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祥
[摘要]企業要求以精益求精理念為思想內涵,以精益生產為基礎,以完善的價值流程為主體,以客戶利益為目標,以健全核心競爭力為核心,將企業價值的全新運營體制作為集合體。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制造業,受許多地區資金供給不足的影響,大部分的企業管理制度落后,整體生產率相對較低,要想適應市場競爭力的需要,就要建構具備中國特色的精益企業,以此實現短期內企業飛躍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精益企業;精益化;自我評價
狹義的理解精益概念,就是要掌握精益理論的思想內涵,融合當前精益理論的研究成果,汲取優秀的理論思想及結構模式,對精益管理結構予以全新的界定。在做好了上述工作之后,要將優秀的具備科學效益的管理思想和生產方式結合起來,建構一個理論框架模型,為企業精益管理提供完善系統的管理模式。并通過對這種模式的應用,推動企業發展。
一、對精益管理模式的內涵理解
1、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單從字面上理解,精代表精華、精確,益代表利益、效益。精益生產內涵就是,實時創造、拒絕障礙、杜絕浪費、以零缺陷、零存量為目標。精益生產可以用在很多制造行業,它在生產制造方面,綜合優良的生產方式優點,在大批量的生產環節中滿足數量和質量需求;力求以低投和高產為生產宗旨。
2、精益管理
與狹義的精益管理觀念不同;精益管理就是通過以人為本,以團隊為核心,由顧客確定生產主體的價值形式,對其進行合理的生產和供給;在對生產主體進行研發利用時,要貫徹落實拒絕浪費的理念,貫徹這一理念的目的就是保障企業以快速、多樣、個性的需要獲得豐厚的利潤。在精益管理中,精益二字的思想始終貫徹在企業之中,且可以在企業的每個層級應用。
3、管理模式
精益管理模式是一種由全新的企業管理、運作理念、方法、技術、工具等集成的科學體系,在這種模式中,價值流是管理關注的第一焦點,精益求精是管理追求的目標,以人本思想的企業文化為基石,運用系統思考的原理,在企業的戰略、戰術層次和運營的各個子系統中以廣義的“精益”哲學理念為指導,充分吸收和運用各種先進的方法和技術手段,適應并充分滿足客戶需求,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和各相關方的共贏,營造一種和諧的企業環境并持續改善,以追求完美的境界。
二、制造企業精益管理模式
1、精益管理模式的理論框架模型
精益管理模式是一種集成的科學體系,廣義的“精益”哲學理念是精益管理模式理論框架模型的基礎。企業經營的短期目標是適應并充分滿足客戶需求,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和各相關方的共贏,企業經營的長期目標是精益求精、追求盡善盡美,創造一種和諧的企業環境并持續改善。
2、制造企業精益管理模式
精益管理模式要充分吸收利用其它先進管理模式的思想、技術,要想對企業精益管理模式進行合理的構建,需要做的有:
(1)以人為本的理論思想,企業的核心就是員工,對員工予以高度重視,重視其思想、重視其感受;使員工對企業有歸屬感,可以更積極的為企業效力,以此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2)創新意識理論思想,一個企業得以發展的重點就是具備創新意識,要對整體布局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創建學習型的組織結構,吸取先進技術的同時,要刺激思想理念,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新鮮思想。(3)制定具備特色的企業戰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備特色是一項重要的技能,特立獨行的企業戰略不僅可以對為資金打下基礎,在客戶的價值觀念上也是更有優勢的。(4)完善設備管理模式,在企業生產中,先進的技術設備可謂是引領企業的旗幟,擯棄老舊的機器設備,走出傳統制造理念;在企業的河流中,擁有自己先進一流的設備,投入到生產中,可以為企業帶來矚目的效益。
3、制造企業精益化實施方案
(1)、精益化成功的關鍵因素
企業精益化的核心是意識變革、培訓、改變組織結構和運行模式。將企業的經營管理由部門為基礎,再造為以工作團隊為基礎,使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從以職能部門為基本單元轉換為以團隊為主,職能部門為輔的新的企業組織結構和運行模式。
(2)、制造企業轉化成精益企業常見的障礙有:
高層管理部門對精益企業的戰略缺乏了解,缺乏轉化成精益企業的專門技巧和知識、文化修養、自尊心、組織機構方面的惰性,不愿授權給下屬人員,害怕因變革而失去權利,“這里行不通” 綜合癥等等。
4、基于對制造企業精益化的障礙分析,制造企業精益化成功的關鍵因素有以下五個方面,戰略觀點;強有力的生產線管理;由專家培訓并取得專家的支持;有挑戰性的目標;緊迫感的思想理念
三、企業精益化實施方法
實施精益化改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改善過程,本文在研究現有理論資料基礎上結合企業管理的實踐經驗,總結了10個步驟,企業可以遵循以下10個步驟,運用PDCA管理循環,循序漸進地推進企業精益化改造進程。
1、找出一個企業變革的動機;2、尋找到一個可借鑒經驗的企業,聘請一個經驗豐富的顧問或委托一家權威的企業咨詢機構,幫助理解精益技術并加快實施速度。3、公司的領導層抓住或者創造一個機會,在整個公司范圍內促使實施變革,采取行動。4、通過專家培訓,在企業中建立精益意識。首先,企業高層管理者要認識到企業精益化是21世紀的經營戰略,認真了解和學習精益思想,把企業發展瞄準精益企業的戰略目標,制定一個共同愿景。5、選取一個樣板車間,從現場管理入手,實施精益化改造。生產車間變得有條不紊,每臺設備、每套工具、每個零件、存放物品的每個容器都有指定存放位置而且有明顯的標識,工作流程有清楚的示意圖,不管是專業還是非專業的人員都能一目了然,消除所有潛在的不安全要素,使作業簡化和標準化,消除明顯的浪費和不合理的作業。6、運用價值流圖析技術,對物流和信息流進行分析,迅速改進。對目前生產的產品進行價值流分析,做出現狀價值流圖,識別增值和不增值活動,改進工作從減少不增值活動開始。7、改善加工流程。按精益企業的要求,改善工廠布局,使工廠基于產品組織生產。8、準時生產(JIT)。建立拉動式生產體系和看板管理。9、在生產中充分運用現代 IE 技術,確定生產節拍。按客戶需求速率生產,不斷減少生產批量、生產準備時間、交付周期和庫存。10、建立 ISO9000 質量保證體系,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推進企業質建設。
文章本著“綜合也是一種創新”的樸素思想,嘗試著構建了一種精益管理模式,希望能夠對企業實踐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要建立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作者深知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遠遠不能勝任,但是鑒于多年來一直在制造業從事管理工作,對精益思想的重大意義有更深的理解,所以非常渴望能為精益思想的推廣應用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張洪亮,牛占文.精益生產的延伸—精益設計[J].科技管理研究,2010,(2):113-115.
[2]夏欣躍.車間精益管理的研究和應用[J].工業工程與管理.1999.(1):40-44.