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霞
摘 要:教師的綜合素質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同時教師的課程能力也是教師自身素質的一種體現方式。通過結合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師課程能力的建構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課程能力;小學語文;建構
小學語文教師的課程能力,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加深,教師的課程能力逐漸成為其自身素質的一種重要體現方式。改革后的新課程給了教師更多的發揮空間,同時對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師課程能力的建構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方法,對我國的教育事業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建構設計整合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的設計整合能力,主要是指教師自己先深入解讀文本,之后根據課程中的教學要求,進行選擇性地刪減與添加教學內容,最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小學語文教師在建構設計整合能力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建構對教材的取舍能力,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需要仔細分析教材,對其中的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取舍,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其次需要建構教學策略與方法,教師在建構教學策略與方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狀況,通過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小學生一般喜歡教材中的感性成分,教師可以通過直觀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建構創造性實施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的創造性實施能力,是指教師結合學生與學校的具體狀況,對教學課程進行二次開發,從而提高語文課程的創造性實施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建構創造性實施能力的過程中,首先可以建構自己的課程重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來調整教材中的教學順序與知識結構,從而讓教材更適合學生,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需要教師具備有效的拓展能力,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讓語文走進學生的生活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將教材中的內容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在學生的生活中開展各種語文教學活動,比如,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內容來刷新相應的作文等。
小學語文教師的課程能力不僅是教師的專業能力,同時也是教師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方式,小學語文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建構自己的課程能力,才能夠在新課標中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并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閆桂芬.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導入新課[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05):65-98.
[2]李玲.論教師課程能力的提升[J].黑河學刊,2014(02):115-15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