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 從城鎮化發展的態勢,結合廣西經濟發展和人才需求現狀,深化民族邊遠地區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教學模式、學校管理、德育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促進廣西提升城鎮化、現代化發展水平。
關鍵詞 城鎮化 廣西 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003-02
國家工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6%左右,不僅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與我國相近的發展中國家60%的平均水平,發展空間較大。城鎮化促進人口集聚,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擴大生活性服務需求。同時,生產要素配置優化、社會分工細化也會擴大生產性服務需求。然而,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僅為46.1%,與發達國家74%的平均水平相距甚遠,距離中等收入國家53%的平均水平較大。1978-2013年,城鎮常住人口從1.7億人增加到7.3億人,城鎮化率從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個百分點;被統計為城鎮人口的2.34億農民工作為我國產業工人的主體,受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影響,未能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鎮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
因此,我國政府提出,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按照這個速度,我國每年將有1500萬左右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深入,人們開始探討職業教育如何應對城鎮化的新要求從而促進城鎮化發展。由于城鎮化進程不僅僅是農民從農村進入城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實現人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轉變。提高這些轉移人口的文化素質和就業能力是提高國民素質、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職業教育承擔了為提高社會勞動力而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升級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發揮職業教育促進農民真正融入城市現代文明,適應城鎮化的生活方式、養成城市的行為方式、遵循城市的行為規范,完成市民化的社會身份轉換。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反過來推動職業教育向更高層次的水平發展,職業教育與城鎮化形成良性的互動關系。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轉移人口的職業素質、從業能力和就業能力是推進城鎮化進程面臨的重要任務。我國政府提出,整合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源,鼓勵高等學校、各類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鼓勵農民工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和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廣西適逢快速發展機遇,如,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南寧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桂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河池有色金屬新型材料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梧州國家“城市礦產”循環經濟示范區、來賓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等國家級先行先試區獲得批準實施,人才需求激增,勞動力隨城鎮化轉移加劇。廣西農村轉移勞動力現已達到860萬人,女性占一半,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建筑、商業和服務業上,是廣西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他們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掌握職業技能后能得到更高的報酬,但是針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并沒有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從廣西目前總體情況看,職業教育尚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職業教育是一種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種職業的知識、技能和技術的教育類型,目標為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根據職業所需知識層次和技能要求,職業教育分為初等、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應是終身教育,應包括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由于職業教育的特點,其教學過程需要大量先進、完備的設施、設備以及配套的實習實訓場地。其生均成本是普通高中生的2倍以上。目前廣西高等職業教育限于專科層次,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還是重理論、輕實踐,把各種職業技能當作理論課對待。有些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只有理論知識、無實踐操作技能,學生也只會動口不會動手,不適應社會需要,畢業后企業用不上,實際上變成專科教育,職業教育的地位、生源受到極大的限制。職業院校錄取的學生多少存在自卑感和意識,學生的到課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低。
廣西職業教育需要繼續深化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教學模式、學校管理、德育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豐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校本內容,加快推進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辦學特色發展。在城鎮化進程中,提高國民素質和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促進我區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和社會穩定,就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從單純滿足學生升學要求向滿足全面提高素質轉變,在滿足城市人口的職業教育需求后,向滿足城市所有人口的職業教育需求轉變,構建科學合理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力發展民族地區職業教育。
參考文獻:
[1]羅生芳. 廣西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對策探索[J]. 高教論壇, 2014, (6):102-105.
[2]李春萌,劉延明等.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與廣西職業教育改革[J].廣西教育,2011,(21).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