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茂麗
摘 要 “讀圖啟發式教學”是新課程改革下實施有效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結合本人日常教學實踐以七年級上冊商務星球版中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為例談談如何開展“讀圖啟發式教學”?!白x圖啟發式教學”的關鍵是引導學生讀圖,通過讀圖能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有效記憶地理知識,并達到學習方法的遷移。
關鍵詞 開展 “讀圖啟發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067-02
讀圖啟發式教學就是地理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通過讀圖提出問題,利用讀圖把問題延伸,運用地圖去解決問題。在日常的學習中,要強化地圖教學,就要不斷講圖、析圖、記圖、圈圖、繪圖、填圖。新教材中有很多的圖像圖表,資源十分豐富,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不讓它們成為擺設。下面我以七年級上冊商務星球版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為例,談談如何開展“讀圖啟發式教學”。
一、引導學生讀圖,注意讀圖的基本步驟
引導學生看圖,首先看清圖名,(如:圖7-3-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了解該圖表達的主題內容和區域范圍;其次是熟悉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圖例是地理事物的形象符號,是讀懂地圖的“鑰匙”;然后閱讀地圖主題內容;最后采用“繪、圈、寫”三個環節引導學生觀察圖中所隱含的地理信息。
二、通過讀圖提出問題,運用讀圖解決問題
讀課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圖,讓學生從圖中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緯度位置特點是什么?引導學生從圖中可以看出,圖中有三條重要的緯線貫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回歸線穿過其北部,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赤道穿過其中部。從中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出非洲的緯度位置特點是:絕大部分處于低緯度地區,位于熱帶,被稱為“熱帶大陸”;引導學生查找經緯度判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半球位置:東半球和跨南北半球;找找撒哈拉以南非洲周圍的海洋和陸地,說說其海陸位置: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部隔北非與地中海相望,東北與亞洲隔蘇伊士運河。還要引導學生讀出直布羅陀海峽、好望角、幾內亞灣、紅海、地中海等相關的地理事物,并在圖中圈出來;引導學生找找南非高原、東非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剛果盆地并在圖中圈出來,結合圖中顏色的深淺說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地勢有何特征?地形以高原為主,高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被稱為“高原大陸”;地勢特征:東南高,西北低;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主要的氣候類型?各氣候類型分布的位置關系有什么特點?哪一種氣候類型面積最大?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11圖6-2-8《非洲的氣候類型分布》,從圖中可以看出本區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觀察本區的幾種氣候類型有什么分布規律,注意觀察緯線,學生很快就可以觀察出:本區氣候分布特點是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非洲氣候與亞洲相比氣候類型單一,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引導學生在圖中找出剛果河(它是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在世界僅次于亞馬孫河)、尼羅河(它是世界第一長河,流向:從南流向北,注入地中海)、維多利亞湖(非洲最大湖泊)、乞力馬扎羅山(非洲第一高峰)。
三、探究地理原理, 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從視頻中看到非洲的熱帶草原環境下的動植物生態狀況。大家能夠說說你們發現什么現象嗎?同學們看到大部分生活在熱帶草原的野生動物都善于奔跑,動物具有遷徙的習性。同學們結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氣候圖”和課本里“熱帶草原氣候濕季景觀和干季景觀圖”分析為什么生活在熱帶草原上的野生動物具有定期遷徙的習性?因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部有赤道穿過,跨越了南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又加上熱帶草原氣候一年中有明顯的干季和濕季之分。濕季,降水豐富,樹綠草茂,草原上充滿生機;干季,干燥少雨,大地一片枯黃。動物為了適應這種季節的變化,野生動物具有定期遷徙的習性。引導學生仔細讀圖7-3-3多多馬和基塔萊降水量資料和圖7-3-4馬賽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線,分析多多馬和基塔萊兩地降水的季節分配有什么不同?說說它們各屬于什么氣候類型。馬賽人一年中的游牧位置有什么變化,為什么?由降水量資料圖可以看出:多多馬降水集中在11月~次年4月,降水季節變化大。而基塔萊降水集中在每年的3月~11月,降水的季節變化小。兩地的氣候都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多多馬位于南半球,基塔萊位于北半球,所以5月~10月時南半球的多多馬處于干季,而北半球的基塔萊處于濕季,這時馬賽人就要從多多馬向北遷移到北半球游牧。到11月~次年4月時,北半球的基塔萊處于干季,南半球的多多馬處于濕季,馬賽人又要從基塔萊向南遷移到南半球游牧。教師引導學生提出熱帶草原上干季和濕季,各是什么景觀?結合課本,熱帶草原地區的自然災害圖描述一下情景。這能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熱帶草原氣候分為明顯的干季和濕季,濕季時,風調雨順,植物繁茂,農民的收成很好,生活也不錯;干季時,缺水少雨,植物一片枯黃,農民收成不好,生活難以維持。因此,熱帶草原有澇災和旱災的威脅。因而,野生動物只有奔跑能力強才能在干季時遷徙到熱帶雨林邊緣水草肥美的地方繼續生存,濕季時再遷徙回來。教師最終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熱帶草原上的動物有隨著水草遷徙的特征。
四、培養學生填繪地圖的能力
在黑板上畫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空白圖,再帶學生分析圖時,我就把代表地理信息的數字序號、字母寫在圖上,目的是方便課堂小結時好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叫學生完成填充圖冊的有關本節課內容的填圖練習。就這樣反復練習,不斷提高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袁書琪.地理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白潔.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