得不足,便將增大班組負責人的管理難度。歸結一點便是,當前的班組管理成本是較大的。在機務段時常面臨野外作業的情形下,班組負責人在管理中更加受到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干擾。
2.4 人本管理缺失
前面所提到的人治并無法替代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遵循了行為學派的觀點而實施的。然而,現實中班組負責人在管理活動上缺乏人本管理的意識,也缺乏人本管理的措施。具體表現在,部分班組負責人在公開場合訓斥班組成員,以及不懂得有效利用精神激勵來提升班組工作績效。
3 建設性意見
根據以上所述,筆者將從以下4個方面給出建設性意見。
3.1 重視班組特點綜合應用管理模式
(1)比較分析所在班組的特點。只有通過比較才能分析出所在班組的特點,在分析中應著力把握影響班組成員行為偏好的因素。如:①班組成員的年齡結構。不同年齡段的班組成員在價值觀和職業觀上都存在一定差異,只有建立在分層管理的基礎上才能適應當前班組管理的需要。②班組成員的崗位特點。崗位特點決定了日常工作狀態,而日常工作狀態又影響到他們的心理特征,也決定著他們的行為偏好。
(2)建立環境植根性管理模式。通過對班組特點的分析,便需要努力建立環境適應性的管理模式。針對班組非正式組織較多的情況下,班組負責人在日常嚴格實施制度管理的同時,還應在工作間隙和日常交往中重視與非正式組織中的領導者進行良性互動。非正式組織中的領導者包括:“師傅”、年齡較大的“老鄉”,以及具有領帶特質的“同學”。
3.2 加強理論學習有效使用管理手段
解決班組負責人在管理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狀,首先就需要完善自己的管理學知識結構;其次再根據理論來指導日常的管理實踐。
(1)加強理論學習。企業管理層應定期組織班組負責人的脫產培訓活動,通過班組負責任人在一起進行集中學習,不但能強化自身的管理學理論素養,也能在相互研討中獲取他們的管理經驗。另外,班組負責人還需要建立起自主學習的意識,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應定期檢查負責人的讀書筆記,并將其納入到班組負責人的年終考核中。
(2)構建有效手段。構建有效的管理手段,則在于解決當前的短板問題。根據上文所述可知,班組負責的人較為重視結果性評價,而忽略了對成員的過程性評價。為此,負責人需要在班組全面質量管理中設置階段性工作檢查制度,如每月15號與最后一天作為生產總結和檢查日,這樣來增強過程性評價的力度。
3.3 構建班組文化降低管理實施成本
需要重視班組文化的建設,借助班組文化所釋放出的凝聚力來降低日常管理中的實施成本。
(1)重視行為文化的建設。在組織文化建設的圈層理論中,行為文化被列為第二個圈層。只有建立良性的行為文化,才能保證機務段班組成員日常工作的安全性,并提升工作績效。為此,班組負責人和班組黨員員工、老師傅應起到先鋒示范作用。企業管理層則需要在整個機務段樹立先進典型,從而來鞭策班組成員的崗位意識。
(2)加強精神文化的建設。精神文化構成了組織文化中最內的圈層,屬于文化建設的高級階段。此時,可以在基層黨建工作的引領下,黨員員工的示范牽引下,將安全生產、保質生產等要素嵌入到班組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中來。
3.4 強化人本原則在日常管理的體現
(1)學會換位思考。班組負責人在日常管理中應學會換位思考,即針對某些不盡如人意的工作狀態和工作結果,首先應從班組成員的角度來進行原因分析,而不是一開始就進行指責。筆者發現,當員工感知到班組負責人能站在他們的立場思考問題時,班組成員所特有的“哥們義氣”便發揮出正能量的作用。
(2)提升管理藝術。管理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但在現實中班組負責人更需要提煉出管理中的藝術成分。為此,負責人在日常管理中應根據員工的個性特點和行為偏好,分類別選擇恰當的溝通方式。如:對于內心敏感的成員可以私下或者通過QQ、微信進行溝通,來指出成員需要改進的地方,并給予鼓勵。對于那些不拘小節的成員,則可以在公開場合進行談話來使他們感受到輿論環境的壓力。
4 工作展望
今后需要加強班組文化建設,進而促進班組管理績效的提升。為此,以下圍繞著了班組文化建設,提出4個方面的工作展望。
4.1 深化對班組文化建設意義的認識
由于組織文化建設遵循著從上到下的下行通道,從而企業管理層和班組負責人都需要深化對班組文化建設意義的認識。企業管理層通過對當前生產經營現狀的調研,針對制約企業發展的短板問題進行文化元素的提煉,然而在目標管理下推動班組負責人完成環境適應性改造。最終,在持續推進的情形下來構建班組文化。
4.2 在解決短板問題下來探尋關鍵問題
企業黨委、政工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班組負責人應協同完成思政文化建設工作。因此,當前班組文化建設的關鍵應放置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上。
4.3 結合新時期需要優化建設的手段
企業班組成員的工作強度較大,從而在進行精神文化建設上應考慮到他們的工作現實和心理感受。前面談到了應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對此筆者建議:首先需要轉換思政政治工作意識,從過去的教育意識轉換為“教育意識、服務意識”兼容的模式上來。從而,通過關心班組成員的工作、生活問題,來增強他們的組織歸屬感和工作責任心。
4.4 完備對班組文化建設績效的評價
需要對班組負責人進行績效考核,其中一點便是針對班組文化建設方面的。筆者建議,可以通過觀察、問卷、小組訪談、個別談心等方式,來間接獲得班組文化建設的效果。當發現新問題、新情況,應及時給予解決。
5 結語
該文通過對鐵路企業班組特點的分析,以及提出當前班組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后認為,針對班組管理的建設性意見包括:重視班組特點綜合應用管理模式、加強理論學習有效使用管理手段、構建班組文化降低管理實施成本、強化人本原則在日常管理的體現等。
參考文獻
[1]王臻.加強鐵路基層班組管理建設探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7):142-144.
[2]王健.提高鐵路調度班組安全管理水平的思考[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2(5):17-20.
[3]韓志郅.發揮鐵路車間班組職教管理職能的探討[J].成鐵科技,2013(3):32-33.
[4]史宏江.淺析鐵路班組安全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國電力教育:下,2014(3):229-230.
[5]黃仕金.關于鐵路工務系統推行班組黨支部規范化教育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科學咨詢,2014(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