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
【關鍵詞】 體育教學;足球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特點;心理
準備;調整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8—0087—01
一、賽前心理狀態分析
賽前心理狀態是對即將到來的比賽所表現出來的“身”、“心”方面變化的綜合表現。根據學生運動員賽前的一些表現,可將他們的賽前心理狀態基本分為四種類型:
1. ?賽前過度興奮狀態。這種狀態的表現大多為過早興奮或過度興奮。有的隊員離比賽還有好幾天就進入了競賽狀態,表現為情緒特別高,總想去比賽場,恨不得馬上比賽,而這樣過早興奮就會過多地消耗心理能量,到了真正比賽時反而精疲力竭;還有的隊員賽前情緒過度興奮,表現為頭腦發熱,動作忙亂,坐立不安,心率和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聽不進教練員的指導,記憶力減退,等等。
2. 賽前淡漠狀態。這種狀態表現為情緒低落,四肢無力,反應遲鈍,動作怠慢,意志消沉,缺乏信心,以致于不想參加比賽。有的參賽者下午要比賽,而中午一覺睡不醒,睡醒后也總是迷迷糊糊興奮不起來,在這種狀態下參加比賽,運動成績必然下降。這種賽前狀態的出現,與大腦皮層興奮過程減弱、抑制過程加強有關,有的是由于神經過程激活水平不足,有的是因為興奮過度而出現的抑制狀態,這都不利于很好地動員身體各器官系統參加工作,因而機能水平低下,難以適應比賽的要求。
3. 賽前盲目自信狀態。這種狀態表現為外表看起來很興奮,有時也好像很沉著,但內心比較空虛,對比賽困難和復雜性估計不足,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他們大都表現為浮躁,不愿冷靜地思考問題,總相信能輕易取勝或僥幸成功,對面臨的困難抱著輕視態度,不能動員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投入比賽。這樣的隊員在比賽中一旦遇到挫折,情緒就會一落千丈,束手無策,場上出現急躁情緒,以致形成惡性循環,最后造成比賽的連鎖性失敗。
4. 最佳競技狀態。這種狀態是最適合于比賽的情緒狀態。能形成這種狀態的學生運動員一般都有正確的比賽動機和良好的比賽態度,對比賽任務有清楚的理解,從而出現一種穩定的增力情緒。
二、最佳競技狀態表現特點
1. 比賽前和比賽中都始終感到輕松,肌肉協調、不顫抖,感覺有力;2.心情愉快、興奮又鎮靜,無論在任何復雜的情況下都能沉著冷靜地分析形勢、處理問題,遇到挫折困難不急躁不惱火。在比賽的關鍵時期,能頭腦清醒地去奪取最后的勝利;在多變的比賽場上,心理上能做到亂中求靜,行為上能做到動中求穩;3.充滿信心,無焦慮情緒和負性思維,不擔心失敗,不害怕對手,總是積極的內心想象占據自己的頭腦,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發揮出來;4.具有適度而穩定的激活水平,神經過程的興奮性適中,既不過度興奮和緊張,又不抑制和消沉;5.能積極充分地動員自己全身的力量,且不易感到疲勞;6.精力充沛,表情自然,食欲正常,睡眠安穩,生活規律,行為有序,同時感到動作輕松自如;7.能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和合理分配注意力,能排除雜念的干擾,不為過去的比賽失誤而懊悔,也不為未來的比賽結局而擔心。
三、賽前心理的準備與調整
1. 使學生學習與認知賽前心理狀態調整的可能性以及進入比賽期間可能會出現何種心理變化,導致這些變化的內外機理是什么。這樣,準備才會做到“有的放矢”。
2. 引導和幫助學生從如下幾個方面做好準備工作:(1)明確比賽任務,確定適宜的目標,制定每個運動員或全隊參加比賽的合理指標;(2)激發良好的比賽動機。具有正確而強烈的比賽動機,渴望參加比賽,運動員才能自覺、積極地動員機體最大的潛力投入比賽;(3)增強取勝的信心。教練員應幫助學生運動員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平時訓練的基礎,通過鼓勵、動員或進行過去成功體驗意象學習,或用激勵性的語言進行暗示等,以增強運動員的信心;(4)形成最佳情緒狀態。適宜的情緒能更好地發揮大腦皮層神經系統的調節支配機能,以保證比賽的順利進行;(5)提高戰斗意志,增強競爭性的進取心,賽前要使學生運動員逐漸處于一種躍躍欲試敢與對手比高低的競爭狀態,形成高昂的士氣和不怕任何困難的戰斗意志;(6)教會運動員一些簡易的自我調節心理狀態的方法。
3. 打好身體與技藝的基礎。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身體的訓練,尤其要發展好大腦這個物質基礎,保證運動系統的靈活而有韌性,使機能系統運轉自如,在此基礎上加上嫻熟的技藝,才能在多變的賽場風云中保證動作自如,行為有序,有條不紊。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