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
摘 要:所謂寫作是指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是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方面。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也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更為了確保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的最大化實現,素質教育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入手來對語文作文教學進行指導,以促使寫作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更是學生健全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作文教學的價值并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嚴重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進而逐步實現“我筆寫我心”的效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做好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指導進行論述,以期能夠為學生素質水平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一、寫作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進行自主寫作的動力,也是提高學生作文教學質量的保障。所以,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步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感,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自主地走進作文教學活動之中。因此,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創設相關的情境來引導學生自主融入情境之中,體驗和感受,進而逐步寫出具有自己個性的文章。比如,在引導學生寫“春天”“秋天”“夏天”“雪”“雨”等景物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將學生帶入那個場景之中,幫助學生捕捉描寫對象的更多方面,我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或者是視頻,目的是讓學生身臨其境,進而寫出具有自己個性的文章。
比如,寫“夏天”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熱”這個角度進行描寫,因為這是“夏天”這個季節留給我們最深的印象,所以,學生的文章千篇一律地描寫這方面的內容,沒有新意。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組織學生寫作之前,我首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有關夏天的相關圖片,比如,“細雨”“滂沱大雨”“知了”“西瓜”“荷花”“裙子”“游泳”“夏夜”等圖片,然后,再引導學生重新構思“夏天”這篇作文的寫作方向,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寫出“多彩的夏天”,而且對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寫作興趣的培養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而也促使學生的寫作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觀察能力的培養
觀察能力是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之一。一直以來,學生都在抱怨不知道該寫什么,缺少寫作素材是學生寫作中的主要困難。一位名人曾經說:“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我們要注意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要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活,觀察自己想要寫的素材,這樣才能寫出相對真實的文章,才能打動讀者,才能提高寫作效率。
例如,寫母親、父親等人物時,我們就可以鼓勵學生先用心去觀察生活中的這些“人物”,真正具備的特點,或者是做的哪些事情讓我們感動。平凡的生活中是不缺乏愛的,也是不缺少動人事跡的發生的。所以,我們要改掉一提到母親和父親就是,冒雨接送我、我生病父母如何照顧我這樣千篇一律的寫法,這樣既會讓讀者厭煩,又會阻礙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去觀察,要鼓勵學生去真正地感受父母對我們無私的愛。比如,從母親一天的忙碌上進行描寫、從父親兢兢業業的工作上進行描寫、父母對自己的教誨等方面進行入手,這樣不僅能夠豐富我們的作文內容,而且對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而確保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三、口頭作文的實施
口頭作文主要是針對大部分學生能說不能寫的現象實施的。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常常看到某些學生在給其他學生講自己看過的故事、自己對某觀點的看法等等,但是,一到寫作的環節,就不知道該如何下筆了,嚴重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所以,我們就要發揮“口頭作文”的作用,鼓勵學生用筆寫下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比如,在寫“《晏子使楚》讀后感”時,我們就可以先組織學生對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人物特點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最后,再組織學生進行寫作。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確保學生在生生交流中豐富自己的觀點,而且還能幫助學生理清寫作的思路,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當然,除了上述的幾點之外,我們還要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一來能夠積累一些寫作素材,使作文內容更加充實,二來能夠從中學習一些寫作技巧,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也有著密切的聯系。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逐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進而真正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張宏云.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7).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