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續福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0110-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逐漸顯現出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但數學學困生仍然存在,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學困生數量也隨著在增加,他們越學越厭煩,越學越吃力,出現了部分學生嚴重偏科的現象,這是我們所有數學教師值得關注的問題,數學學困生如何轉化也一直困擾著廣大的數學教師,下面我就從我的經驗和這幾年來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談談我的看法:
一、傾注所有愛心,增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此,喜歡數學教師是學困生數學成績提高的堅定基石。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困生不是本來就差,而是由于某種原因造成的,對轉化他們應抱有信心。其次,要用一位教師崇高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去愛每一位學困生,熱切地關注和耐心地幫助他們。例如,對班里的學困生的生活要體貼關心,課上能循循善誘,課下認真輔導,對其進步及時肯定、鼓勵。對學困生來說,教師的愛,就意味著老師的了解、關懷、鼓勵和期待,因此激起他們愛師的意向和情感,學生會因愛老師而更樂意聽數學老師的教導和上數學課。最后,老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愛好和興趣,投其所好,善于將這些積極因素和數學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
再如,擅長動手制作的學生,不妨在教學幾何圖形時,引導他幫助老師制作教具,若善于繪畫,在學習應用題時,可啟發他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若愛好體育活動,可設計有關的行程問題讓他解答。也就是利用學生已有的動機和興趣,使他產生新的動機和興趣,樂此及彼,從而使學生樂意學習數學。另外,學困生也有自己的向往和理想,可幫助他們認識到學好數學對現實理想的重要性,滲透學習目的的教育,使他們增強學好數學的興趣。
二、注重情感培養,使學困生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1)問題層次化。在課堂教學中,設計難易、抽象程度不同的問題,盡量使學困生能回答其中的某些問題,從而顯示自己的能力。
(2)練習彈性化。在我們的教學中對不同學生應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及作業目標,力求使全體學生的學習都獲得成功。例如練習(一):一個有余數的除法算式4□€?,□也可以是(),要求:能寫出兩個的得“優”,多寫出一個的加“ ”。這些練習形式,適合每一位學生的能力水平,同一個問題有基本要求,又有提高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滿意的成績,誘發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善于情感激發,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1)善于創造情境,使整個教學過程有信息、有懸念、有意外、有沖突,進行情感激勵。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時,出示口算:+,+當學生口算到+時,思維產生了障礙,老師問:“為什么不能算了?”(分母不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在認知沖突中學生饒有興趣地進入了學習過程中。
(2)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氛圍是指課堂里某種占優勢的態度和情感的綜合表現,是一種給人以感情的教學環境。古人曰:“和易以思”,融洽的課堂氛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要求教師保持良好的心境,做到態度和藹、教態親切、情緒飽滿。一種親切信賴的目光,一句熱情而富有鼓勵的話,一個表示肯定的手勢,都能引起學生積極愉快的感覺。相反,教師過分嚴厲的面孔,兇狠的目光,責備的聲調,會使學生,尤其是學困生望而生畏,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恐懼。所以說,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四、“耐心”教育學困生,迎接“反復”的挑戰。
學困生的轉化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他們在進步的過程中,出現的反差,是合乎規律的正常現象。在前進中反復,在反復中前進,是學困生在轉化期間的運動軌跡。對此,在教育學困生的過程中我們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做到寬嚴相濟,持之以恒,耐心細致地做好他們的教育工作。決不能對學困生揭老底,算舊賬,全盤否定他們已有的進步。否則,不僅會使以前的努力前功盡棄,而且還會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使學困生喪失轉變的信心,增加轉變的難度。
學困生的進步過程是曲折上升的。在這一充滿了反復的過程中,我們不能看到某某老毛病又犯了,又丟三落四的了,認為其無可救藥,而喪失了信心。而應反復地、耐心地激勵幫助他們戰勝自我。實際上,學困生想一下改掉自己的缺點是不可能的,其必須有一個戰勝自我的過程。在學困生進步的反復過程中,我們應該不斷給他們敲響警鐘,不斷鼓勵他們進行自我競爭、自我挑戰,在反反復復的過程之中,方有可能把他們引上前進之路。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